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文星之死”背后:招聘网信息审核形同虚设,造假已是公开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4 12: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 一夜之间,在线招聘网站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记 者丨陶力、韦静 上海报道


8月2日,教育类媒体“芥末堆”发布文章称,大学生求职者李文星在招聘应用BOSS直聘上应聘时,疑似遭遇传销骗局,在失联数日后最终不幸身亡。


追溯事件,公众关注的焦点,是招聘网站的信息造假。涉事公司BOSS直聘CEO赵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已经第一时间与警方取得了联系,并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家属进行调查。


同时,他透露,招聘方如果只发一个职位,公司名称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找到、职位没有明显问题,就先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他,而是引导他,认证的话可以多发职位。“之前我们对这个策略进行过观察,出问题的时候很少。现在回想起来,跟当时平台小、没有人注意到我们有很大关系。”


侥幸心理和审核机制的纰漏,给造假者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透露, BOSS直聘平台并不算大,其暴露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的通病,信息造假既给求职者带来了危险,也给真正有需求的招聘方带来不便。


事实上,BOSS直聘创立于2014年7月,背后的投资人不乏雷军、徐新等行业大佬。该公司去年8月完成由华映资本领投的C1轮及高榕资本主导的C2轮融资,C1、C2两轮融资共计2800万美元。


不难发现,创业公司在追求业务快速发展时,一味在注册用户和信息数据上求多,而忘记了作为平台应该承担的责任。




招聘陷阱


据媒体公开报道,5月18日,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得到了“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职位。在他去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报到就职后,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络中出现了反常举动。7月8日后李文星失联,7月14日,该求职者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身亡。


天津市静海区公安分局向媒体透露,在静海西外环与北外环交口沟内发现的尸体确认为李文星。根据他随身携带的传销笔记等物证,分析认为其极有可能误入传销组织。目前,静海区公安部门已经对其误入传销组织的情况立案调查,并承诺对非法传销肇事构成犯罪的,将坚决依法处理。


警方的调查结论尚不明确,但是事件起因无疑是BOSS直聘的审核漏洞,北京科蓝公司回应称,BOSS直聘上显示的员工“人事部薛婷婷”和“人事行政部王文鹏”均不是该公司员工,而且公司发送的录用通知也都不会使用个人QQ邮箱,而是企业邮箱。


记者发现,在微博和一些论坛的反馈中, 求职者遭遇诈骗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针对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的审核几乎形同虚设。


8月3日上午,记者化名“王成鹏”在58同城上注册成为深圳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并发布工作地点位于深圳的会计助理一职。企业资料编辑完成之后,系统提示账户可免费发布一条招聘信息,信息可以通过芝麻实名认证,人脸认证以及支付认证。记者支付了0.01元的认证费用之后,一则会计招聘信息发布成功,不过需要通过认证和审核之后才可显示。


在企业认证界面,记者看到,在营业执照第三方认证环节,通过上传清晰营业执照可实时通过认证,包括营业执照的照片。随后,记者在百度图片搜索营业执照照片,发现网页上存在着大量的清晰营业执照照片,企业信息在照片内可一览无余。


这意味着,冒牌公司可以随意下载营业执照图片,当作真实证件进行伪装,一旦伪装认证成功,虚假的招聘信息便可能会出现在网站上,出现招聘骗局。


某大数据人力资源公司合伙人刘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造假是招聘网站公开的秘密。 “本质上来说,招聘网站就是求职中介,就跟房产中介似的,需要双方更多的信息才能进行匹配。但是一些小的创业公司,一门心思求快,在审核流程和机制上偷懒,甚至是默许,这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也是行业的毒瘤。”




利益驱动


在58同城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发现,用户通过人脸认证、芝麻认证,手持身份证的方法完成个人普通认证,便可以发布招聘信息。


记者接着在搜索栏搜索“打字员”这一职位,排名前十的招聘职位中,八个是使用个人认证招聘,只有一个进行了企业认证。即使招聘地址并不详细,但是还是有300多人投递了职位申请。


刘先生认为, 虚假职位也是招聘网站造假的一种手段。 “借此吸引用户注册、投简历,明明这个职位已经不招了还长年累月挂在那里。都是为了让数据好看一点。”


因此,不少求职者在微博和知乎上抱怨,明明很多已经不招人的职位,在招聘网站上仍然还能投递简历。而虚假信息也让一些企业莫名其妙遭遇困扰。


一名汽车服务公司副总裁黄先生耿耿于怀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经有竞争对手,冒用自己公司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水军的信息。“后来我们去找58同城交涉,他们直接说没有办法去证明对方是否冒用,建议报警处理。如果需要关闭骗子的账户,还需要以公司名义发函,58同城才能清除信息。”


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360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维权报告》显示,今年以来,虚假兼职诈骗的举报维权数量共4550起,占总互联网用户维权数量的22.1%。并且这些案件,大多发生于那些知名的大型招聘平台。


归根结底,是商业模式和利益的驱使造成了这一现状。对于平台公司来说,设立更高的门槛,意味着更高的投入。 在利益的驱使下,平台成为骗子利用的温床。有公司HR告诉记者,招聘网站的销售人员为了达到KPI考核,或者是给客户一个交代,往往自己还会编造虚假的简历,向企业申请职位。“企业跟平台签了合同缴费的,结果没人投简历,不是很尴尬吗?”


此外,赵鹏透露,BOSS直聘在2015年初时,每天用户很少,来平台的招聘者多数都是初创公司,甚至筹备公司的招聘者。于是便采取了先发布信息,如无举报则不审核的方式。


目前,该公司已经对审核机制进行整改。然而,在信息时代,建立信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毁掉信任,则容易得多。这家雷军系的创业公司,如何重新赢回用户,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编辑:黄锴,邮箱:[email protected]



百万读者都在看


《战狼2》票房破20亿!赚钱的不止吴京,还有马云邓超...(起底8亿保底背后故事)


39岁的清华“美女教授”候选中科院院士,她到底有多牛?


少年李文星之死:求职蹊跷死亡,疑陷“招聘骗局”入传销殒命


腾讯深度报告:95后最感兴趣的是这4样东西!



本期编辑 黎雨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这套性教育教材有点污?是你自己心里污吧
8 年前
电影工厂  ·  用一句话暴露你的年龄!
7 年前
ZOL中关村在线  ·  人工智能,微软打了一场“暗战”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