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这届 10 后,已经开始痛风了 ·  3 天前  
E药经理人  ·  福建中药一哥,靠中产年入100亿,开始失灵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二级预防中规范化随访是β受体阻滞剂规范应用的保障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19 22:10

正文

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二级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药物治疗是其中关键的一环。β受体阻滞剂在心梗后的二级预防中属于基本药物,在应用时需要长期监测患者状态,调整剂量,对医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门诊》杂志特邀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赵仙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胡荣教授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马根山教授共同分享相关经验。

赵仙先:β受体阻滞剂既需遵循指南又应个体化应用

当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在经过PCI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并未结束,后续的二级预防同样至关重要。二级预防内容主要包含了“ABCDE”,其中“B”包含了血压控制与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在二级预防中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一是改善患者预后,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心肌耗血耗氧,改善缺血症状;二是预防心肌重构,减少心衰的发生。最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既要遵循指南,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这也造成了部分医师对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没有足够的信心与经验。根据指南要求,对于没有禁忌证的心梗后患者,应早期、足量并且长期应用。从当前的一些调研项目来看,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中使用率有所上升,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剂量使用不足。指南中要求β受体阻滞剂应用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量,用至最大耐受量则要求医师对患者心率、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如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为例,不同患者的最大耐受量可能在95~190 mg范围内,医师则需要根据患者状态、指标仔细观察并调整剂量。这也对医师管理患者和规范化随访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院开展专病门诊,针对此类患者有专门医师负责,提高了患者管理水平,也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胡荣:了解长期、足量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机理

β受体阻滞剂在心梗后患者的二级预防中,需要遵循长期、足量的原则。无论是各学会指南,或是循证医学证据,都证实了β受体阻滞剂要达到靶剂量或最大耐受量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医师需要了解β受体阻滞剂在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机制。大部分心梗后患者,都存在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兴奋,减少恶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并可防止心室重塑,进一步可以延缓心衰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指南和循证证据,β受体阻滞剂在足量应用的状况下才能充分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患者周转较快,很难在住院期间达到足量应用,这就要求在出院后进行规范化的随访。以我科为例,大部分患者在出院时可调整至95 mg/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这就需要在出院后继续调整至190 mg/d或最大耐受剂量。在患者出院时,我科会给患者发放随诊手册,详细说明患者此次心梗的发病位置、进行的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随访的频次等。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说明β受体阻滞剂加量的原因并非是病情恶化,而是需要用至最大耐受剂量,树立患者信心,提高依从性。



马根山:医护配合加强患者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心肌梗死是由于血管堵塞,导致了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心肌坏死后会纤维化,进一步的发展则是心脏发生重塑,心脏代偿性增大,最终心力衰竭。因此在患者开通血管之后,要继续进行治疗,也就是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在院外进行,对于患者的随访有较高的要求,一要规律,二要规范。我科针对心梗后患者二级预防的随访建立了一系列标准操作流程,有专科专病随访或者是主管医师负责随访,每一位出院的患者都会收到一张就诊卡片,上面详细说明了随访的时间以及随访的注意事项。此外,医护配合同样重要,我们每一个病区都有专门的护士负责患者随访的管理,定期提醒患者,并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生活状态,合理安排随诊时间。二级预防中患者的依从性是难点,很多患者认为在血运重建后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而不能规律服药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通过家庭、社区等多渠道力量来帮助患者更好地预防。


药物治疗是二级预防的重要环节,其中既能改善症状,又可提高预后的β受体阻滞剂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用药。β受体阻滞剂在二级预防时需要长期、足量应用,但在达到靶剂量或最大耐受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自我感觉等状态,循序渐进地调整剂量。而面对患者耐受性不同时,更是要求医师高度负责,在随访时仔细观察,调整至患者最大耐受剂量,使获益最大化。



医师简介


赵仙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担任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疾病防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委员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委员兼第九届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先后负责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基金2项,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文章62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5.047。


胡 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成功治疗了许多难治性病例。同时兼任首都医科大学的教授,进行临床教学工作。已在SCI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20余篇心内科专业文章。


马根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负责人,东南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人才及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组成员、国家发改委药品定价委员、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1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10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



扩展阅读


《ACC/AHA/HRS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指南》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AVNRT是房室结内存在的快慢两条径路间发生折返引起的室上速,其中>60%的患者为女性,心室率为180~200 bpm(心率范围110 bpm~250 bpm)。患者的解剖学基础为房室结内存在快慢两条径路,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可以自发或诱发,很少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多数患者为特发性,不伴器质性心脏病或缺血性损伤。其分为典型的AVNRT,又称慢快型AVNRT,发病率约占所有AVNRT的90%,其折返经慢径的前传,经快径逆传,快径位于Koch三角的顶部。不典型AVNRT的发生率低(10%),包括快慢型及慢慢型两种。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