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呦呦鹿鸣
原创读书号。分享独一无二的资料与不为人知的经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NE文艺生活  ·  已造谣,莫辜负 ... ·  昨天  
洞见  ·  蛇年最好的活法:守家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为啥南方人冬天洗澡还要靠哄?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呦呦鹿鸣

每天一千字:不逼自己一把,还真不知道我们有多优秀

呦呦鹿鸣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21 20:39

正文

常常有人问:鹿鸣君,怎样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我回答总是一句话:坚持每天写一千字,三个月后请再看看。

写作不是“文人”的事情,而是一项基本技能。它意味着信息梳理、总结、输出的能力,如果说,在农业社会这还是一项生存需求之上的能力,那么,在信息社会,写作已经是一项基本生存技能。

它背后是思想,它是一个人的纵深度,也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空间。简单说,不会写作,便没有前途;擅长写作,必先人一步。

比如,丘吉尔,作为首相,领导英国人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还不经意间拿下了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26部、共45卷专著。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相辅相成。

毛泽东主持《湘江评论》时,一个人从头条写到最后一条

毛泽东一边打战,一边写稿,新闻、评论,产量极高,有时一天写三篇,建国后,他很自豪地问新华社的人“你们说,谁是首席记者啊?”回答说:“当然是主席您了!”

哈哈!

我们不谈政治倾向和历史功过,单单是勤奋这一点,就很少有人能超过这两位争议人物。很多人抱怨老天爷不垂青,其实,以大多数人的勤奋程度,还没有达到拼天赋的程度。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格拉德威尔《异类》 

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莫扎特,6岁生日之前,他的音乐家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梁启超。他的一生,发表了1500万字。这些文字直到今天,仍然有重新发表的价值,许多文章仍然振聋发聩!而他实际著述,超过两千万字。要知道,那还是毛笔时代。不仅写作,梁启超是戊戌变法之后几乎每次主要大事件的参与者,包括后来出任部长,无论写作还是实务,都成绩斐然。

回头看今天,由于文化断层,我们没有接上文脉,很缺乏写作能力。很多人感慨:“天,年终总结要1000字,太难了!”

我见过很多简历,真正达到简历应有的“简洁、有力”的,很少很少。很多人沉浸在《华尔街日报是怎样讲故事的》(其实已经比《公文写作速成》厉害多了)这类书里,他们希望寻找捷径,却从来没有想到那些伟大的写作者在写出获奖作品之前做了什么。

怎么办呢?每天坚持写1000字。

坚持到10天,会发现自己脑袋里写空了,以前以为自己一肚子学问、满脑子金点子,落到书面,才发现很多都是不成熟的,而且总量比自己以为的要少得多。人自然而然地惕励起来:得加油呀!

坚持到15天,感觉到补充能量的紧迫感,这时会强迫自己进行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访问,以便获取信息能量。一千字倒逼的力量开始展现。你一定会感慨:百事无成只因懒!

坚持到20天,在极度煎熬之中发现自己的另一面。很多思想在反复推敲下感觉到它的偏移,在纠偏中,将感觉到自己身心端正起来、充实起来,走路将显得更有力,但同时也将发现自己时间远远不够用。

坚持到25天,会发现做减法的紧迫性。很多质量不高的应酬推掉了、发呆无所事事的情况消失了、一些价值不大的工作放弃了、碎片化的阅读减少了,注意力逐渐聚焦。

坚持到30天,将听到内心真正的声音。它将告诉我们,真正有意义又适合我们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答案就在这里。感动也在这里。

我曾尝试过,所以,以上差不多是我的心路历程,因为我的资质一般,所以我相信可以适用于大多数人。

道理大家都懂,比的不过就是谁能真做出来。因此,在这里提一个倡议:每天坚持一千字。当然,因为它实在很难,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怎么办呢?相互督促。前年,我在呦呦鹿鸣做了一个“22天每天阅读分享”的小活动,每个人分享当天阅读的书,打卡,中断一天即踢出群。最后,效果很不错,大多数都坚持下来了。

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复制并升级一下:愿意加入的请加我微信(二维码在文末)。如果人数够,我们建立一个“每天一千字群”。 

1,入群之前,每人预交2000元,一个月后,坚持下来的,将获得2000元返还,并一起决定未坚持下来的那部分人的资金如何支配(奖励或者一个活动项目支出),最后结果将公示。

2, 每人建立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每日写作(内容、形式、领域不限,最好有主题,硬凑也可以,只要求字数),分享信息梳理、搜集和写作的方法,集体推荐优秀作品。

这个世界有很多群,但呦呦鹿鸣的这个群,毫无疑问将是门槛最高的群。它意味着对工作和生活的调整、严格的自律与持之以恒,还意味着思想深度和超级行动力。

今晚,我公司智能化IT中心的负责人陈斌同学对我说了一句话:“不逼自己一把,还真不知道我们有多优秀!”这句话的背景是:陈斌同学在内部会议上说:“今年实现集团办公流程无纸化,如果年底办公流程中还出现纸,我就吃掉它!”对于我们这个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拥有两百多家商场、员工接近2万人、业务繁巨的公司来说,这句话其实是给自己挖一个坑,当我问他是否要公开时,他毅然决然地说了上面这句话。

君子一诺,重千金。

呦呦鹿鸣

点燃火炬、回到故乡

读书、传媒、互联网

鹿鸣君:曾是潇湘晨报记者、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笔、《网络传播》执行主编、无界传媒执行主编,现任职于红星美凯龙互联网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