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478
个与众不同的人
刀枪剑戟,侠骨柔肠,司马的印象中,女侠一直停留在历史和影视剧里。
她是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卧虎藏龙》里精通十八班兵器,其武艺如行云流水的俞秀莲;锋芒毕露,却又放不下江湖儿女情的玉娇龙;《刺客聂隐娘》里杀气森森却有掩饰不住的柔情在的的刺客聂隐娘。
新时代女侠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看看华一,你就会知道。
你心中的女侠长什么样?
司马原本以为,
她们只存在电影和历史里,
没想到,现实世界中真的存在,
而且连武警官兵都要尊称她一声“先生”。
《卧虎藏龙》里章子怡扮演的女侠玉娇龙
“教头好!”“华先生好!”
北京某武警部队穿着迷彩服的硬汉们,
响亮亮地吼了两嗓子。
司马一看,原来武警部队里
来了个“女教头”。
她一身红色长衫,长辫及腰。
“你们可要好好学习,
教头我可是会武功的。
要是不听话,
别说我欺负你们。”
这个抡起拳头来,
连“武警”官兵都敬重三分的女教头,
名叫华一。
听这名字跟神医华佗一个姓,巧了,
她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
第59代传承人,
功夫瑜伽的创立者。
印象中,文化传承者都是上了年纪的,
没想到这位非遗传承人
竟然如此时尚年轻,还是个80后,
平时生活里,
她的画风大多数是这样的。
(时尚达人一个,女侠在民间呐~)
不过,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她是这样“行走江湖”的。
白衣飘飘,佩剑在手,刚中带柔。
▼
“出生在花木兰的故乡,
我却成天被人欺负,
从跳舞到习武,
我的人生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华一出生在花木兰的故乡,安徽亳州。
姑娘家家的,为什么舞刀弄棍,学起了武术?
“因为我小时候经常被人欺负。”
打小身板就瘦弱的华一,四五岁那会儿就被送到少年宫学民族舞,一是因为父母忙,没时间照顾她,二呢,父母想让女儿学学跳舞,身体更强健些。
亳州,华一的出生地就在这里
父母哪里知道,当一名会功夫的女侠,才是女儿真正的梦想。
“班上那几个捣蛋鬼,总是变着方儿地欺负我。”华一回忆。
往文具盒里放毛毛虫,用针把自行车胎扎破,趁她不注意把课本的其中一页撕掉,揪辫子、踢板凳、打架.....花样多得想都想不到。
一提起这事儿,就别提多生气......
“那会儿,就是纯粹的欺负啊。”
为了不再被同学欺负,学了五年的民族舞之后,姑娘转而去武校舞起了刀枪剑戟。
决定是她自己下的,谁能想到呢,曾经这个瘦弱得有些自卑的小姑娘,在对父母说出“我要去学武术”的时候语气居然那么笃定。
不过,9岁的华一万万没有想到,
千辛万苦来到距离家乡两小时车程的武校,迎面而来的是同一个待遇——受欺负。
“那时候武校老生对新生的欺负方式就是,明明那天不是你值日,却让你打扫卫生、
倒垃圾、
刷厕所......”
华一所在的文武学校是全封闭式管理学生的,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她是刚刚入武门的新生,还没来得及想爸妈,老生的欺负就扑面而来。若不是一直受欺负,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女侠了...
在家里备受父母宠爱,从来不做家务的华一满腹的委屈,却只能往肚子里咽。
她明白:“只有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不受人欺负。”
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她练功的时候比谁都勤奋。
每天四五点起床,迎着晨曦,
开始练习扎马步、压腿等基本功。
左一个罗汉拳、右一个金刚掌,
左踢腿、右踢腿,
在沙坑里练空翻,院子里练金鸡独立,
或是一剑在手,劈、刺、点、撩......
