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在讲鲁肃和孙权这段故事(点击蓝字查看)的时候讲到了一个细节,就是“权起更衣”,“更衣”这两个字在这里边是上厕所的意思。古人对上厕所有很多委婉的称呼,这更衣是其中的一个。
那为什么上厕所要称为更衣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知道近代有个大富豪叫石崇,特别有钱,生活非常奢侈。话说这王敦到他家去上厕所,发现这厕所装修的很华丽,十几个衣着光鲜靓丽的美女在那儿站着,手里拿着香粉、新衣服,而且手里还拿着些干枣。王敦认为这干枣是吃的,其实干枣是干嘛的呢?是用来堵鼻子的,上厕所有点臭,用干枣堵住鼻子。王敦不知道啊,他就把干枣给吃了。还有净手的水端上来了,他认为是喝的,所以又吃枣又喝水。这些美女就忍不住地笑,笑这王敦没见过世面。
通过这件事,大家明白,过去即使是富豪人家,那厕所由于没有现在的抽水马桶这种清洁的功能,所以厕所是比较臭的,那就得堵鼻子。上完厕所以后衣服有可能就沾了臭味了,所以还要换衣服。因此,如厕更衣是一个标准的流程,最后就简化为“更衣”二字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更衣都是指上厕所,比如沐浴更衣,这可能就不是指上厕所。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吧,有时候“更衣”指的是上厕所。
那过去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上完厕所以后,清理肛门用什么呢?用的是竹简,把那竹棍打磨得光滑了,用那东西,称为叫厕简。不过这都是有钱人家的,普通老百姓家那可能就是树叶树皮,甚至土块啊,是这种东西。
据说过去皇宫里边,慈禧老佛爷上厕所专门有四五个人伺候,人家专门有一个专用殿桶,有各种的功能,太监顶着到门口,然后由宫女给抱进去,上面还有特殊的一个黄布的套,那都是非常值钱的,并且人家用的擦屁股的东西也是一个上等的丝绢啊。这当然都是皇家的奢侈生活了,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
那上厕所的委婉称呼除了更衣以外,还有“净手”、“登东”。为什么叫“登东”呢?因为厕所一般建在东面,所以称为叫登东。
还有“出恭”,这应该是从明代开始的,国子监的学生上课考试的时候要出去上厕所怎么办呢?准备一块牌子,这边写出恭,那边写入静,出去要恭,回来要静。后来就把这个出恭简称为上厕所。解大手是出大恭,解小手是出小恭,放屁叫出虚恭。这是出恭的意思。
那接着这个词就出来了,上厕所还称为叫“解手”,为啥叫解手呢?我听过两个版本的说法,第一个说,秦始皇修长城要征民夫,把手都要拴起来;第二个说法,明代大移民,洪洞大槐树底下,这些移民不愿意走,为了防备移民逃跑,上路以后把他们手都拴起来。不管是修长城的民夫,还是大移民的这些居民,走在路上的时候把手拴着,那真的要内急了怎么办呢?就向押运的当官的或士兵汇报,解个手,把手解开,我好解决内急问题。于是慢慢的一来二去,解手就成为了上厕所的代名词。
西游记里边还给这厕所起了一个非常雅的名字,叫“五谷轮回之所”,这说的也特别有道理,吃喝拉撒睡,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生活中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事情。在这个事情里边,既有我们的生活,又有我们的健康,而且还有我们的文化。
那进一步讲,厕所还有厕神,大家可以搜一搜,今年春节前后,我们在祭祀侧神的那一天讲了坑姑坑三姑娘、混元金斗,这个有趣的事情,大家可以搜一搜啊(点击蓝字查看)。
如果一个孩子在开始训练他独立解手能力的时候,他会显得有点轻微的焦虑,家长就要多支持多鼓励,少批评少打击,慢慢孩子就会有自信。每一个小孩都会度过一个焦虑期,叫肛门期,就是在训练上厕所的时候,由于得不到充分的支持,所以就会不断说一些脏话来排解自己的心理焦虑,比如说屁股眼子、粑粑橛子。一个孩子如果老说这些东西,那说明他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他需要更宽容和温和的环境,这就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所以大家看到了,上厕所这件事情,它不光影响身体健康,它还影响心灵成长,心理健康。这件事情确实不可忽视啊。
那今天这个话题我们先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