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的语言一定是错的吗?
未必。
可如果嘲笑的人多了,本应羞愧的你却充满了优越感。
这一轮「反互联网黑话」浪潮里,每篇文章几乎看了标题就知道,他们又在嘲笑抓手、对齐、链路了。
可想而知,看客高潮连连。
坦白讲,对一个自媒体小编来说,这些词平日里遇不到、说不着、听不懂,但类似洞察、共情、MCN、KOL、KOC、UGC、DAU、SKU……这些词可能掌握的倍溜。
我去你妈的,在另一群人眼中,以上也是不折不扣的黑话啊。
没错,
在卖菜老大妈眼里,KPI 这再寻常不过的词都算黑话
。在你爹你妈眼里,流量是个啥球玩意?
你看,语言就是这样的,跳出特定环境,对沟通对象进行无差别的输出,是一种冒犯,是在主动建立鸿沟。
可人家内部的切口与话术,我们不是特定的接收对象,却将其单拎出来,汇聚在一起,再笑话一通,难道不愚蠢且犯贱吗?
在「洪门」的语言体系里,车叫「滚盘子」,马甲叫「穿心子」,耳朵叫「顺风子」,衙门叫「威武窑」,
在《智取威虎山》里,「天王盖地虎」的意思是:「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你看,
语言就是这样的,它是用来沟通、对齐、筛选、寻找身份认同
。如果杨子荣说,请你他妈的座山雕讲革命语言,老子听求不懂……那就坏事了。
它当然都会有接近卖菜大妈能听懂的另一种说法,可是专业语言、系统内部话语体系,没有让外部人一听便知的义务。
坏就坏在,
互联网专业术语「出圈」了
。
「出圈」好危险的,不信你问杨笠啊。
互联网术语出圈,被打成「黑话」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了,起码找不到「反动」的痕迹。
现在,「反智」是浪潮啊,「反互联网黑话」只是其中小小的分支。
现在不止是语言,任何的诉求仿佛都要向大众认知的最底线看齐,无限照顾那些群氓。
以前,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现在,家家有本要说的黑话。
朋友们,「黑话」是统治者(非局限政治意义)的一种「驭民术」啊,同文同种是有向心力的,企业也是一样啊,它得有自己的语言体系,无可厚非的。
张一鸣反「链路、对齐」这些黑话,慷慨激昂,迎得一片叫好。
可仔细想想会觉得好笑。字节系一定也有自己的「黑话」,只是它还未能出圈而已,被人民群众嘲笑只是早晚的事。
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凤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其花朵艳丽无比,备受追捧,结果传到了我国云南的滇池,引发了「生态癌症」。
「凤眼莲」是什么?水葫芦。
张一鸣担心的是什么?吐槽的是什么?是外来物种「水葫芦」。是恐惧「链路」这样的外来语言引发字节的「生态癌症」。
字节的道路自信,也要滥觞于语言体系的自信,他们的企业词典里会有自己的「链路」,或许已经存在了。
当年
,我看
4A
公司、外企的员工操着中英夹杂的语言,
觉得真尼妈
潮啊,能进去混个工位大抵是光宗耀祖的吧?当我发现这都是梦之后,便
操起键盘
和
网友一起嘲笑他们。
当一个阿里的员工坐在我面前,我们操着普通话交流彼此听懂的业内八卦,我瞄到他在周报里写下了抓手与对齐,我不会大呼小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