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端的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水果酱酱_ ... ·  16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还要等20年”!黄仁勋泼冷水 ·  昨天  
央视财经  ·  普京签署命令!免职→ ·  昨天  
节点财经  ·  2025春节档用103亿票房宣告:中国电影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端的观点

美国文革运动考察报告

老端的观点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18 18:06

正文

点击蓝字,免费关注老端的观点 更多原创观点,有惊喜


丨来源:美国华人之声


毛主席:“人民能吃饱饭了吗?”

我们:“都吃多了,减肥呢!”

毛主席:“资本家还存在吗?”

我们:“生意都做到外国去了!”

毛主席:“钢产量超英赶美了吗?”

我们:“唐山市的产量都超过美国了。”

毛主席:“跟苏修的论战赢了吗?”

我们:“他们自己解体了!”

毛主席:“帝国主义打倒了吗?”

我们:“我们自己就是了!”

毛主席:“那我的文革呐?”

我们:“闹到美国去了!”



这两天微信群里流行这么几句话:“到了上海才知道钱少,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到了美利坚才知道文革还在搞。”


不是耸人听闻,轰轰烈烈的美国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真的已经爆发了。 前一阵子人们还是在半开玩笑地说这件事,没几个是当真的。 自从上个周六维州的骚乱爆发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不是玩笑。 笔者带着这个课题,考察了美国社会的几个侧面,感觉到了美国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的脉搏,对于这一场革命有了深入的了解。 现把笔者观察到的若干事实跟读者汇报一下,和您一起见识一下这一场触及灵魂的无 产阶 级 文 化 大 革命。


一、大规模武斗


当年文革的一个特点就是两派群众的大规模武斗,美国文革也毫不逊色。 美国今年的武斗特别多。 例如年初发生在伯克利校园里的武斗,规模相当可以:



革命群众打着苏联共产党的红旗参加了武斗:



一位红脖子被打的鲜血直流:



伯克利大学的革命小将们果断地采取革命行动 —— 焚烧校园:



很快,大火冲天:



几天前这位黑哥手持喷火器,跟几位白哥对打:



相比之下,国 内当年的文 化大革命中革命小将的武斗有点太秀气了:




二、勇于破四旧


当年中 国文 化 大革命掀起来后,革命小将们到处破四旧,砸烂帝王将相遗留的一切古迹,捣毁孔庙,踏平曲阜,焚烧成千上万本古籍,充分展现出红卫兵小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美国的红卫兵也毫不示弱。 前天,在北卡州一个叫Durham的小城,革命群众把一尊纪念南北战争时期一个战士的雕像(文物)推到、摧毁:



革命群众对那个战士的雕像吐口水,咒骂,用脚踢,挥拳痛打。 旁边一位黑人艺术家奏起革命音乐,同志们欢呼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



鉴于革命群众的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新奥尔良市的革命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本市仅存的四座南北战争时南方军将士的文物雕像全部移除。 这是新奥尔良市公检法执行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将南北战争时期的名将罗伯特李将军的雕像移走:



这是佛罗里达州一个小城的士兵的雕像被当地革命委员会打倒了。 这尊雕像是当地人民1904年竖立在那里的:



今天芝加哥有一位黑人革命活动家(牧师)呼吁移除美国国父华盛顿的雕像:



预计拆除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所有雕像的工作会很快开始。 鉴于撰写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也是美国宪法的作者之一的托马斯杰弗逊曾经是个大奴隶主,很快杰弗逊的雕像也会从美国各地被推到、掀翻、砸烂!  而且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将被废除,因为其作者居然是一个奴隶主。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个红彤彤的革 命化的美国将在西方崛起,


目前美国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捣毁、销毁、拆除古迹或文物的革命行动风起云涌,破四旧的行动波澜壮阔。


三、重视阶级成分,“出生论”发扬光大,出生决定一切


在轰轰烈烈的中国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成分是每一个人都躲不掉的一道坎。 谁要是家庭成分好,例如,谁的家庭成分贫下中农、工人阶级、革命军人、革命干部,谁就一帆风顺,可以优先招工、提干、推荐上大学,等等。 谁要是出生成分不好,例如地主、资本家、右派、反革命等等,谁就一辈子遭殃。


