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
51好读  ›  专栏  ›  麦子熟了

31岁美女博主直播冻卵,不结婚只想生个孩子有多难?

麦子熟了  · 公众号  · 美文  · 2020-03-02 21:00

正文



冻卵,被称做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巢逐渐衰老,卵子的数量和质量每况愈下,不孕率、流产率、畸形胎儿风险都会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冻卵技术由此诞生。


冻卵进入大众视野是因为徐静蕾。早年间,在接受鲁豫采访时,徐静蕾坦言自己去美国进行了冻卵,她说:「(冻卵)这事太省事了,没有做什么就可以留下那么宝贵的东西,为什么不多做两次呢?」


图片来自《鲁豫有约》


二这些年来,陆续有单身女性被拒绝冻卵的报道见诸于媒体。


自2019年全国首例「冻卵案」开始,大批为单身女性声援的舆论不断扩散开来,冻卵显然已经不是一个小众需求。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当国内政策越限越紧,出境「辅助生殖」市场则变得越来越热,由技术推动的消费升级大潮,也来源于个体对生命繁殖认知的彻底改变。


正是因为认识到冻卵的「好处」,越来越多的女性想要购买这颗「后悔药」,她们之中有的未找到合适的伴侣,有的未做好生育准备,有的卵巢功能不佳…


而冻卵的背后,其实满含着当代女性对于生养后代的责任与爱。


冻卵,又称为「雪藏卵子」
图片来自网络



31岁美女博主直播冻卵:

「趁着自己年轻,存下希望的种子。


猫力是微博上知名的旅游博主,今年31岁。在2019年,她在微博上直播了自己冻卵的全过程。

「有男朋友,为什么还去冻卵?」面对粉丝的疑问,她回答, 「我想做妈妈,但不是现在。

猫力molly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大约2年前,猫力就常常被催婚、催生,她也常常考虑生育的问题:


「在未来的小孩到达之前,我要尽力去达到一个母亲的标准,包括经济方面,以及如何了解小孩的需求、沟通、做好榜样,还包括如何与伴侣沟通合作等等。」


她想做好一切准备再迎接小孩,但是卵巢不等人,25岁-30岁才是最佳的生育年龄,等她准备好后为时已晚。


正是出于对未来孩子的负责,她想去冻卵。「趁着自己年轻,存下希望的种子。」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当她向父母、男友表明想法后,他们都不能理解,甚至极力反对。猫力整整花了2年的时间来说服家人、男友。


在说服这件事情上,她就费了极大的精力,一开始,她对父母说,「我完全不想要孩子」,然后慢慢过渡到「我可以领养孩子」,最后告诉父母「我可以冻卵」。这样慢慢降低父母的心理预期后,她终于取得了「理解」。


于是,她的「冻卵之旅」终于成行。


取卵前,女性需要服用、注射促排卵药物,才能使多个卵泡提前发育。猫力先是在上海医院做B超,把报告发给美国医生,随后医生再根据她的实际情况配药,由猫力自己按时打针。


每天早上9点,她都要为自己打针
猫力每天按时给自己打针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除此之外,为了使卵巢维持最佳状态,以排出最佳的卵子,取卵前3个月,她每天12点前准时睡觉,去健身房里跑步、健身,维持半小时的有氧运动。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猫力称卵子为「蛋」
为了「蛋」她坚持跑步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甚至,她已经为以后养育宝宝做准备,她细心地留意周边的家长和孩子的沟通。


在河边跑步时,猫力遇到一对父女,女儿很想做一件事,但爸爸不同意。爸爸拿着棒棒糖引诱女儿去他想让孩子去的地方,却无视女儿的真实需求。猫力觉得,「这样是不对的,我不想成为这样的妈妈。在育儿上,她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经过数周药物促排,猫力的卵巢左右两侧的卵泡,加起来一共有30多颗,数量上已符合手术要求。


她便结束了上海的治疗,来到美国为最终的取卵手术做准备。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到了美国,猫力既兴奋又焦虑,她进行了抽血、B超、术前体检等一系列检查。


在B超的屏幕上,她看到了还未成形的卵子,喜不自禁,「别人第一次看B超是看宝宝,我是看还没有成形的卵子。」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经过三个月的前期准备,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取卵。医生在B超引导下,把一根长长的针刺入阴道,穿到卵巢内,把卵泡中包含着卵子的卵泡吸出来。


图片来自@秒拍


手术约半小时,因为打了麻药
猫力未感到身体上的疼痛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手术很成功,医生从猫力体内成功取出了17颗卵子,其中能冷冻的优质卵子有8颗,最后能成功「解冻」成为受精卵并能让她怀孕的大概只有2颗。


这些卵子将被冷冻到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罐中。在那里它们将进入「休眠」状态,停止新陈代谢,直到有一天,猫力做好生育准备时,再将它们取出来解冻。


冷冻卵子的液氮罐
图片来自BILIBILI


尽管只有2颗或将称为未来的宝宝,猫力已经很满足了,她觉得,当孩子还是一个「蛋」的时候,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


「冻卵」Vlog发布后,许多网友点赞,还留言说「感同身受」,「内心触动很大」,「加油,你以后肯定是一个好妈妈。」


图片来自@猫力molly





为了抓住卵子的黄金期

她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像猫力一样,想在未来成为一名好妈妈的还有31岁的徐枣枣。她是个新媒体从业者,北漂多年。


徐枣枣(右边一)接受媒体采访
图片来自风视频


在她30岁时,她有一些焦虑,她能明显感受到新陈代谢变慢,开始发福。


而在那个阶段,她没有男朋友,事业又到了上升期,为了给自己一个「生娃保险」,曾经听说过「冻卵」的她于是萌生了冻卵的念头。


她咨询了医疗中介,去美国冻卵的价格是10-20万人民币,「对我来说突然拿出那么多钱,不那么现实。」


图片来自中新社


之后,徐枣枣找到一条资讯:专家评估,国内冻的成本大概是2万元。


于是,她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咨询冻卵,并进行了身体检查,检查结果符合冻卵条件,正当徐枣枣高兴之时,医生问了一句「你现在是已婚吗?」


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得知徐枣枣未婚后,女大夫立马拒绝了徐枣枣的冻卵要求,「国内不支持未婚女性冻卵。」女大夫还劝说道:「你要不结婚吧?赶紧生孩子。」


「未婚男生可以去进行精子冷冻,女生却不允许冷冻卵子。我想在卵子黄金时期留一个保障,为什么不行?」徐枣枣感到很气愤。


她说:「女性自主选择的权力被自然取消掉了,这个事我是不同意的。」


卵子模拟图
图片来自@凤凰网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以侵犯「一般人格权」(其中包含生育权,即生育的自由选择权,以及自由选择生育方式的权利)的案由把医院告上了法庭。


律师告诉徐枣枣,胜诉的把握不大,但是徐枣枣还是坚持上诉。开庭之前,她还给人大代表寄了63封信,都没有收到回复。


2019年12月23日,「冻卵案」开庭了。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庭前,许多媒体来到了现场。在媒体前,徐枣枣觉得 「我有一种和单身女性或者有生育意愿的女性站在一起的感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