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和再融资的有趣问答(三)
郑文才
32.问:“拟IPO企业,若信息披露存在问题或瑕疵,会不会影响最后的上市命运?”
答:
IPO过程中,信息披露当然要真实(不说假话)、准确(不说误导性陈述的话)、完整(不要重大遗漏),特别是真实性很受关注,不要虚假陈述。现在一个注册制项目上市,要通过很多关,包括券商、会计师、律师这三个主体的三道关,还有证监局上市辅导验收、交易所两位预审员及相关内部流程、5位上市委员会委员、证监会注册环节的把控,审核过程中还可能有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还要加上媒体记者、竞争对手(举报信)、以前离职的员工(举报信)等主体帮着把关项目。
33.问:“我们公司利润规模现在不大,但比较规范,业务比较简单,IPO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
新皮鞋,袜子就要厚一些,省得磨到肉;若对ABS资产风险没把握的话,次级就厚一些;若觉得考60分危险,考卷复核(检查)容易核出个59分,那就考个70分以上呗,离及格线远一点。不管是投资者,还是监管部门,肯定是很关注风险,以及发行人是否满足发行上市条件。具体以监管部门的意见为准。
34.问:“项目承做的过程中,若发现点小问题,中介机构一般会怎么处理,简单放过,还是要保持警觉性?”
答:
相关中介机构对于风险,还是会及早预警,保持警觉性的,说不定小问题背后藏着大问题。例如,几条反常的银行流水背后,可能背后就有很多的故事。我前几天跟三位朋友吃饭,每个人上来了一份“娃娃菜焖鱼胶”,我喝了一口小汤,有我不喜欢的味道(也可能是异味),就放边上不吃了,我以为是本身就是这个味道。次日,朋友拉肚子恶心,才知那个菜没有煮熟,所以才有那股异味,可惜我当时没有警觉到,并及时跟另三位朋友预警。所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丧失警觉性,若是专业的吃货,肯定能发现问题的。
35.问:“有的发行人,会先请规模小一些或要求不严的A会计师事务所先打扫一下,等A所审完之后,再请比较大的B所入场,这样的做法合适吗?”
答:
A会计师事务所审出来的财务报告,B会计师事务所不一定认,因为可能越弄越乱,B所可能更不好下手;最好是会计师、券商、律师等中介机构三方一起合作启动IPO计划,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做手术时,先请个实习生来划个大口子,后面再叫老医生来处理,不见得是个好组合。个人意见。
36.问:“现在注册制的IPO,回复的时间较短,中止的理由又较少,如何节省时间?”
答:
纵览过往很多项目IPO的反馈意见,基本上能预见到审核员会问的问题的主要方向,例如收入的真实性,成本的真实性,利润的真实性,研发投入的构成,等等,很多问题还是风险导向。入场这么久的中介机构,基本上也能预见到会有哪一些会反馈问题,针对IPO的反馈意见,可以适当“押一点题”,提前做一些准备,开始着手准备一些问题的回答,毕竟有20个工作日(静默期时间)。个人意见。
37.问:“未来中介机构接项目的思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
一是像投资一样接IPO项目,中介机构不会什么项目都接,小项目的命运可能是被并购,被并购可能也挺好的;二是中介的法律责任越来越大,通过尽调之后,发行人仍然有隐瞒的,就会埋雷,发行人高管的品行也要成为重要考量的内容;中介机构要承担连带责任之事,会让大家精神更为紧张;三是董事长等人银行流水有一些解释不了的,若关系重大,也会让中介机构很慎重。个人意见。
38.问:“您听到过什么比较离奇的IPO故事?”
答:
我曾听说市场上有一个例子,董事长个人和他的司机,有上亿元的流水往来,这背后还不知会有多少体外业务、代持等故事,若解释不清楚,上市的事很可能就危险了。
39.问:“项目上会前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
答:
发行人和保代对项目基本上有充分的了解,但是了解企业跟表达清楚这是两回事儿,所以一般在上会前会进行适当的模拟,把情况讲得更清楚,因为坐在那里听着的委员对公司的了解不一定有那么全面,所以要把公司讲清楚,就得从一个旁观者或者第三者的角度去听这个公司的情况,让这个旁观者或者第三者能听得清楚、听得懂。IPO审核有一些本然的逻辑思维方式,有一定的思维框架,相关的问题回答要落在这个框架里面,要顺着这个逻辑思维方式去把问题讲清楚。很多发行人他不一定能回答得到位,例如往往会花大篇幅陈述公司辉煌的历史,而没有直接回答到问题的点上。个人意见。
40.问:“有的董事长担心公司上市成功之后,相关的高管团队奋斗意志会削弱,也担心募集资金使用的问题。你怎么看?”
答:
《反脆弱》一书里说:历史记录表明,对社会来说我们越富有就越难量入为出,富足比贫困更难对付。这是企业上市之后的新课题。
(成稿于深圳•福田
)
免责声明:
本文纯属茶余饭后之作,逗逼之乐,仅代表个人意见,若有出入,以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意见为准,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经同意后方可转载,同时请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尤其是署名权。(
若转载本文,请将免责声明完整带上,谢谢!
)
欢迎关注:
股债稻草人
联系作者:[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关于作者:
正闻菜(郑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