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是一张有温度、有力度、有维度、有尺度的报纸。1929年始于南京,后长期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是中国内地创刊时间最早并至今连续出版的一家报纸,日发行量100万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关于大S,大家到底在意难平什么? ·  昨天  
彬彬有理  ·  大S猝然去世:活到最后是慈悲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用永远天真无畏的杉菜送别大S ·  3 天前  
彬彬有理  ·  过年社交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  3 天前  
彬彬有理  ·  活到30岁才知道的女人春节酒局技巧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民晚报

“晓黑板”再创业

新民晚报  · 公众号  ·  · 2025-01-25 21:09

正文


被多所高校包围的文汇路,是松江区大学城的“南京路”。

去年春天,有几个“中年大叔”,在这条路上走了又走,数了又数,盘点出了一张美食地图——这条1.9公里的街上,各式各样的美食店铺差不多有750家,知名的如麦当劳、肯德基、永和大王等连锁品牌,不知名的如各式各样的烤鱼、冒菜、兰州拉面,一家接着一家,挨挨挤挤。年轻人钟爱的饮料店更是扎堆,蜜雪冰城开了4家,瑞幸咖啡开了3家,星巴克开了2家……

盘点来盘点去,几个中年大叔决定,他们也要来掺和一脚。去年4月18日,一家名为“阿狗”的手打手作黑糖珍珠奶茶店,没有任何宣传,悄然出现在街边。一家、两家、三家……过不多久,三家“阿狗”开了出来。




大学生们对“阿狗”的“民间称呼”则是“几个大叔在店里舀奶茶”的店。因为他们总是看到几个不大像老板、又不大像员工的“大叔”,时不时会来店里捣鼓一下。之所以不大像员工,因为他们明显有些笨手笨脚。

“中年大叔”在店里亲力亲为,但和店员比有些笨手笨脚

给这些年轻人再多的想象力,他们也不会想到,早在几年前,在他们的中学时代,他们就可能曾经和这些“大叔”的前一个产品相遇。那个产品大名鼎鼎,叫“晓黑板”,曾是全国最大的家校互动平台,超过70%的上海中小学生用它上网课,传作业,背诵打卡,甚至“晓黑板”一度在师生中成为一个动词。

2022年6月20日,一则堪称“爆炸性”的消息,为这个8岁的app骤然划上终点,“‘晓黑板’官宣:今年8月31日停止服务

“晓黑板”曾是全国最大的家校互动平台,“关服”的消息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晓黑板”创始人卜江和他的团队完全想不到,3年后的自己会从这条窄小喧闹的文汇路上,伴着一锅又一锅翻滚的珍珠,重新起步。

第一家“阿狗奶茶”开在松江大学城的“南京路”文汇路上


没有如果





人生,并没有如果。


就像卜江并不知道,如果当年在“晓黑板”如日中天时选择了将其“出手”,如今的自己是否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或者因此而更快乐一些。毕竟,有人给出的价格一度是:10位数。


但另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是,以他的个性,还在继续折腾。


卜江给自己的定位是“连续创业者”。“晓黑板”不是卜江第一次创业。40多岁时遭遇的变故,20多岁时,也曾遇到。


除去大学毕业在企业市场部工作的6年,他和另外3个好兄弟始终在创业路上闯荡。做过教育培训,甚至一度做得非常红火,投资拿到手软,用卜江的话说,几个人“去外滩那些店买衣服都不用看标牌”“自己都没想明白,怎么就忽然变得有钱了……”当然,也经历过市场忽然“翻脸”,跌落谷底,做啥啥也不行的苦闷。


2014年,随着女儿成为一名小学生,卜江敏锐地发现,不少老师和家长“苦家长群久矣”。一个雨天,孩子奶奶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被群聊淹没的推迟放学通知,在雨中白白站了许久,最后生病了。这推动他着手去设计出一种更为“友好”的软件,提升家校沟通效率。果然,这个产品瞬间触及了很多老师、家长的“痛点”,“晓黑板”的发展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在上海2020、2022年两轮大规模全市中小学在线教育中,“晓黑板”超越了腾讯、阿里两大巨头,在上海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这场和巨头的拼杀,是以耗尽“晓黑板”几乎所有的人力物力为代价的。大家想的是,没事,既然打赢了,再次融资,应该不太难。


