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大匠
最新研究热点,免费干货神器,硕博交流社群;网罗古今中外,集聚科研大牛和小白;有料、有用、有趣,先成大匠,方能大师;科研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后台回复‘神器4.0’有惊喜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aperWeekly  ·  AVSS ... ·  3 天前  
PaperWeekly  ·  ICLR 2025 | ... ·  3 天前  
研之成理  ·  清华大学,Nature Materials!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大匠

浙大本科生发《PNAS》

科研大匠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7 16:03

正文

生境片段化正在深刻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在森林经历片段化的进程中,物种的性状不仅影响其对生境片段化的适应能力,还决定了其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食果和种子传播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过程,对于维持斑块之间的功能连通性至关重要。然而,食果动物的分布往往受到其体型和扩散能力的制约,这直接影响食果互作网络结构及其在景观尺度种子传播的贡献。因此,在土地利用变化加剧的全球背景下,厘清生境片段化、食果动物群落重组与食果互作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受损生境修复和物种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025年2月14日, 浙江大学丁平教授团队 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 发表题为 “Interconnecting fragmented forests: small and mobile birds are cornerstones in the plant-frugivore meta-network” 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以浙江千岛湖陆桥岛屿及其周边大陆的鸟类食果网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鸟类体型和扩散能力对岛屿鸟类群落组成和互作网络中心性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小体型和扩散能力强的鸟类主导了岛屿上的食果互作及其背后的种子传播过程,这些物种可能是片段化森林中潜在的功能连接者。本研究建议优先保护大型斑块,以确保片段化生境中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长期稳定性。同时,建议利用小斑块作为食果动物扩散的“垫脚石”,通过食果动物的扩散可以将孤立斑块整合形成功能性连续的生境。此外,研究还表明,一些常见物种对森林的可持续再生的重要贡献被低估。在人为导致的生境片段化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以及传统保护策略主要关注高灭绝风险物种的现状中,本研究强调应重视这些对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具有高度功能重要性的常见物种,从而优化保护策略,实现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平教授团队 博士后朱晨 第一作者 ,浙江大学 丁平教授 和华东师范大学 斯幸峰教授 通讯作者 。哥本哈根大学Bo Dalsgaard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后李万德、赵郁豪、曾頔 (现任职于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员Christopher Kaiser-Bunbury和Benno Simmons,苏黎世大学博士后Fernando Gonçalves,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任鹏、博士生张雪 (现任职于中国电建华东院) 本科生常龙啸 (现就读于慕尼黑大学) 共同作者 。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等科研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15846122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 浙江大学 ,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