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硕士三年,发16篇论文!直接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北师大(珠海)朱晓夏、贾永光团队AFM: ... ·  4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兰州化物所王齐华团队 ... ·  1 周前  
高分子科技  ·  国科温州研究院陈强/史鑫磊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清华大学乔娟《AM》:协同的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实现稳定高效纯蓝光OLED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09-20 07:03

正文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国际竞相发展的新型显示技术,已形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红绿蓝三色OLED材料中,高效蓝光OLED材料,特别是第三代高效蓝色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稳定性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清华大学乔娟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探索解决这一难题,在前期工作中揭示了蓝光TADF材料和器件的“长寿基因”是其易断键键能与第一三线态能量之差(BDE-ET1Nat. Commun.2023, 14, 3927.)。考虑到高效蓝光材料的ET1相对固定,该团队进一步借助机器学习实现了OLED材料中键能较低的给体环外C-N单键BDE的快速预测及精准调控J. Phys. Chem. Lett.2024, 15, 4422.)。

近期,乔娟教授团队进一步发现具有优良“长寿基因”的蓝光TADF分子均具有邻位连接结构及强的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Intra-NI)。相比不具有或Intra-NI较弱的分子,这些分子表现出更高的BDE及更长的器件寿命,这与通常认为的大的邻位基团会降低分子BDE及材料本征稳定性的结论不符。基于这一发现,团队系统研究了Intra-NI对OLED分子BDE及材料本征稳定性的影响,首次揭示了π-π、C-H⋯π、H⋯H等Intra-NI的协同能精准调控并大幅提高BDE。基于理论研究结果,新设计的蓝光TADF材料实现了CIEy = 0.16、LT80@ 500 cd m-2 = 109 h的纯蓝光TADF-OLED和CIEy = 0.10、LT80@ 500 cd m-2 = 81 h的深蓝光TADF敏化(TSF)OLED器件,是文献报道中寿命最长的底发光纯蓝TADF-OLED。该研究以“Synergistic Intramolecular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Enable Robust Pure-Blue TADF Emitters”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Advanced Materials》上。

【理解并调控Intra-NI对BDE的影响】

当前,Intra-NI已被广泛应用于开发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薄膜晶体管等有机半导体材料。在OLED研究领域,Intra-NI通常被用来提升OLED材料的光物理性能,如增强分子刚性、抑制分子非辐射跃迁、提升分子反向系间窜越速率等。关于Intra-NI对OLED材料本征稳定性的影响,通常聚焦于具有邻位连接结构的分子,认为大的邻位基团会因为空间位阻产生排斥作用,从而使分子化学键增长并降低其BDE。这与具有优良“长寿基因”的蓝光TADF分子均具有邻位连接结构及强的Intra-NI的事实不符。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深入研究Intra-NI对BDE的调控作用,研究团队首先基于典型的OLED给体单元9-苯基咔唑(9-PhCz)设计了系列同分异构体作为模型分子,并将它们分为A/B两组:A组分子中咔唑位于对位或间位,不具有Intra-NI;B组分子为A组分子的邻位连接异构体,具有明显的Intra-NI(图1a)。通过密度泛函(DFT)方法计算得到了这些模型分子中的环外C-N键的BDE值。结果表明,不存在Intra-NI的A组分子的BDE与母体分子9-PhCz接近,约为4.24 eV,而具有Intra-NI的B组分子的BDE值根据邻位基团的不同具有显著差异(图1b)。当咔唑的邻位为大位阻的叔丁基时,分子B1的BDE为4.09 eV,比9-PhCz低0.15 eV。该结果与通常认为的大的邻位基团会降低分子BDE的结论一致。而当咔唑邻位一侧为咔唑基团时,分子B2的键能为4.44 eV,相比于9-PhCz提高了0.20 eV。进一步地,当咔唑邻位两侧均为咔唑基团时,分子B3中心咔唑的C-N键相比9-PhCz提升了0.37 eV。除了在邻位两侧增加取代基团外,在邻位基团上进行取代修饰也会进一步提升分子BDE。如在分子B4和B5中,在咔唑的3,6位修饰叔丁基或苯基分别使B4/B5的C-N键BDE相比9-PhCz提升了0.39和0.43 eV。值得注意的是,将双侧取代与取代修饰两种策略结合后,分子B6中心叔丁基咔唑的C-N键BDE相比9-PhCz提升了0.68 eV,几乎是B3提升值的两倍(0.68 vs 0.37 eV)。

