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小白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入行指南 ·  5 天前  
简单心理  ·  你不必撑到最后一刻才休息 | ... ·  1 周前  
武志红  ·  不好的原生家庭,到底有多让人窒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壹心理

为什么你和妈妈的关系,决定了亲密关系的结局?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0-06 10:56

正文

弗洛伊德说,人的人格结构在5-6岁时就定型了,成年后的经历都是早年经历的复现。
以前,我觉得这句话很扯。
毕竟成年后那么多丰富的人际关系,与童年有什么关系,童年的我们还是个孩子,知道些什么呢?
可随着长大成人,在亲密关系里屡屡受伤,在同事关系里反复受阻。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居然一直在重复,重复经历相同的痛苦。
那瞬间,我毛骨悚然。

回想少女时期,我开始渴望爱情,希望遇到一个温暖有才华的异性,他对其他人都冷冰冰,唯独对我好。
仿佛只有这层幻想,才能印证独特的自我,让我觉得自己是特殊的。
那时起,我会喜欢有对象的异性,特别神奇的是,在不了解对方是否单身的情况下,我总能一眼寻觅到有女友的男人。
我渴望在与他女友的竞争中胜出,标榜自己的价值所在。
但与此同时,我的内心又不断贬低自我,认为自己道德败坏。
从青春期到26岁前,我一直以“第三者”身份进入感情关系。
一方面是渴望竞争、渴望胜出,一方面是社会道德的约束,这种冲突愈演愈烈,一度将我撕裂。
有段时间,我抑郁的同时,也患上神经性贪食症。
总是抑制不住想吃东西,吃完又催吐,恐惧变胖。那时,虽然对心理学有点了解,但不敢去心理咨询。
毕竟心理咨询带给我一种强烈的“病耻感”,本身我就一直贬低自己,如果要去咨询,这种病耻感会将我吞没。
后来,为了缓解伤痛,我把所有精力投入工作中。我在高强度的互联网行业007,甚至有一个月只休息了一天。
超负荷的工作带来收入的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我感受到自己越来越像是一个纯理性的“工作机器”。
与人沟通时,我计算着工作效率,排除一切干扰工作的情绪,也几乎不与家人联系。
父母知道我忙,一听到我在工作,立马就说不打扰你了,自动下线。
与同事相处中,我似乎不是我,回避有正常情绪的交流,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怎样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后来,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我的工作量减少很多,有了空余时间。与自己相处时,我发现我越来越不自信,总是很紧张。
互联网工作需要时刻保持高度专注,尤其在男性众多的部门,我不是一个会取悦的人,只能竞争。
我非常害怕犯错,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同事赶超。
只要开会轮到我发言,就紧张到说话磕磕绊绊。
回想曾经的自己,我可是打过辩论赛的呀,那时意气风发,敢说敢想。
那一刻,我明白了,再不自救,自己真的会坏掉。
恰巧,看到关注的博主分享了自己做心理咨询的经历,唤醒了我通过咨询求助专业人士的想法。
就这样,我开启了心理咨询之路。