美国的文革同样重视每个人的家庭出生成分,这就是肤色(race)。 家里是黑人、墨裔,可以上大学优先,考分降低许多。  白人和亚裔属于出生成分不好的“黑五类”,啥好事都甭想沾边。  由于我们亚裔是最倒霉的,于是有的家庭或孩子就想方设法说自己不是亚裔,以逃脱悲催的命运:


这是威斯康星大学根据肤色给学生打分的报道:


佛罗里达州将要全面开展根据肤色打分的教育革命:



四、工农兵上大学


在轰轰烈烈的中 国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位名叫“张铁生”的革命知识青年在高考时交了白卷,但同时写了一封信给党 中 央和毛主席,诉说他的革命历程。 结果他被大学录取了!



在轰轰烈烈的美国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位名叫“Ziad Ahmed”的穆斯林革命小将,因为在考卷上一口气写了一百遍“黑人命贵”(Black Lives Matter),居然被一个顶尖大学录取了!



这个小伙子出生本来就好(穆斯林),思想觉悟又特别高,敢于破除一切旧的观念,大胆地利用考卷高喊革命口号。 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动了那所大学,于是就破格录取了他!  此可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啊! 真是一代天骄!


奥主席亲切接见这位革命小将:



美国的大学录取早就看考生的“家庭出生”了,再加上着重考生的革命立场和表现,今后美国将朝着工农兵大学生的方向飞奔。 这将为美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批批高质量的人才。


五、揪叛徒


在轰轰烈烈的中 国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中,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革命小将揪出了一批批走资派。 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



几天前,维吉尼亚州的一个城市的革命群众发动了一场自发的革命行动。 本文的题头图说的就是那件事。 事情是围绕一个名叫罗伯特.李的南北战争的老将军。 中国的书上也有他。维基百科上是这样说他的:“罗伯特·爱德华·李(英语:Robert Edward Lee,1807年1月19日-1870年10月12日),又常簡稱為李將軍,美国將領、教育家,為南北戰爭期間聯盟國(南軍)最出色的將軍。他最終以總司令的身分指揮聯盟國軍隊。如同汉尼拔之战的漢尼拔與二次大戰的隆美爾一樣,其以寡擊眾以少勝多但最終不敵的情勢為他贏得長久的名聲。戰後,他積極推動重建,在其生命的最後數年成為進步的大學校長。李將軍維持著聯盟國代表象徵及重要教育家的形象至今。”


由于这个原因,他的雕像遍布美国各地。


但是这位老将军最近出大事了。 革命群众发现他历史上有问题,于是就准备把他的这一尊雕像推倒,移除(看看这雕像已经被革命群众涂漆了):



就为这件事,美国发生了维州大爆乱。


这位老将军究竟出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请教了一位专家,得到了答案:



原来革命群众揪出了美国的一个大叛徒!


幸亏美国的“大叛徒”早就死了,要不然革命群众一定会把他活活打死,然后就跟刘少奇那样随便找块破布一裹,弄个假名送进火葬场烧掉。


移除这位大叛徒的雕像,符合革命的精神!


不过我有点好奇: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是沙皇的建筑,标志着沙皇的残暴统治,列宁不曾将其移除。 天安门是封建皇帝的建筑,象征着封建社会帝王的残暴,没有任何人将其移除。 而美国的革命者却已经移除了好多个李将军的雕像。 李将军比封建皇帝还要坏吗?


看来还是美国的文化大革命厉害啊!


克里姆林宫巍然屹立


天安门城楼壮丽辉煌


昨天有一个反革命分子哀叹道:“ 我们现在这个各种民主自由的社会,比百年前李将军的雕塑刚刚建立的时候,到底宽容多少呢?为什么百年前李将军的雕像可以在南北战争的血海深仇中拔地而起,而如今据说是追求各种包容多元的社会,却要被移除?


