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科学网 文:聂一丹 温才妃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眼中,做好研究的关键是什么?
你可能会猜:是天赋或是灵感?是勤奋或是毅力?
这群学者告诉你:都不是。
他们甚至会当场“劝退”:如果不够热爱的话,就别在科研上“浪费”时间!
2月29日,由西湖实验室、西湖大学、Science/AAAS联合举办的系列学术研讨会在线上线下双会场召开。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教授Phillip A. Sharp,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生物化学特聘教授Thomas R. Cech,以及在几个月前刚刚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Katalin Karikó
三位“重量级嘉宾”受邀通过视频连线参会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教授Phillip A. Sharp、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Katalin Karikó
“3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研究生时,生物学就已经非常热门,至今仍然如此。”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线下出席会议,和学生一起与诺奖学者对话,“我想,整个RNA生物学领域将继续吸引在座各位这样的年轻学子。”
施一公在线下发言。西湖大学供图
“如果说20世纪下半叶是DNA的世纪,那21世纪就是RNA的世纪。”围绕三位主讲学者的研究领域,研讨会着重探讨了RNA生物学和RNA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而除此之外,关于成长、关于理想、关于未来,也是学生和青年研究者们迫切想和诺奖学者探讨的话题。
对于这些问题,三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方向:热爱与快乐。
学术研讨会现场连线
教授Thomas R. Cech
西湖大学供图
很多人都问过我,做什么是最激动人心的和最成功的?我的回答是,你必须不断地学习,脚踏实地地做一些研究,成为专家,然后再去开辟新的领域。
未来是什么样很难看清,我们唯有去做,使自己变得专业。
我首先要非常感谢Katalin刚刚的梳理。所有那些早期研究,包括很多基础研究,人们只是想了解大自然是如何运作的,但这些研究恰恰成为了后来疾病治疗的关键部分。
我们需要重申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研究是在不考虑特定疾病应用的情况下进行的。
未来,我认为需要在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之间取得平衡。
具体而言,我认为探究更多非编码RNA的功能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
RNA是一个广袤的研究领域,就连纯粹的发现层面,我们都尚未看到它的终点,更不用说它在治疗方面的应用了。因此,RNA仍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RNA研究中产生影响,我认为它可以用来预测RNA结构、RNA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但机器学习需要庞大的训练集,当前RNA的训练集不如蛋白质那么大。
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用于治疗靶点的选择,再针对靶标蛋白设计相应的编码RNA药物。
过去三年来,我一直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同事合作,试图通过基因组序列来预测RNA剪接模式。
已知每条RNA的剪接位置,但是如何使用机器学习来推断RNA剪接信息仍然是个难题,我们正在尝试用算法解析RNA结合蛋白如何指导剪接位点的选择。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但是,具有生物学和算法开发双重背景的研究者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