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无论涨跌都不重要了
还是谈一谈房价。
"根据方案,凡是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人才、绿卡持有人子女等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符合市及所在区积分入学安排学位条件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其监护人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以监护人租赁房屋所在地作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赁合同经登记备案的,都可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学位)就读"。
很多人拿着这个适用范围做文章,说,
这根本没有影响嘛,还是要求本市户籍,这根本隔靴搔痒,房价永远涨。
房价涨不涨,暂且放在一边。我请大家回忆一下雄安新区的政策,当时雄安新区甫一成立,我就写了篇分析文章,半天之内达到数十万阅读量,但是很可惜,这篇文章只存活了半天,现在只能在我的付费专栏《上升之道》里看见。
雄安新区一个特殊的政策就是,
未来雄安的房子不能买卖,只能租赁。
今年7月,还有一件事,上海市国土局官网发布了两宗地块的挂牌出让公告。这两宗地块的土地用途均为租赁住房,也就是说
所建物业只能用于出租,而不得出售。要求竞得人须100%自持70年
,这也是上海在全国首次推出租赁住房用地。
雄安新区对应北京,北京行动了,上海行动了,广州也行动了,还有深圳,深圳一直走在改革前列,行动更早,北上广深都动了,这绝对不是孤立的行动。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概念,房子是刚需,丈母娘推高了房价。
很多人把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泡沫归咎于政府和房地产商的合谋,可是请大家自问一下,如果没有那些每个新楼盘开盘汹涌的人潮,没有买买买的普通大众,房价能是今天这样吗?
雪崩的时候每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所以房价到了今天,政府、房地产商、群众,都有责任。
谁说租的房子不能结婚?谁说房子一定要买?
长期以来,中国的租房者无人权,还记得《欢乐颂》里樊胜美那三个租房的姑娘吗?曲筱绡在隔壁开party,这三个租房的姑娘打电话给物业,物业根本就不搭理,“要是自己买的房,物业能不管吗?”这是中国租房者的真实写照,租房者要被政府、物业、房东、邻居集体歧视。
更重要的是,房子是跟教育医疗等各项福利绑定的,所以房子必须买,咬着牙,把三代人的钱榨干也要买,这是刚需。
房子过去在中国不仅仅是房子,房子是金融,房子是教育,房子是医疗,房子是一切。
北上广深的行动显示出了中国高层精英的决心,会持续增加房子的租赁供给,而且相信,会不断改善租户的地位。
这只是一个信号,
房子以后将回归居住属性,房子以后将只是房子,兼顾一点投资品属性,以后不再跟其他有的没的挂钩,相信以后还会配套一系列措施,刚需以后不刚了。
这是一个釜底抽薪,这会极大降低自住需求的居民购买欲望。
所以关注房价已经没有意义了,房价的涨跌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房价没有意义了,房价就算还是涨,涨到天上去,对普通家庭而言,自购房都不是必选项了。
有很多人会反驳,租房价值上升了,房租涨了,以后更租不起了,明明还是买房更划算。
你要想的问题,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有了答案,昨天,住建部九部委放出另一个重磅炸弹,
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中提出,(一)培育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二)建设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三)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
这套组合拳透露了中央打压房市的决心,正是通知里的那句话,“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
房价高,房租高,没问题,国家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建立规模化住房企业,而且直接把中介给你踢出去,直接政府接管租赁交易。
更难能可贵的是,
承租人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凭登记备案的住房租赁合同等有关证明材料申领居住证,享受相关公共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非本地户籍承租人按照有关规定申领居住证,
享受义务教育、医疗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
,
各地将全面落实这一要求。
这等于是说,一线的户籍部分放开了,甚至可以推想一下,未来会继续放开。
看到了吧,想靠着租购同权,租金暴涨躺在房子上赚钱的小业主们,面临的将是与企业的竞争,在去除了中介影响之后,在一个更透明的平台上,想要牟利的压力也很大。
但我们先放开房价,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
城市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