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礼记》是中国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内容包罗万象,文字生动流畅,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中华礼仪之美!
1、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礼节注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有来有往才是良好关系的开端,这便是所谓的“礼尚往来”。
2、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观察一个陌生的人,首先要从细节开始。真正的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慎重,容颜端庄,不说不该说的活,也不做不该做的事。
3、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 礼记·曲礼上》
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强盛的记忆力的人,往往更懂得礼让他人,修身行善。
4、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如果真正地欣赏一个人,会用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只是一味地姑息纵容。
5、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礼记·中庸》
身处上位,不要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要巴结处在上位的人。为人正派,不有求于人,则心胸坦荡。现在的国家干部应引以为鉴。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天下是大家的,不是某个帝王、某个团体所独有的。
7、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这样才不至于被爱恨遮蔽了双眼。
8、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学记》
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慎言行,不能懈怠!
9、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礼记·大学》
有仁德的人用财富来成就自身,没有仁德的人则利用自身去聚敛财富。
1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
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学问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认识到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然后才能奋发自强。
11、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礼记·曲礼》
礼仪对于人来说,就象酿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礼仪,小人轻视礼仪。
蘖(niè):酒曲,类似酿酒用的米。
1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礼记·中庸》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说话做事前要做好准备,不然就很难成功,只有后悔莫及。
13、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杂记下》
处于一定的职位就应该有符合那个职位的言行,居于一定的职位而不称职的人,会遭人唾弃。
14、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
15、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礼记·中庸》
君子修身之道,好比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山必须从低处开始,需要着眼于当下。
16、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礼记·中庸》
由诚至明是先天的本性,由明至诚是后天的教化。做到内心真诚,一定会使人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也一定会使人内心真诚。
17、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从心怀诚意到付诸行动,需要一系列的过程,只有天下最大的诚心能达到出神入化的高境界。
18、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礼记·中庸》
为人之道,平淡而不令人厌恶,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1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礼记·大学》
从格物致知,一步步走到齐家平天下,是天下人的共同愿望啊!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忿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身上了。
21、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