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很多科学研究和商业上的奇闻异事都强调成功企业家早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创业是一个过程,中间有许多关键事件,若能在这些节点得到贵人的
雪中送碳
,无疑对创业成功有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环境中,创业者如何寻求外部帮助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他们是否有着特定的策略,是认准一个人,白首不相离的一直请求帮助,还是选择广交朋友,请求不同的人帮助?但是一直以来相关数据较为缺乏,特别是关于创业初期关键事件、不同的阶段的帮助者网络及对最后成功影响的相关数据。
Burt与Opper合作分析了中国企业家创业初期关键事件中求助的关系人对随后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得出了四个主要结论:与事件关系人的关系对企业是否成功有着显著影响;关键事件的实质不如企业家对其关键性的主观判断重要;家庭支持往往发生在创业初期,但创业初期的关系人更多的确是家庭之外的熟人;在企业创始事件和第一次关键事件中,向不同关系人请求帮助的企业家,其随后的企业绩效更好。
与上一篇文章一样,作者基于事件定名法这一更加详细的测量方法,测量了事件关系人(即创业关键事件中提供帮助的人)的相关情况。汪潇博士在上一篇评述文章中将其称为
隐形网络
。作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企业家创业过程中的社会网络关系。问卷中,会让被访者回忆创业中的关键事件,在我看来,这利用了
锚定效应
,使得被访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两位作者获得了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地约700名企业家的相关数据,包括现在和过去重大事件中的帮助者网络。提名法的上限是6名,包括每个人间的关系及相关属性数据。文中提供了非常详细的问卷,大家可以参考。按照内容来分,这些事件可以分为:企业创立、供应商相关、顾客相关、财务相关、外部关系相关和管理技术问题。值得一提的是,Burt是定名法的支持者,其早在上世纪美国一般社会调查(GSS)中就采取了定名法的方法。林南则采取的是定位法,直接测量关系人提供的帮助的具体内容是信息还是人情。两人2013年在西安举办的INSNA国际网络分析大会上关于两种方法的优劣有着精彩的讨论。
根据这些数据,他们发现
在事件关系人方面:
(1)
现在的重要联系人和历史重要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有很大不同,企业家提及的现在的联系人中大约只有一半在过去的重大事件中也被提及,企业家对事件关系人的信任和亲密程度都更高。
(2)
在企业创立时期,三分之一的关系人为家庭成员,企业家对创立期关系人的信任和亲密程度在历次事件中都是最高的。而在之后的关键事件中,关系人的联系强度(信任和亲密程度)呈现下降趋势。logit回归结果显示,亲属或非亲属关系并不是一个好的预测指标,认识时间的长短是更好的指标,创立初期求助的多是认识时间长的亲友。所谓苟富贵,勿相忘,这些帮助者现在还经常与企业家见面,但远离企业家现在的圈子。作者认为,初期很多企业家没有求助于家庭成员是为了在不确定制度环境下降低整个家庭风险。这是在面临机会和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体的一种
风险规避策略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鲜见,在改革开放后的下海潮中,许多家庭都是一方创业,另一方继续留在体制内工作。
(3)
作者依据关系性质、事件类别等属性,按照关系的正向-负向和个人-工作,将这些关系人分成四类:亲密、信任和互惠的关系圈,这个就是一般研究中所说的guanxi ties;包含企业雇员的正向工作联系;感情距离远、认识时间长、不太信任的的联系,一般是惹麻烦的员工或合作者;在企业外部的不太亲密的个人联系。
在事件关系人和信任方面:(1)Coleman
(1988)提出了闭合网络中违约的成本很高,能够产生信任,指出了网络封闭性的优势。该理论和Burt的结构洞理论间具有理论张力,是不少研究关注的重点。本篇文章中,Burt他们发现企业家对事件关系人的信任非常高,中国情境下关系带来的信任并不是来自于网络结构的闭合,而是来自关系本身。这一发现强调了关系的独特性质,阐明了结构仅是网络信任的一个来源。
(2)
相对于其他事件,企业家对初创时提供帮助的关系人的信任更高。
在事件关系人和商业成功的关系方面:
作为结构洞理论的提出者,Burt和合作者当然检验了个体网结构和商业成功方面的关系。简单来说,
结构洞理论
讲的是你朋友间的联系越少,对你越有利,你具有控制优势和信息优势。
Burt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信息优势,即开放网络未行动者提供了更及时的和更广泛异质性的信息,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诞生
good ideas
。
(1)
他们发现与西方一样,大规模的开放网络有利于创业成功(使用雇员、销售额和专利测量),这论证了结构洞理论在东西方的普适性。
结构洞理论
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在实证中对企业的绩效并不一致。
Ahuja
(2000)曾指出,这种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企业所处的情境和企业目标的差异,封闭性的网络结构适合某些环境和企业目标。
(2)
但是当去掉事件关系人,仅使用现有联系人网络,会发现网络结构与成功间的关系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作者分析表明,这是因为现在的联系人网络过于紧密,降低了网络的开放性。
(3)
再次重申网络多样性的重要性。每一次事件中,若企业家的关键关系人和之前事件中的不同,那么其网络限制越少,企业的绩效越好。也就是说,那些随着时间推移,在不同事件中寻求不同人帮助的企业家,他们的企业绩效会更好。特别是在第一次关键事件中,向与创始事件关系人联系紧密的其他关系人求助的企业家,其企业绩效表现更好。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样的企业家在创始核心关系网中有两个以上的多个支持者,能提供持续的帮助,即企业家网络的资源含量更为丰富。
作者也认为,这些结论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这篇文章为未来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和事件定名法这一基本题器,期待更多有意思的相关研究的出现,更好的解释中国情境下关系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本土管理。
* Burt and Opper, Early Network Events in the Later Success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 - MOR 2017
*
原文
发表于MOR(组织管理研究)公众号 ,本文有删改。
By 杨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