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反思张家界“两个菜要844元”风波 ... ·  16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5年春节假期交通出行超23亿人次、大同 ...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大同古城一店铺因未彻夜亮灯被撬锁开灯、警方回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复盘2024连锁餐饮舆情风险分布,精准把脉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诱饵效应”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8-12-17 17:58

正文


今天为大家科普 参照效应


诱饵效应(decoy effect),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诱饵效应最先在消费品的选择中被发现,现在已被证明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经济学认为,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很少作不加对比的选择。那么,为了让消费者作出有利于商家利益的选择,营销人员便会安排一些诱人的"诱饵",从而引导消费者作出"正中商家下怀"的决策。


比如卖场里的帽子和毛衣摆放在一起,标签上的价格分别是:帽子49元,毛衣299元。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最后还有一行字:帽子+毛衣=299元。意思很明显,等于买一送一。其实这样的促销手段很常见,只是一般商家直接就说"买一送一",这家为什么要摆出帽子和毛衣的单价来做比较呢?不怕根本没人单买帽子或者毛衣了吗?


其实,商家是精明的,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了解人们的消费心理,那就是:人们每做一件事,每选择一样东西,都会加以对比,而越是有对比的东西就越能凸显价值,于是,有了前两个单价的对比,后面的"买一送一"就显得更有吸引力了。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案例,比如手机套餐、网费套餐、电器促销等,这些做法都很好地诠释了"诱饵效应",凭相对因素做决策是我们自然的思考方式,所以,如果要让你的目标选项更加突出,不妨给它加一个诱饵项。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 清博报告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微信千强年度报告 | 2018年度清博盛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