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奇的是,就锤子科技成立5年来的表现、手机产业格局的变化及锤子科技未来的计划,为何还会有投资人为锤子科技投资呢?
众所周知,当下智能手机产业,除了高价格、高利润的苹果之外,保有一定的销量是手机厂商现在和未来生存的底线。据统计,成立5年来,不算Smartisan OS,锤子科技一共发布了5款手机产品,去除今年发布的坚果Pro,上述手机5年间累计销量200万部,相当于过去5年中,
锤子手机年平均销量为40万部,季度销量10万部。
以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10和第9的阿尔卡特(隶属于TCL)和联想为例,据Counterpoint的统计,阿尔卡特和联想的销量分别为490万部和1180万部,是锤子手机季度销量的49倍和118倍。需要说明的是,阿尔卡特和联想被业内认为正在没落,且未来充满极大不确定性的中国手机厂商。
再看营收和利润,正是销量的不济,根据去年准上市公司成都尼毕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招股书显示,
锤子科技2015年全年亏损4.62亿元,2016年上半年亏损1.92亿元。
而鉴于我们对于锤子手机销量的对比分析,罗永浩所言的今年,甚至是未来实现盈利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其实上述还仅是融资者担心的一部分。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罗永浩的言论,其给业内呈现的是一个未来充满相当不确定性或者说不靠谱的锤子科技。
首先罗永浩称,未来3年要让锤子手机进入到国内市场三强,未来5年成为全球三强。
除了我们上述锤子科技存有的巨大差距外,罗永浩并未给出其实现这些目标,锤子科技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但我们都知道,
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实现目标则是另一回事。
具体到产品,从短期看,罗永浩称,每年会推出5~6款产品,覆盖高中低3个档位。但事实是,这种全面覆盖的策略使得锤子手机在各档位段都会面临强劲的对手,例如低档的小米、中档的OV和高档的华为。而从综合实力和拥有的资源看,锤子科技与上述厂商相距甚远,
对比之下,罗永浩全面开花的策略相当不明智,极有可能在分散和消耗掉有限资源后,无疾而终。
此外,这种分散还体现在
罗永浩对于未来产业趋势的盲目跟风。最典型的表现就是VR和AI。
其实直到今年,手机厂商做VR有起色的也就是三星,而且三星VR的出货量靠的是低价和随手机的附赠等,至于针对PC做VR的HTC,也仅是保持了一种存在感,并未给HTC的营收和利润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也就是说手机厂商做VR,目前和未来也仅是一种辅助,即便如此,也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况且由于苹果今年发布了ARKit,AR与VR到底谁能最终成为主流尚难确定。
对于AI,罗永浩更是以“准AI”玩了一把文字游戏。其实即便罗永浩说的是“真AI”,那么在事关AI的数据、算法上,锤子科技的优势又在哪里呢?要知道,去年年底发布的号称具有AI技术的荣耀Magic,据称是华为耗费了4年时间的成果,可见AI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及积淀。莫非锤子科技也早在多年前就进行AI的研发了?可从锤子科技这几年的窘况看,连生存都难,何来的精力和资源搞研发?
罗永浩用“准AI”来标榜其明年推出的产品,只不过是更跟风,炒作自己。
所以说,
罗永浩放弃锤子科技的“情怀”之后,又走上了一条比追求“情怀”更加危险的“务虚”的道路。
其看不到自身的差距和问题,盲目追热点,以玩文字游戏的方式制定根本无法兑现的目标,从这点上看,投资锤子科技还真得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