图1. 模型分子化学结构式(a)、BDE计算值(b)、π-π平面角及IGM图(c)。BDE值为标红的C-N键的BDE;IGM图中红色代表排斥作用,绿色代表弱吸引作用,蓝色为强吸引作用。

为了理解上述B组分子中BDE值的显著差异,研究人员绘制了分子B1-B6的独立梯度模型(IGM)图并计算了分子邻位基团π平面之间的夹角(图2c),IGM图中绿色和蓝色区域的大小可以反映Intra-NI中吸引作用的强弱。分子B4和B6的叔丁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H⋯H吸引作用,该作用使邻位基团的π-π平面角从分子B2的37°显著降低至分子B4的26°。更小的π-π平面角代表了邻位π平面间更近的距离,这进一步增强了邻位基团的π-π相互作用。因此,在分子B4中,协同的H⋯H相互作用与π-π相互作用共同使分子C-N键BDE提升。在分子B5中,相互协同的是邻位咔唑的π平面与3,6位取代的苯基π平面,它们之间协同的π-π相互作用使分子B5的π-π平面夹角进一步降低到17°,C-N键BDE提升至4.67 eV。

为了深入理解上述稳定化Intra-NI提升BDE的本质原因,研究人员根据BDE的定义:BDE = Etot(F) - E(M),分析了A/B两组分子的BDE值,分子能量(E(M))以及碎片总能量(Etot(F))。一方面,相比于不具有Intra-NI的A组分子,B组分子的分子能量由于稳定化Intra-NI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由于A/B组分子C-N键断裂后具有几乎相同的分子碎片,因此每一对同分异构体均具有相近的Etot(F)。因此,在A/B两组分子中,每一对同分异构体的BDE差值(∆BDE)与分子能量的差值(∆E(M))几乎相等。图2b展示了在~1 eV范围内∆E(M)与∆BDE之间优异的负线性关系(R2 = 0.985)。

图2. a-b) A/B两组同分异构体分子的BDE, E(M), Etot(F)示意图 (a) 及∆BDE与∆E(M)间的定量关系(b);c) 分子B1, B2, B4, B6的F-SAPT分析。

进一步地,研究人员通过functional-group partitioned symmetry-adapted perturbation theory (F-SAPT)分析探究了稳定化Intra-NI的来源。F-SAPT分析将Intra-NI分解为静电相互作用(EEle)、电子排斥相互作用(EExc)、诱导相互作用(EInd)以及色散相互作用(EDis)。如图2c所示,分子B1咔唑与叔丁基之间的EExc大于EDis,因此分子B1的C-N键BDE相比于9-PhCz有所降低。与之相反,分子B2中相对更大的吸引作用的EInd与EDis,使分子更加稳定,从而提升了C-N键BDE。在分子B4和B6中,排斥作用的EExc与吸引作用的EDis几乎相互抵消,吸引作用的EEle与EInd使BDE进一步提升。F-SAPT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邻位基团间的排斥相互作用(EExc)会使分子BDE降低,但只要基团间的吸引相互作用(如EDis)足够大,就可以抵消排斥作用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显著提升BDE,这些稳定化的Intra-NI越强,分子BDE提升越大

