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奋斗前置”的定义,那究竟该怎么做?行动的方向是什么?
在我看来,两个字:专业。
这不是废话么?可是,天底下废话都一样正确,没见几个真能坚持的。
我的微信通讯录里,最近多了一位超级大V:脱不花老师。
名字你可能陌生,但职位说出来就吃鲸了。她是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还有更让你吃鲸(这是年轻人的流行语,我没打错别字)的——
脱不花老师17岁时,父母本打算送她出去留学。要知道在90年代,这种见世面的机会还是相当难得的。但是,脱不花老师想见的世面,不是外国的月亮,偏是腥风血雨的职场。
19岁就当了董事长,进入了企业咨询界,深耕咨询十几年,塑造出不可撼动的咨询界地位。吓不吓人?是不是奋斗前置本人?
后来,罗振宇老师十顾茅庐,才请动脱不花老师出任罗辑思维CEO,才有了后来各种故事,包括去年上千万投资papi酱这事。
当外界为这投资欢呼时,你猜脱不花作为当事人怎么说:
“这是耻辱,说明你没有把精力放在最该干的事情上。”
脱不花老师反对盲目跟风,这跟她自己的人生态度也一致。多数流水线跟随市场大势,批量复制满足短期需求的廉价品,一个季度后就被抛弃遗忘。
少数手艺人跟随内心,几十年精进独门手艺,一日惊艳世人。
其实挺惨的,要跟天性死磕。比如日本的“职人”,刚进门的寿司学徒摊鸡蛋都要学半年。而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都不叫大师,叫“神”。
谁在短期利益前不是个凡夫俗子?这就像演艺圈,为什么那么多演员歌手走红后,再没有好作品,天天录综艺节目。因为来钱快。他们确实把奋斗过程前置了,但是时间短到刚尝到专业的甜头,就砸了饭碗。
这是耻辱。
像是健忘的鱼群,7秒后失忆,只能沦为潮水的奴隶。
持续专业,才能主宰潮水。当别人为风口表象欢呼或哀叹,你要始终关注行业痛点,才能看清是机遇还是该犹豫。
熬住时间,守住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