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典学研究
《古典学研究》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促进我国学界对中西方历代经典的再认识,臻进中西方的古典文明互鉴,力求贯通文史哲和古典语文学,研究并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一屏文:打吗?不打可不看|跟宇宙结婚 ·  3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日常唠叨:上饿了么搜【跟宇宙结婚】领红包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学研究

特稿|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何建?谁来建?如何建?

古典学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1-29 08:55

正文


11月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发来贺信。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宣布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正式成立。这一“设立在雅典”“专门致力于古典文明研究”的“高级别”学术研究机构,立刻成为与会中外专家学者谈论以及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

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是践行习近平主席的全球文明倡议、落实中希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的战略举措。为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回答这一研究机构“为何建”“谁来建”“如何建”等外界关心的关键问题,本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姚枝仲、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首任院长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负责人贺方婴。

受访者一致认为,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为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建院之基、兴院之魂。学术界应以此为重要契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努力打造古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力量。



1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中指出,中希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如何在进一步深化古典学研究、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刘作奎: 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给予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重要定位、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即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高层次、高级别的涉古典文明研究的平台和机构。它主要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路径,以古典学、考古学、历史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学科融合来开展综合性研究,积极利用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新技术,通过原创性研究和自主性概念和话语体系的确立和分析来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涵养和壮大中华文明。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研究院为载体,以我为主,用中华文明、中华思想重新审视世界文明,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导的自主的古典学知识体系,给予中国古典学更加清晰和鲜明的学术定位;二是要用学术方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是简单追求与西方接轨,努力构建视野更开阔、更体现世界文明真相的世界古典学研究体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平等交流互鉴中不断汲取世界古典文明智慧,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为创造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提供学术支撑,推动中华文明不断成长和升华,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古典学研究智慧。

张志强: 在欧洲文明的腹地希腊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首要任务是传播好中国文明故事,把中国文明道理讲述出去。同时,要做好中国文明与希腊文明、欧洲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在讲好中国文明故事的前提下,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这是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功能定位。

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不仅要把中国文明的道理传播出去,还要建立起研究数据和信息的交流平台,这样能够吸引欧洲和西方古典学界关注、关心中国文明研究,在中国文明研究上形成交流互鉴。另一方面,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文明的研究、中西学者对中国文明的共同研究也可以带动中国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推动文明传承发展,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从古老文明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我们希望把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建成一个世界古典学的交流中心,其关键在于坚持饱满完整的“大古典学”理念而不是局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学,即所有的古老文明都可以有自己的古典研究,都可以在自己的古典研究传统上建立起自己的古典学。成为古典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一个功能定位。应该丰富古典学研究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扩大其学科边界,而不仅仅是把研究对象局限于古希腊古罗马。

贺方婴: 在雅典成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意义极其深远,既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自身的窗口,也是世界文明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这意味着在“两个结合”基础上焕然一新的中华文明将主动参与世界文明的建构,推动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中西文明交流与互鉴,为现代世界注入融汇中西的古典精神,在对话与互鉴中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叙事。我期待未来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能成为国内古典学者与国际古典学界展开全方位对话与合作的平台,各国古典学家们有机会借助这一平台深入到希腊一线考古现场,将文本研究与文明现场的考察结合起来。

作为中国文明的展示窗口,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深耕于西方文明的腹地,致力于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文明互鉴与对话,让东西两大文明在希腊交相辉映,意义深远。作为首个在希腊建立实体研究机构的亚洲国家,研究院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迎”回来。不仅要把自身文明传统的思想精要和文明结晶向希腊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展示,还要融入希腊人民的文化圈和学术圈,向世界展示“学术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包容的中国”。




2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互鉴提供了重要指引,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古典学研究和国际人文交流,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刘作奎: 第一,用好世界古典学大会和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两个新平台。今年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得很成功,产生广泛的影响,期待明年大会再创辉煌,继续扩大文明交流互鉴的网络。积极推动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高质量发展,广泛开展古典学对话、研究合作、人员往来,打造中国古典学研究海外高端平台。通过世界古典学大会和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切实把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推动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合理认知,推动其他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全面、深入、准确的理解。
第二,用好各层次的渠道和载体。借助中希学术机构合作关系、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业务交流关系、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合作网络,积极把文明对话、文明互鉴、文明交流纳入重要的议题范畴,加以推广、传播和研究,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中国文明观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和民主化、破解人类发展难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利用古典学研究这一“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当前,古典学研究在西方世界正日趋衰落。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仅要加强对自身文明的了解,也要加强对世界文明的理解,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要汲取。通过主动搭台、主动构建全球层面古典学的研究,推进经典互译、学术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如中希两大古典文明都富有追求德性、至善、忠道、和谐与共同体的精神,具有克服现代性冲突和夯实多元现代性的时代价值,可以充分发掘。从古典文明找源头,有对比才能互相生发和相互理解,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尊重“他者”,才能形成文明共识,从而在学术层面上加强对全球文明倡议的研究阐释,进而更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3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和原因。