我选择了一位面相顺眼的咨询师,简单了解她的学历背景和受训经历后,预约了视频咨询。
这是一位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咨询师。
一开始,我主要想缓解工作中的不适,没想到如今,已不知不觉与她工作2年了。
还记得咨询师说,我记得你刚开始来的样子,视频里,你的身体高度紧张,蜷缩在椅子上。而心理不适,经常通过身体表达出来。
咨询师说得没错。
亲密关系、工作压力耗尽了我所有力气,生命能量无法流动,身体长时间紧绷着,像是绷着一根弦,随时就会断裂。
我巴拉巴拉说着工作中的压力,咨询师一点点帮我缕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每次咨询结束给我留作业,让我观察并记录引起自己不适的情境。
我记得她总问,那当时你是什么感受。
感受?对啊,我什么感受?
语言苍白无力,我也不知道什么感受,只知道不舒服,身心脱离太久远,已然忘记了。
随着一点点记录,我开始觉察,并慢慢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告诉咨询师:“很神奇,似乎每次生活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到咨询室后,都能解决。”
咨询师说:“这其实是你的内心力量。我看到你一次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你没有放弃。”
我瞬间泪如雨下。
是啊,我努力读书上学,独自在上海发展,独自解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我从来没有真正看见自己的能力,只会贬低自己。
庆幸的是,随着一次次咨询,我的觉察力逐步回归。
突然有一天,我惊觉,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我是另一个“我妈妈”。
她会主动做家务做饭,帮弟弟带孩子,甚至空档的几个小时也要找一份兼职,她总是闲不下来,她永远在干活。
我想带妈妈出去玩,她却说出去玩没意思,浪费钱。
妈妈似乎永远不能靠近。
恐怕在同事和朋友眼中,我也是总有工作要做,总有学习要完成,无法靠近。
妈妈认为她的价值在于能赚多少钱,能省多少钱。我也一样。
我看见了家庭代际遗传的影子,家庭治疗师鲍恩提出代际模型,认为来访者当前的家庭问题源于其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经由代际相传,遗留到当前家庭中。
表面上,我这一代比妈妈拥有了更高学历,更多经历,去了更好的城市发展,接触了不同的人。
但就与人相处的本质而言,就个人生活的本质而言,我遗传了妈妈的生活模式。
我重复着她的关系模式,甚至“我变成了另一个她”。
随着觉察越来越多,我崩溃了,咨询过程中大声痛哭。
我和咨询师说,我不想变成妈妈。我恨她,但她不接受我的恨,她不允许我责备“她作为一个优秀母亲”的角色。
我翻起小时候的事,我说我们的相似,她都不接招,要不沉默要不离开。
我像是身处黑暗的宇宙之中,任我大声叫喊,无人回应。
咨询到中途,我甚至想永远不跟妈妈联系,再也不回家,我太恨她了。那段时间,母女关系紧张到极致,删除拉黑都时有发生,妈妈还是不回应。
我一次次希望她能回复些什么,她只是躲开,我一次次绝望。
后来咨询师问我:“你想改变你的父母吗?”
我说:“我希望他们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咨询师又问:“什么是合格的?”
我:“我希望他们能成长,或许他们自己经历过严重的匮乏,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每家每户都逐步重视家庭教育,我希望他们能改变认知。既然我可以,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咨询师:“他们现在年长了,或许跟不上你的成长步伐了。”
我突然愣住了,在我印象中,父母似乎还是30多岁,他们能够成长,他们有能力改变,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我一样。
可现实是,他们快60岁了,面临着身体机能退化,头发花白,找工作会被嫌弃,每个近亲死亡的消息传来都会唤起他们的死亡焦虑...
这些都被我忽略了,我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中,无法自拔,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貌。
突然间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自己的课题要解。
他们的课题,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我的课题,同样是我自己的责任了。
我要百分之百地对它负责。

无疑,在一次次的咨询中,有些东西改变了。
可你要问我,是谅解父母了吗?是父母知道曾经对你的伤害吗?还是你回家了,能够心安理得守在父母身边,找个所谓的好男人,有个温暖的家庭?
都不是,我至今还是单身,没有特别强烈的成家愿望。
在内心深处,我没有原谅父母带给我的伤害,父母也一如往常,没有改变太多。
那改变的是什么?
我变得更强大了,不再惧怕什么,相信我可以变好,可以解决问题。
曾经看到一句话,好的心理治疗,是让来访者能够觉察痛苦,带着伤痕生活。
多美好,改变的就是痛苦依然存在,可是我能够正视它,这并不妨碍我热爱生活,去徒步练琴,做自己喜欢的事。乐在其中,成为自己、自我实现。
网上看到很多朋友们,想通过心理咨询变得幸福,逃离痛苦。
可痛苦这东西,你越逃离,它越找上你。
正视它,超越它,才有可能觉察到幸福。
而心理咨询,提供一个专业、温暖的环境,与一个靠谱咨询师在固定时间一起工作,探讨生活的困境。
这样的设置下,我们得以收获不同于以往的人际关系模式,去了解自己,成长为真实的自己。
最后,心理咨询当然也要找靠谱的。
我经常看到有些伪心理咨询,谎称帮你挽回恋情,不设定时间,随叫随到,这样的咨询做久了,怕是永远无法成长。
靠谱的咨询师,首先要有心理咨询的学历,有长程的培训,有咨询工作的经验,有固定的咨询时间。
成长不易,如果你也饱受内心痛苦,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找一名靠谱的咨询师,开启你的成长之路吧!
作者:来访者三悦
编辑:Lilith
图源:Pexels


身体受了伤,我们会去消毒、上药、包扎、谨慎护理。而心灵,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因为它更为隐秘,放任不管,伤口更难愈合。
如果你也有尚未处理好的创伤,那么,相比于熬着,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可能是更好的办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可以看看下面这位正统心理学专业出身、经验丰富的咨询师——李雪
李雪老师是国家二级咨询师、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情绪管理师,2009年从业至今已有15年。 
她的咨询方法属于认知行为流派,这个流派以“短程、高效”著称,对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她会以沙盘游戏、绘画治疗、精神分析等疗法进行辅助,根据来访者具体情况灵活制定咨询方案。
 她在个人成长、情绪管理、心理健康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你有相关困扰,可以找李老师聊聊。 
为了让你更轻松地迈出第一步,李老师开通了5个半价咨询名额,即原价700元/次的咨询,现在只需350元/次。

点击即省350元

↓给自己一次更幸福的机会↓

如果,你也有被过分控制、被情感忽视、被家暴等未愈合的童年创伤,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