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哪吒汽车计划融资40亿元至45亿元#】从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曝苹果未考虑三折叠iPhone##折叠i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iPhone17横向双摄##iPhone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顶级域名重定向到DeepSeek#,此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展程事件刷屏后三派互呛,谁抓住了要害?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23 21:04

正文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 / 五月花

微信公众号 / 智谷趋势


从昨晚开始,一篇题为《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从创投圈到千万吃瓜群众,掀起了一轮围观热潮。


作者名为Emily Liu,她讲述了是她老公的“不公遭遇”:作为联合创始人,在一家游戏公司打拼7年,公司腾飞后,最终却没能获得预期中的股份,被公司CEO要求净身出户。

文中存在几个关键点:

1、作者的老公跟着CEO创业多年,身为联合创始人一直拿着有限的工资,后来公司赚了钱,分红一百万,但扣掉结婚、买房、买车的钱,家里已经捉襟见肘。一家人辛苦奋斗,尚未获得相应的回报。

2、在公司拿到投资和流水可观后,作者老公去找公司谈股权期权,但CEO拒绝了他。这位元老的股权期望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任何合伙人协议,只有雇佣合同,所以他的处境特别被动。

创业者的艰辛、股权的纠纷、难测的人心、残酷的游戏规则、普通家庭的愿望和落空,这个故事包含了太多撩拨人心的因素,它已成全民性的话题,职场人看到的是公司股权分配的诡异,也有群众对主人公的遭遇深感同情。

随后,更多事实披露出来:

1.文中所指的游戏公司叫展程科技,由创新工场投资,她的丈夫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受害者”也已经被证实为展程科技联合创始人、前CTO韩冬辉,其CEO是陈羽翔。

2.有知情人透露,当年主人公拿到的分红数额为200万,而非文中所称的100万。

3.韩冬辉和陈羽翔二人此前同为康盛创想的同事,身为二人前领导如今好贷网CEO李明顺在朋友圈发声:“主人公(即:韩冬辉)曾经是我们discuz的一个早期工程师,被坑的不止是他,据说还有投资这个企业的投资人,我曝光一下,坑人的这个人渣创始人姓陈,公司叫展游。真垃圾。”



从“万科事件”到“展程科技事件”,由股权引发的问题一次次在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全民关注的背后,显示在创业的社会风潮下,原本看似跟普通人关系不大的股权问题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它关系到公司的治理、也寄托了无数创业者实现“财务自由”的奋斗梦想。

关于此事的讨论,在知乎上尤为激烈,有人为主人公声讨正义,也有人为CEO辩护。基本上可以分为 挺韩派(主人公“韩冬辉”)、挺陈派(CEO“陈羽翔”)、中立派。

挺韩派代表:楠爷、漠秋、云舒


@作者:楠爷


我冒着剧情反转的风险,提出:我支持夫妻俩。基于两个理由


1、从目前看,即便加上分红,老韩7年得到的全部收益也是远远低于市场公允价值的,而老韩接受这个非公允价值的前提是股权价值。然而并没有。


2、我们不能用专业的财务顾问和证券事务律师的水平去要求老韩的老婆,即便她讲的不那么严谨,也无伤大雅。


3、我重申,一切以降工资给期权为理由忽悠人家创业的都是神经病。

@漠秋

先说结论:这就是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并且在当事人还懞懞懂懂的时候,ceo 和投资方已经把局做完收网分钱的戏目。并且戏目不新鲜,当年的饿了么的事情闹了一段,现在又是重演。

从原文中看来,股份有些一厢情愿了,这是原文里的:

----------
同时我也开始在启信宝上查老公公司的各种公开的信息,发现老公只是作为老公司的董事,新公司完全体现不出来他的存在,新公司是CEO一个人独资的,而公司的业务早已经从老公司转移到了新公司,而且由于他之前从未签署过任何合伙人协议,和新公司只有雇佣合同,所以他的处境是特别被动的

------------
在老公司能查到是董事,那说明还是有点份量的,作为第二号员工并且作为技术负责人,在工资很低的情况下,挂了一个虚名董事,没有一点股份,谁是当事人,都不可能接受吧。
所以,不存在一厢情愿,只是被ceo 的【口头承诺】给忽悠了。而ceo通过重新搞新公司,独资了,并且把老公司的业务接到新公司做,这种招数已经不新鲜了。通过换一个壳,老公司一清算注销,就算是有白纸黑字的股权,想得到,这个官司也有得打啊,老板明显是预谋已久,并且已经悄悄把事情都办完了啊。


-------------
创业公司踢走技术合伙人的套路:

早期,创业公司请不起昂贵的职业经理人,所以以股份为筹码,忽悠技术人入局。并且由于,风险大,前期产品未开发出来前,后面一切的营销,运营都是虚谈,所以此时技术人最重要,所以这时股份承诺往往还不低,20-30%的有,甚至50%的也有,也敢开这个口。