姚枝仲: 雅典作为古希腊文明的中心,对西方思想界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西方文明或思想的起源地。雅典丰富的古迹和考古资源,为研究古希腊时期的思想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此之前,已有19个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在雅典建立了古典文明研究院,其中法国于1846年率先成立了法国雅典学院(École Française d'Athènes)。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随着文化软实力等多方面实力的提升,选择在雅典建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得到了中希两国领导人的支持,并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得以实现。

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第一,是为了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各国更多了解和更好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突出特性。第二,是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推动文明传承发展,促进全球文明对话,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第三,是为了打造古典学研究中国学派,建立古典学研究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4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设立过程?
姚枝仲: 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和希腊领导人重要共识的具体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承建单位。院党组经过慎重研究,提出力争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上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
为了顺利如期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院党组下了很大力气,专门审议承建工作方案,并成立承建工作领导小组,高翔院长亲自担任组长,三位院领导担任副组长,十八家相关院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对承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整个过程中,院党组意志坚定、决策果断,统筹调动全院力量坚强有力,院领导还亲赴雅典一线推动设立进程。在此期间,我们也得到了中宣部、中国外交部、中国驻希腊使馆以及希腊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当高翔院长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上宣布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正式成立时,很多人祝贺我们,说我们完成了一个不可想象的任务。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设立,是因为我们有习近平主席和希腊领导人之间的高层共识,有中国大国地位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底气,因为有中希两国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各院属单位的通力合作。没有这些因素,我们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的。



5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有哪些学术资源优势?

姚枝仲: 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研究要熔铸古今、汇通中外,这对学术积淀要求很高,而这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广泛的学科门类和雄厚的学术实力。考古发掘与研究是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力量。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古代史研究所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所还有专门研究西方古典文明的研究力量,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历史。希腊文化部官员在考察申请资质时,对中国考古博物馆展示的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和我院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印象深刻,对考古学家的研究实力,研究人员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等领域的研究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丰富的学科资源和学术积累为古典文明研究院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谈谈雅典方面的合作机构及合作机制。

姚枝仲: 雅典方面的主要合作机构是希腊文化部,该部门不仅是研究院的审批单位,也是未来合作的重要伙伴。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拥有在希腊进行考古挖掘的资质,可以独立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这些工作需要与希腊文化部打交道。

目前,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还与雅典科学院和希腊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中希两国元首见证下,2019年我院与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中国研究中心。高翔院长2023年9月访问希腊期间,与雅典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雅典科学院和希腊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对研究院的成立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未来,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将进一步与希腊的大学发展合作关系,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已与雅典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此外,研究院还将与已在雅典设立的另外19个国家的古典文明研究院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


7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目前的工作开展情况如何?未来在雅典的工作重点有哪些?期待在哪些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李新伟: 目前,研究院的图书馆和网站建设基本完成。研究院会尽快开展具有国际视野、多学科结合的古典文明研究工作,打造世界古典文明研究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中国学界将首次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开展考古发掘,获得第一手资料,推动对世界古典文明的原创性研究。同时,我们也终于在西方古典文明腹地搭建了汇聚世界各地古典学研究精英的学术交流平台,国际古典学界也因此会听到更多来自中华文明的声音。研究院将致力于组织高水平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大力推动世界不同地区古典文明的研究和交流互鉴。

在公众参与方面,研究院将组织系列学术讲座和线下活动,向学术界及社会公众普及古典文明知识。同时,研究院将把考古图书馆努力建设成为支撑古典文明研究,宣传最新研究成果,传播中华文明的专业图书馆,为驻希腊各国研究人员、希腊当地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学术交流服务和文献信息服务。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相关活动和研究成果,研究院还将创办院刊,立足于中希文明互鉴的学术视野,关注国际古典学研究的前沿话题和研究热点。未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文明的相互理解与借鉴,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要打造古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和中国古典学研究者应如何作为,特别是在理论和方法上实现创新和突破?在古典学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坚守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作奎: 首先是坚持正确学术导向。要全面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作为根本指导和遵循,特别是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精神,才能更好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古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其次是走出书斋,从学术研究与实践的互动中寻找答案。古典学研究不能停留于文本解读,要在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的交互影响中探寻人类精神的深层逻辑。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第一线开展研究,把原创性的一手资料切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方法,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来开展研究。

再次是切实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批判错误思潮,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摒弃和批判文明等级论、文明优越论、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观点。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主张、展示中华文明。

张志强: 我们推动古典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贯彻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精神,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文化。我们研究西方古典文明,不是与西方“接轨”,更不是用西方古典文明来解读中国古典文明,而是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