习武之人想把基本功练扎实,皮肉自然会吃点苦头了。
虽然华一学过五年民族舞,身体柔韧性和灵活度还不错,练习武术对她来说相对容易,
但是刀枪剑戟无眼,练功时受伤也是家常便饭。
稍稍不注意身上就被划伤,留下一道长口子,经年累月的,华一的身上留下了一道道印记。
特别苦的时候,华一脑海里也会闪现出“想放弃”的念头,不过一想起那些受到的欺辱,她马上变得坚定起来:
“我想当花木兰,不再被别人欺负,将来有一天还要保护身边的人。”
想要变得强大,没别的窍门,就是比别人多花时间,多练习。
这也成为她后来养成的习惯
在这么多武术套路中,
姑娘感觉最吃力的是练习空翻。
空翻难的是一不小心就会失误跪到地上,
摔到腰部,或者崴脚,
甚至一头扎进沙坑里。
就像这样~看着都悬
为了练好它,华一平常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
当别的同学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她已经早起床练功了,晚上别人都在宿舍里谈笑风生,她却不见了踪影,
原来是跑到沙坑这里练习了,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
一遍一遍地练习,终于,她拿下了这道武术题。
要说华一印象最深的那次,
是练习金鸡独立的时候,
为了令动作完美,她见缝插针地练功,
有回在宿舍里睡觉还用脚勾住围栏保持动作,
结果练着练着睡着了,
半夜里疼醒了才知道。
喏,金鸡独立就像这样~
就这样,
华一
在武校一直待到初中毕业,
她的功夫见长,
后来全校举行“金鸡独立”的比赛,
她打败全校的学生,
稳稳地拿了第一名,还得了双优奖。
那个奖,为华一的习武生涯开了个好头,不过那只是她众多奖项里的其中一个
这个因为身体瘦弱
经常被人欺负的小姑娘,
渐渐地变得自信起来。
这时的华一并不知道,
后来的某一天,
她会担当起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重任。
▼
“
我不再是那个柔弱的姑娘,
成为神医华佗秘笈的传承人后,
我想做的却不止习武之人”
从武校毕业之后,她跟同龄的孩子一样到高中继续学业。但是她依然记得儿时许下的承诺:“我想当花木兰,不再被别人欺负,将来有一天还要保护身边的人。”
前一个已经兑现,后面那个如何实现呢?
直到她遇到了华佗五禽戏......
18岁那年,机缘巧合地,华一有幸拜入华佗五禽戏第58代掌门周金钟的门下。
因为她曾有过十几年的习武经历,能吃苦,韧劲儿大,掌门周金钟觉得她是个可塑之才,便收下了这个女徒弟。
行完拜师礼,敬完拜师茶,华一成为同门里唯一按照传统拜师礼成为第59代传承人的弟子。
当年那些欺负她的捣蛋鬼一定想不到,
这个曾经瘦瘦弱弱的姑娘,竟成了华佗五禽戏的本门大师姐。
如今,再也没有人能欺负到华一了,因为她已经足够强大,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上的。而她此时最想做的,就是帮助更多人变得强大。
这华佗五禽戏不仅是功夫,而且能帮助养生。
前不久古装剧《军师联盟》热播,如果你看过,或许对这门功夫有所了解,它的发源地就在亳州,由两千年前的神医华佗创编,电视剧的第一集里,
华佗就送了司马懿一本五禽戏,让他传下去。
《军师联盟》截图
之后,司马懿和一家人所练的就是华佗五禽戏。
五禽戏取法虎鹿熊猿鸟,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在这套功夫里都有所体现。
在人均寿命极短的东汉末年,司马懿竟然活到了71岁,五禽戏有很大的功劳。
《军师联盟》截图。五禽戏的
这五种动物对应金木水火火土,以及心肝脾肺肾的引导术,熊戏调理脾胃,虎戏缓解腰背痛,鹿戏缩减腰围,猿戏增强心肺功能,鸟戏预防关节炎。
2011年华佗五禽戏
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时至今日,华佗五禽戏已经快两千岁了。
老祖宗的东西,要悟到这其中的精髓
也不是那么容易,
即使华一有了十年的习武经历,
她还是不敢松懈。从高中到大学,
空闲的时间同龄人都忙着逛街、打游戏,
华一则是忙着钻研五禽戏。
五禽戏对静脉打通和呼吸调理
要求都比较高,
华一除了勤练功夫,
还得去学学中医知识,辨识奇经八脉。
只有自己融会贯通,
未来某一天才能把其中的奥秘传给别人,
传人传人,传承是一大责任。
在快节奏发展的当代社会,很多传统文化都消失了,作为华佗五禽戏的传人,华一急切地想为之做点什么。
她发现在一般人眼里,传统功夫都是老头儿老太太养生时练的,除非是武打明星,不然,谁没事儿练功夫啊?
“怎么能让更多人喜欢上五禽戏?
华一演绎五禽戏
▼
“我做到了!
我把快2000岁的非遗文化
引向人群,推向国际,
可是,
我其实还有个更大的念想”
一晃几年过去,
华一的五禽戏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她也没闲着,开始捣鼓起新东西来。
比如在前人基础上加入扇、剑的元素,为的是让更多人喜欢上它。
姑娘自创了木兰双剑,把五禽戏和少林剑法结合在一起,一招一式之间,刚柔在双剑和招法间辗转,潇洒至极。
司马相信女孩子一定会爱上五禽扇,
柔美的扇子舞,变幻的五禽戏。
敦煌壁画上的舞蹈和五禽戏糅合在一起,
这画面,还是挺美的。
传承,不是一味的守旧,而是能在老祖宗东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更多现代人喜欢古老的它,让更多现代人知道:
华佗五禽戏,也可以很时尚。
于是,就有了功夫瑜伽,华一把瑜伽当中的呼吸和冥想放入五禽戏里。
“在练习功夫瑜伽的过程中,
鹿戏中的手势、老虎的虎扑需要作一些停留,
五禽戏当中停留会少一点。
短暂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