美国文 化 大 革 命的实例很多,都很精彩。 但限于篇幅,只好忍痛割爱。


本人小时候目睹了中国的无 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 没想到的是,老了,在美国又一次见识文 化 大 革 命。  这一次命运十分悲催,在美国当上了“黑五类”。  但还是要继续革命。


目前美国的革命形势大好,不是小好。 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了。 至于这场革命何时结束,这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美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最后,让我们振臂高呼: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万 岁,万 岁,万 万 岁!



附读丨 李将军之殇:从宽容的象征,到种族主义的图腾



发生在弗吉尼亚的暴乱令人痛惜,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什么极左什么极右的喧嚣,这边厢,是什么antifa,那边厢,是什么alt-right,政坛上各色人等的表演,也是一片闹哄哄。


这个时候,一位直接关联的重要政治人物,却一直在沉默着。他并非一直那么沉默。曾经,历来反对蓄奴的他率领家乡的子弟兵,驰骋沙场,和公认的当时时代的进步力量北方拼杀。在正面战场失败之后,他又力排众议,拒绝了游击战,率领南方正式宣布投降,从而避免了生灵的继续涂炭。


这位政治人物,便是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将军(Robert E. Lee)。他失败了,作为战败将军,他被剥夺了公民权,直到死后5年,才得到恢复。但他对家乡的热爱、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他高尚的个人品格,得到了当时南北的一致赞同,并被后人记住。


不要以为这种赞同是经不住推敲的。在北军统帅、战后的美国总统、现在印在50美元钞票上的格兰特将军还没有解放自己家的奴隶时,李将军已经率先解放了自己家族的全部奴隶。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么吊诡。



曾几何时,他雕像的存在,成为美国宽容的象征。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对他保持尊重。历史的硝烟散去,他的雕像在国家大和解的旗帜下灼灼生辉。 每每华人特别是中国的文人提到李将军没有被一脚践踏在地上的时候,他们感慨的,无不都是美国的伟大,包容的伟大。


肯尼亚在美二代奥巴马成了总统,美国的种族融合,几乎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时间,世界无不感慨,黑人都能当美国总统,还有什么不能?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八年,美国的种族冲突被点燃,各种冲突愈演愈烈。如果大家有点记性的话,都会知道在美国各地发生的骚乱,这些骚乱,无不动辄打砸抢烧。个别族群一些人崇尚暴力的行为没有被纠正,警察的种种迫不得已的作为,无论他们是欧裔,非裔,还是亚裔,都通通被涂抹成白人对黑人的仇恨。 以个体来作为判断标准的做法一步步被抛弃,言必提种族的风气日盛。 一些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从根本上分析问题,而是从种族上挖掘,似乎成了这样:种族斗争,一抓就灵。


然而,这种无视问题根本只诉诸种族的做法,没有促进种族的团结,反而揭开了历史的伤疤,并一步步撕裂原本已经逐渐融合的历史疤痕。 过去的八年,我们见证了多少街头的暴力,而作为华人,我们又见证了多少制度上进一步被区隔的尝试。从肤色修宪案,到亚裔细分法,种族主义正一步步张牙舞爪,令人口比例处于绝对弱势的华人胆颤心惊。


没有人会太在意华人的感受 ,主流社会正在为黑与白的撕裂狂欢。 黑人生命很重要,是的,很重要,可屡屡被杀害的华人,哪怕我们发出了反对暴力的怒吼,依然几乎不为主流所在意。“所有人的生命都很重要”的说法,甚至还成了政治不正确。面向华人,那些标榜爱心的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群体,很滑稽的是,他们几乎都忘记了华人也需要一样的爱心。 在黑与白分裂的喧嚣中,李将军,这位曾经是宽容的象征,终于蜕变成种族主义的图腾。


在喧嚣中,黑人对他的愤怒与日俱增,虽然他当时为联邦而战只是出自对家乡的感情。在喧嚣中,白人将心中的愤懑投射在他的身上,要高举白人至上的旗帜来为自己的困惑寻找寄托,虽然无论投降前还是投降后,他都没有高呼白人至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