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分析了近期日元升值的原因,包括外汇干预、政治需求、美日货币政策收敛、对冲基金调整的顺周期效应、套息交易的逆转等因素。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市场观点对日元汇率极端看法的影响以及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汇率走势的偶然性和非理性波动。
日本当局实施了外汇干预,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期间实施了约5.5万亿日元的外汇干预,对日元升值产生了影响。
截至7月29日,对冲基金的日元净空头处于相对极值的程度,调整带来的顺周期效应导致了日元的明显升值。
套息交易规模的逆转和反转也带来了明显的日元升值压力,外国银行在日本分行的跨部门账户资产规模被视为衡量套息交易规模的代表指数。
昨天,有很多朋友与我交流,让我说说近期日元升值的原因。
自7月10日以来日元连涨4周,每周日元基本都成为最强G10货币。
我们认为近期的日元升原因:
一,外汇干预:
7月11日较弱的美国CPI数据公布之后日本当局较大概率实施了外汇干预,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期间共实施约5.5万亿日元的外汇干预;
二,政治需要:
7月期间,日本数字化大臣、未来首相有力候选人河野太郎、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未来首相有力候选人茂木敏充、美国前
特朗普等人,都对弱日元表示了担忧;
三,美日货币政策收敛
:美日货币政策收敛(美国降息、日本加息)一方面来自于近期美日两国央行的议息会议的变化,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近期对全球衰退的担忧(风险资产需求下跌、避险资产需求上涨)。
另外,截至7月29日,对冲基金的日元净空头处于相对极值的程度,过度积累的日元净空头的调整会带来更多的调整,因此顺周期效应带来了日元的明显升值。
杠杆基金对日元净头寸与美日汇率的走势
此外,套息交易的逆转也带来了明显的日元升值压力。
受美日息差拉大的影响,目前套息交易的规模也处于高位。套息交易的规模无法直接量化,但是外国银行在日本分行的跨部门账户资产的规模在日本金融圈被视为衡量套息交易规模的代表指数,观察此数据,可以大致得出“目前套息交易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
。
相对较高规模的套息交易的反转也带来了日元的升值。
外国银行在日本分行的跨部门账户资产大小 (万亿日元)
我认为日元汇率的波动中一直存在很多非理性的地方。日本央行自去年以来就逐步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今年3月更是放弃了YCC退出了负利率,但日元反而是贬值。
通过上述“过多日元空头逆转”来看,今年3-4月期间空日元的头寸就已经处于相对极值的位置,但日元也反而是贬值。
我认为汇率的走势存在较大偶然性以及“因”与“果”的滞后性,投资者需要充分留意日元汇率中不理性所带来的波动。
此外,在今年6月末美日汇率触及162之时,市场中不少声音认为“弱日元对日本不利、日本可能面临崩溃”,美日汇率会上行至170、甚至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