然而,“双减”政策重拳出击,整个资本市场从教育行业离场。


作为“集客”平台,“晓黑板”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谈到收益,彼时的“晓黑板” 刚开始涉足教育评估类项目,尚无明确盈利模式。绝境之中,壮士断腕,“晓黑板”首当其冲。


“关掉服务器的那天,甚至我们都还有8000万的用户,200万的日活。”几年过去,坐在“阿狗奶茶”的办公室里,卜江仍清晰地记得那些曾让他骄傲的数字,说起来,却情绪平静。


甚至,随着股权变更,他和创始团队从2021年开始就退出了公司管理层。“关服”的消息,他自己也是从一大早起来手机的1000多条未读消息里得知的。


“我只能告诉大家,我也不知道啊。”卜江说。



长椅“总部”





“阿狗奶茶”的“总部”,位于文汇路最西端的松江大学生双创集聚区。100多平米的办公空间、十几个人的核心团队,规模自然不能和独占写字楼一层楼面的“晓黑板”比,但两面临窗,开阔敞亮。



“阿狗奶茶”对所有门店进行实时远程监管


冬日的稀疏树影投到墙上,无意间有些许东方的意蕴,和这一季的“阿狗”新品“水墨嫩豆腐”相映成趣。“水墨嫩豆腐”以豆花为纸,芝麻酱为“墨”,抹在杯壁内侧形成挂壁效果,写意随性。“我们用的小颗粒单皮芝麻,更香。”经过大半年的“突击”学习,卜江对全新的领域,俨然已经半个行家。


“其实,这个办公室才搬进来没多久,园区的人一开始也是顾客,觉得奶茶好喝,就来问要不要入住。‘阿狗’的第一个‘总部’,你一定想不到在哪。走,我带你去看!”卜江对新民晚报记者说。


文汇路1008弄102号,“阿狗”第一家门店所在地。上街沿上,一个长椅夹在一排助动车和自行车中间。卜江笑道,这里,一度就是“总部旧址”了。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摸清市场,他和伙伴们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要么坐在长椅上开会,要么钻进店铺里琢磨如何优化各工序流程。


“阿狗”的创业路,从垃圾桶旁的这个长椅起步


“老卜,有项目,我们还是一起干。”卜江说,告别“晓黑板”后,创业四人组没散,还加上了新成员,某知名教培行业上市企业前副总裁。他们几乎是完美的搭档——卜江点子多、思路广;一位熟悉茶饮行业;一位擅长渠道开拓和管理;一位是最棒的“大内总管”,方方面面关系处理妥帖;另一位博士则是天生的CEO,有着严重的“公司病”——有一次他们相约去打高尔夫,打着打着,人不见了,他竟然在召集球童们开会,商量怎么样可以让球场运作更高效,把球场老板听得连声称是……


无论是宴宾客、起高楼,还是楼倒人散从头来过,兄弟齐心,给了这群“中年大叔”再拼一把的底气和勇气。


智能硬件、陌生人社交、医患平台、医美、境外电商、儿童运动馆……几年时间,该尝试的领域,该触摸的“风口”,他们几乎试了一个遍,发现创业的环境比起十多年前,要难得多。


“十年前,出发比什么都重要,只管往山上爬,渴了累了还有小卖部。现在……那是爬雪山,没有向导,要戴上氧气瓶,甚至山在哪都看不到,更别提风景了。”卜江形容。


一番摸爬滚打,他们定了三条原则:其一,市场足够大;其二,毛利率不能太低;其三,知识储备不能太高,要能迅速“上牌桌”。他们将目光瞄向了所谓“宇宙的终点”——餐饮行业。咖啡或轻乳茶?头部品牌太强大。水果茶?供应链没有优势。这些几乎很少喝奶茶的“大叔”们发现,最“古早”的珍珠奶茶,反而如今少有人做。在“简单粗暴”地问了100个路人发现“珍珠奶茶”知晓率为100%后,他们决定,就它了!


