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车”旋转在山顶之巅, 风车与云海相伴, 日出日落时分更显诗意盎然。近年来,山顶上的大风车俨然成为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你知道吗,这些旋转在崇山峻岭上的“大风车”的塔筒,竟然是柳州制造!它们多数是出自我们柳州的融安县。
近日,记者跟随“新春走基层”记者代表团走进了柳州恒嘉塔筒制造有限公司,巨大的圆形白色大塔筒一节一节地整齐排列在货场上,让人感觉颇为震撼。
图:
覃庆和 摄
据公司技术质量管理负责人盘林林介绍,这些竖立在高山上的风力发电塔筒,高度约有110米,相当于30多层楼高,重量约有314吨,相当于100头大象那么重。
这些“大个子”都是由一片片宽大的钢板经过多道精密的工艺程序加工而成。
在流水线生产顺畅的情况下,公司每天能生产两段。
也就是说,生产一台风车的塔筒需要超过两天的时间。
“根据咱们那个设计来选择钢板的选用,考虑的因素就是山上的环境以及气温,气候、气压之类来选择这个板材。”
别看加工车间里都是“男子汉们”,他们干的都是精巧细致的“绣花活”,丝毫马虎不得。
在加工车间里,42岁的焊工检验技术员刘青松正在给塔筒进行超声波探伤。
“焊接处必须100%经过探伤检测,一点也不能漏。
”刘青松说,他主要查看焊接处是否有裂纹、夹渣、气孔、未熔合、未熔透等情况,一人完成一段塔筒的探伤需要三四个小时。
据公司生产经理陈源介绍,公司共生产的塔筒主要销往柳州本地县区以及桂林市、百色市等处。2025年,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扩大。“24年我们完成了70多套吧,然后25年呢,主要订单都在4月份以后,下半年也还是比较多的。我们这个塔筒主要是支撑整个风电主机的运转,对整个风电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会从生产计划,还有生产过程,包括工人的培训、技术骨干的监督去把这个塔筒的质量做好,保质保量把这个产品送到客户手上。”
近年来,融安县多措并举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13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223万千瓦,在自治区规划中,项目数和装机容量均排在柳州市各县(区)第一,为融安县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储备资源,为融安由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变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融安县新能源发电量达到9.164亿千瓦时(度),年贡献工业产值3.34亿元以上,新发展动能逐步形成。
(记者:蒋定嵩
)
-END-
微信搜索LZFM1029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收听电台直播或回听
频率覆盖:柳州、柳城、鹿寨FM102.9
三江FM93.6、融安FM91.1
融水FM106.4
节目参与热线:2695050、2695151
新闻爆料热线:18807722599
官方抖音号:lzzhgb
编辑|游晓村 蒋毅
审核|周舟
FM102.9柳州综合广播
与城市相伴,和梦想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