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因为病毒肆虐,我猜宝马会在日内瓦车展上给全新的i4概念车准备一场华丽丽的亮相。
此时,距离i3、i8初次发布的时间已经有差不多九年之久,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宝马的脚步节奏踩得跟其他传统车企都不太一样,他们起步得比别人早得多,现在看来却又好像慢了半拍。
当时看i3和i8,所有人都觉得它们不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甚至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它们依然超前。
超前的不只是看得见的设计,更是宝马最初对电动车的理解。
以一具
三缸1.5T
发动机作为一款跑车的内燃机,在那个排量为王的时代,可是要被笑掉大牙的,同样的价格你可以买到六缸的911或八缸的M6 Coupe,i8落得一个“谁买谁傻”的名号。
然而今天你却能看到不少跑车、高性能车的动力系统中,内燃机正在退居二线,电机逐渐上位。
不得不回过头去对当年自己嘲笑过i8的话语感到惭愧。
而i3呢,它是城市精灵,同样不只是有一套奇装异服,在宝马最为看重的驾驶性方面表现很优越,只是在电动车最需要的续航能力上吃了大亏。
宝马把想得到的、做得到的,都尽可能用在了i3身上,比如CFRP轻量化材料车架,可回收利用的车厢内饰材料等。
对于一款目前不到30万就有交易的电动车来说,i3的研发生产可以说是有点不计成本,这样的车以后也很难再有了。
以现在的成交价买一辆续航能力得到了改善的后期款i3,倒也是电动车领域的一个清新的选择。
据说i3和i8可能在今年就会迎来终结,1.0时代的i即将完成使命,接下来的,是i的2.0时代。
i3和i8面世也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了,这些年里大家一直都关注着宝马i家族接下来该如何发展。之前业界一度将2017年发布的i Vision Dynamics Concept概念车当作是
i5
的雏形,依稀能看到一些i3和i8的影子,然而迟迟未能计划量产。
或许是宝马内部对这种超前设计产生了犹豫,后来出现的iX3概念车,以及今天我们看到的i4概念车,都不像i3和i8那么天马行空,反倒是回归了传统的设计理念。
iX3就不用说了,那是在这一代X3面世后,基于X3改造而来的纯电动概念车,只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变。
而i4概念车,也更接近传统的溜背轿跑车,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依然有着很浓厚的宝马式轿跑的味道——很长的引擎盖,平缓的溜背造型把视觉重心拉得非常靠后。
实际上这也是很多传统车企在迈入电动车领域时的主流做法,他们尽可能把电动车造得像他们的传统燃油车。
比如奔驰EQC,大致轮廓与GLC很接近,只是细节的改动较多,有属于电动车的新元素,同时又让人很容易接受。
奥迪e-tron也是这个道理。
宝马跟奔驰、奥迪略有不同的是,奔驰、奥迪不约而同地把第一拳都出在了中型SUV上,但宝马带来的是一款运动型掀背轿跑。
说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其实宝马i系列正式量产的下一款车是iX3才对,因为iX3大概会在今年就正式上市了。
但从宝马宣传的力度,以及研发的投入来看,i4或许才是i家族2.0时代的第一款拳头产品。
不过问题也来了,早前宝马就说过,不会研发纯电平台,只会在燃油车平台的基础上加大对电动车的兼容,这跟很多其他传统车厂的做法都不一样。
虽然说,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宝马的电动车在面对其他品牌出自纯电平台的车型时会吃亏,但不做纯电平台,多少会让人觉得宝马并不太在意纯电动车领域。
说到这里,在很多人心中浮现出的那个问题或许就有了答案:
i4其实就是电动版4系吗?
车辙君认为是的。通过一些信息可以明确的是,i4与燃油版4系将会
共享底盘
。
难怪,这i4概念车长得跟之前的4系概念车那么像,只不过i4是给GranCoupe车型做预告,4系概念车是给Coupe车型做预告。
虽然这次发布的i4概念车还是个概念车,但它的形态已经比较接近量产车了,宝马还挺喜欢在量产版本发布之前来一个形态很接近量产车的概念车。
我们可以从这款i4概念车上看到很多未来量产版本的设计方向。
我猜大家看到i4概念车的时候,目光都会被那两个硕大的“肾”所吸引。
最近的一段时间,宝马的大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先是下一代M4在工厂的预生产谍照被曝光,然后是下一代4系概念车“实锤”了大双肾,现在又有i4概念车继续洗脑,车辙君认为宝马就一个目的:
提前让大家适应适应新的双肾。
要说从图片上来看,这几款大双肾的视觉效果那还真的是不太协调,并且比较生硬,或许是宝马想要逐步转变设计语言。
而历史的经验也告诉了我们,很多时候实车观感会跟在屏幕上看图有偏差,尤其是这些个设计得很夸张的进气格栅,因此好不好看还得看过实车才能下结论,而且这玩意也因人而异。
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身处必须在车身前后悬挂车牌的中国,车牌一定免不了遮挡住部分双肾,到时候视觉效果肯定就不如宝马准备的这块透明车牌了。
从下一代M4曝光图和下一代4系概念图都能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双肾并不会是宝马i家族的专属,i4也是恰巧赶上了这趟车而已。
i4概念车整体的外观风格其实跟现有的宝马差不多,只是一些细节元素会刻意突出电动车的身份,例如这款很拖沓却号称能够降低风阻的轮圈,还有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半隐藏式门把手。
内饰算是i4与现有的宝马都不太一样的地方,方向盘很带感,希望能衍生出同样带感的量产版方向盘来。
屏幕差评,宝马终于还是忍不住把两块大屏固定在一块板上了,虽然摆放的方式跟比较清爽,但一定还是会让人想到奔驰,而且类菱格元素的仪表板UI,怎么就总让我想起DS了呢?
除此之外,都是熟悉的味道。
不过有一个很细微却很重要的改变,那就是Logo,从i4概念车开始,宝马将会换上新的品牌标识,新的Logo采用扁平化设计,原本黑底色外圈改为透明底色。
同时i系列标识也发生了变化,同样是更扁平。
宝马从i4概念车开始启用新的Logo,也印证了他们想要强调i4家族地位的事实。
i4概念车号称有着600km的WLTP续航能力,600km的续航能力对于今时今日的电动车来说是个不错的数字,宝马也没有排除等到i4正式量产时续航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i4所搭载的宝马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也不乏亮点。
首先,电机能提供530马力的最高功率,找两个参照物来看看,第一个是宝马自家的M4,虽然下一代M4仍未正式亮相,但动力规格基本可以确认,大概会有480马力和510马力的版本,i4的530马力比M4还略胜一筹。
第二个参照物自然是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了,有462马力,比i4少了一截,不过3.4秒的破百能力倒是比i4的4秒快了一截。
i4的电机最大的亮点是不采用任何稀土材料制造,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蓝天白云”的态度。
而电池方面,按宝马的话来说,i4配备了高能量密度的超薄电池,有80kWh的容量。
构成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的电池和电机都由宝马集团自行完成,这作风很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