晓黑板估值到达过十几亿,再次创业,他们选择了单价不到10元的奶茶


起名也是桩令人头疼的事。当年的“晓黑板”自有其内涵——70后80后儿时,教室里通常有块用来布置作业的“小黑板”,网络时代,同样需要在线“小黑板”。


相比之下,“阿狗”的名字随意太多——几个人为新公司名字犯愁时,打开门,正巧一只小狗跑过。


“老话说,名字贱,好养活。”几人都觉得,“阿狗”挺好,特别好记。



“阿狗”奔跑





包里的地图,已经破破烂烂。这是卜江和大成两个人花了大半年时间,逐街逐巷探访的结果——全上海一个个街区分别标注着ABC,代表发展潜力高低。为了降低些油耗,他和太太换了车,把路虎揽胜换成了Mini Cooper。


卜江和兄弟们跑遍上海大街小巷,摸清市场需求

他们发现,上海城郊大有可为。比如,奉贤的人民南路、青浦聚星街等可视作“平替淮海路”,人流多,复购率高。松江大学城,也是在兜兜转转的过程中进入了他们的视野。“阿狗”“10元以下手作奶茶”的定位,非常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不是xx买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没有任何广告,15元2杯的手作黑糖奶茶,在开业当天就成了文汇路爆款——由于接受预定,1200杯奶茶,10分钟抢完;单店单月营业额,38万。

对于这支创业团队来说,首店的爆火,只是爆火而已。要实现一个公司的细水长流,路途漫漫。

从在网络平台“攻城拔寨”转战线下实体经营,卜江对这次转型,用了两个字:魔幻。

真的实在是太魔幻了。他是母校南京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是中欧商学院的创业指导顾问,很长一段时间,在各大教育类、创业类、IT类论坛,他是妥妥的C位发言嘉宾。这些形象,很难和如今那个每天在“阿狗”门店门口,摆开支架、架好摄像头、开启直播,一个人絮絮叨叨的“中年大叔”联系起来。

“阿狗”要拓展门店,除了直营业务,必须要寻找合作商。卜江认为,“直播”是最能找到伙伴的方式。N次创业起起伏伏,没有让他抑郁。直播间的观看人数“0”,却差点让他崩溃。“以前人家要出几千美金的讲课费,来听一节我的课,现在,我拼命讲拼命讲,好一阵,都是0人直播间。”卜江说,刚起步的1个月里。换了20几种开场,讲了各种创业故事,“平均停留时长”还是驻足在0.01秒。有一次,他觉得自己真的扛不住了,在直播间大吼一声,“不许走”“一个都不许走”,没想到,这一吼,“炸”出了回复,“被吓到了”。

卜江每天在店门前坚持直播,风雨无阻

终究,“真实”是商业永恒的生命线。因为“什么都不懂”而真诚,反而成了最大的优势。“潜水”的人群中,渐渐有志同道合者冒了出来。有同样遇到职场困境的企业技术高管,约他线下见面,他说,看到“阿狗”团队如此详尽的分析和复盘,觉得这个团队靠谱,而创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有人在“阿狗”门店附近悄悄观察了一个多月,计算每日客流,提出了合作。有一对姐妹在“阿狗”门店前找到卜江,说她们看好“阿狗”,要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出来投进去,前提是“不能失败”。这被卜江婉拒了。在他看来,如果创业的风险最终会影响正常生活,这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再次出发的滋味,在朋友圈中引起了其他创业者的共鸣


一年不到,60只“阿狗”跑在了大街小巷。数字大小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跑”起来了。2024年新成立的奶茶品牌中,阿狗开店速度排名全国第一。

多年累积的平台管理模式,赋予“阿狗”奶茶不一样的动力——卜江始终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事,所以,他们通过和代运营公司合作,将“阿狗”在抖音、点评、美团等各大外卖平台的虚拟店铺“装修”和推广工作,“外包”了出去,为合作商减轻了负担,降低了“知识门槛,所有的经验都可以“即插即用”;选址等关键步骤,也由公司团队协助完成,为经营者提供专业支撑;每家新店,都要完成8项“新手任务”,其中包括邀请顾客加群成为会员,请顾客收藏打卡,寻找每日营业高峰以调整珍珠出品时间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和顾客聊天。

“做着做着,感觉又回到了老本行,撬动社会资源,做知识性供应链培训,说到底,还是搭一个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