发展中期,产品已经基本成型,运营营销已经跟上,效益已经有些了,团队也壮大了,需要融资。

投资方一看:靠,你ceo 占了这么股份,又给技术合伙人这么多,我们投资方拿什么?以后还要融资,股份怎么分?ceo 把你的拿出来分吧。ceo :那怎么行,有没有其他办法。

投资方:你不给总要有人给。


ceo :技术合伙人倒是也多,但是这个已经承诺给他了,怎么办。

投资方:有合约么,没有的话,就不用管,反正没证据,他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开掉,重新招一个,现在我们给你钱,你再请一个职业经理人吧,要是有合约,我们就重新注册个公司,把业务都接过去,现在这个公司,破产清算。就没以前什么事了。


ceo :行啊,我也心疼那么多股份给分出去啊。

一切完成后。技术合伙人感觉不对,说好的大家一起吃肉呢,我怎么连汤都没见到,还把以前养的膘都掉完了,不行,我至少得喝点汤啊,找ceo 去。


ceo :老公司已经清算了,现在新公司没你的股份了。

技术合伙人:你,,,,我要曝光。

ceo :随便。

技术合伙人,黯然离场。

终。

最后说一句,如果一定要合伙创业,一定不要不好意思,一定争取自己的权益,并且一定要在自己最重要的时间段里,把条件谈好。创业不是讲情面,在有议价权时,不争取,在没有时争取,往往会成以卵击石

挺CEO派代表:帝哲


@帝哲

做事情就怕自己想当然。更严重的是,为了让自己相信这个“想当然”,还不敢去求证,反而选寻找各种理由来逃避可能产生的冲突。说难听点,这就叫无能。

回到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说:


他们公司有三十来个人,做手机游戏,他说他是公司的第二个员工,算是联合创始人,负责技术。


请问,“算是”这个词是什么鬼???你到底是员工还是联合创始人呢?即便是对方许诺了你是联合创始人,但不代表联合创始人一定就是有股份的呀。虽然没有书面证明,但对方最初到底有没有口头许诺过你给你股份?还是只是像我朋友那样只说了句“一起干”?这一点文章中完全没提到好嘛!

作者还在文章中说:


他们CEO说,公司初创期股权不宜太分散,会不利于公司决策,只有股权集中公司才能迅速发展。我问老公,那你们当初签合伙人协议了么?老公说没有啊,等公司大了再说吧,蛋糕做大了才有的分嘛。


请问,你们CEO说这些话,是对你说的,还是对别人说的传到了你的耳朵里?即便是对你说的,是不是针对给你股份的事情说的?还是只是在谈公司的发展战略?另外,这位老公“等公司大了再说吧,蛋糕做大了才有的分嘛”的言论,到底是一种深明大义呢?还是想当然下的逃避问题呢?

心理学上有个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如果一件事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往坏的方向发现,那么事实上通常都是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这位老公确实自己想当然了,那么就很好地验证了墨菲定律。

另外,这位老公如果果真是想当然了,那么也很好地验证了卡夫卡的那句话:“也许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因为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

我只能说,常理来说,公然背信弃义的人并不多,所以在这位妻子没有把事情讲清楚之前,这位想当然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是创始人背信弃义,那么道义层面当然应该众口伐之,如果只是你自己想当然了,那么只能说你命中注定该有此劫。

@刘飞


1. 读完文章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整篇文章非常煽情,有的客观陈述不清。许多事情或者是作者夸张,或者是她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而做的推理。文笔的确很打动人,可是读完并不舒服。


2. 如果所述基本属实的话,确实非常遗憾,也很感慨。创业初期问题没谈好,几乎都是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享福的。这不意味着人性需要太恶劣才会上演这样的戏码,因为每个人对问题的判断不同,你觉得你付出多,怎么证明?相比信任,契约和规则永远是更好的方法。


就好像某家公司给员工方便快捷的贪污渠道,出了情况,更应该反思公司流程的漏洞而非一味讥讽人心不古。那些时不时检验男朋友真感情的女生,也都是一验必死。不要没事儿就考验人性。


3. 这样的文章,我们只得到了其中一个当事人妻子的证言,真相依然不清晰,另一方也肯定会发声。就之前火爆朋友圈的类似文章来说,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的情况难道见得还少嘛。


从另一方视角来看,有很多种可能。比如人家压根没把你当成技术合伙人,觉得只是有苦劳也没有功劳,并没有给公司创造多大价值。比如在股权和奖金分工方面,由于公司的各种管理问题,以及跟投资人的关系,有一些难言的苦衷。都尚未可知。


4. 这件事的传播是有很多正面意义的,把很多互联网创业不为人知的惨烈一面暴露出来,让很多创业者和合伙人惊醒。让大家都别太爱面子,别太讲情分,什么事情都摊开来讨论,这是件颇有功德的大事。


还没谈股权和期权的,或者谈了还没签协议的,建议明天就去问一问,聊一聊。不要靠自己的幻想来过日子,什么敲钟了给我分一亿就能买得起房了,什么等明年分红就不会这么苦了。拿白纸黑字说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