【利用Intra-NI设计鲁棒性纯蓝TADF材料】

上述理论研究阐明了Intra-NI对分子BDE的调控作用,结合Intra-NI对OLED分子光物理性质的影响,基于目前文献报道中具有最好“长寿基因”的蓝光TADF分子,4TCzBN和5TCzBN,研究人员通过调控Intra-NI精准弥补了这两个分子的短板,设计了新的纯蓝光TADF材料4TDTBN(图3a,b)。一方面,相比于4TCzBN,4TDTBN通过在氰基对位的活泼位点引入3,5-二叔丁基苯基消除“弱点”的同时增强了Intra-NI,保持了高的C-N键BDE。同时,3,5-二叔丁基苯基的引入增强了分子刚性、降低了材料延迟寿命、抑制了材料在薄膜下的红移及发光猝灭等(图3c,d)。另一方面,相比于5TCzBN,4TDTBN除了表现出提升的C-N键BDE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将5TCzBN中的叔丁基咔唑替换为3,5-二叔丁基苯基,其发光大幅蓝移,溶液中的CIEy值从5TCzBN的0.31蓝移至纯蓝发光区域的0.18。

图3. a-b) 4TCzBN, 4TDTBN, 5TCzBN的分子结构、发光波长、C-N键BDE (a) 及IGM图 (b);c-d) 4TCzBN与4TDTBN的溶液、薄膜PL光谱 (c) 以及薄膜瞬态PL光谱 (d)。

【纯蓝光TADF-OLED及深蓝光TSF-OLED】

最后,为了验证4TDTBN的优异性能,研究人员构建了纯蓝光TADF-OLED及深蓝光TSF-OLED器件(图4a)。器件均展现出高的EQE(>25%)及长的器件寿命(图4b)。基于4TDTBN的TADF-OLED实现了CIEy = 0.16、LT80@ 500 cd m-2 = 109 h的纯蓝发光,是目前文献报道中寿命最长的底发光纯蓝光TADF-OLED图4c)。4TDTBN长的器件寿命可以归因于其高的BDE及优良的“长寿基因”、短的延迟寿命以及通过3,5-二叔丁基苯基的引入被很好保护的前线轨道结构。值得注意的是,“长寿基因”BDE-ET1与器件寿命对数值之间的正线性关系同样适用于4TDTBN的TADF-OLED器件(图4d),进一步证明了通过“长寿基因”BDE-ET1来描述材料本征稳定性和器件寿命的普适性

图4. a-b) 基于4TCzBN和4TDTBN的OLED器件结构(a)及性能(b);c) 稳定高效底发射蓝光TADF-OLED的CIE–器件寿命图;d) 蓝光TADF材料“长寿基因”BDE-ET1与器件寿命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关系。

小结

聚焦于十分重要但长期被忽视的Intra-NI对OLED分子的BDE及材料本征稳定性的综合影响,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π-π、C-H⋯π、H⋯H等协同的Intra-NI能精准调控并大幅提高C-N键BDE约0.7 eV。异构体能量计算、F-SAPT分析等手段阐明了Intra-NI是通过大幅稳定分子能量来提升BDE的,其中通常被忽视的色散吸引相互作用十分关键。基于理论研究结果,新设计的蓝光TADF材料实现了文献报道中寿命最长的底发光纯蓝光TADF-OLED。该工作为解决高效蓝光材料稳定性差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有助于加快高效稳定蓝光OLED材料的高通量筛选和理性设计。

以上研究揭开了OLED材料稳定性研究中一个有趣的“盲点”:由于对Intra-NI中色散吸引作用的长期忽视和低估,研究者们下意识认为大的邻位基团会降低分子的BDE及材料本征稳定性。本研究之后,许多已报道的OLED材料中BDE对材料本征稳定性及器件寿命的关键作用值得被重新评估。另一方面,由于Intra-NI几乎存在于所有分子片段中,该研究为使用具有不同电子性质的取代基以同时提高BDE并自由调节材料的光物理性质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除了TADF材料外,Intra-NI广泛存在于荧光、磷光以及主体等其它有机光电材料中,表明了在各类有机功能材料中Intra-NI可能均具有靶向调节和提升材料性能的巨大潜力。

--检测服务--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7882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