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孤儿院长大的李经纬,会成为改变家乡的关键人物。
三水,位于佛山西北部,因西江、北江、绥江汇合之地而得名,曾经是有名的粤西穷县。上世纪80年代,这座仅有两条主干道的小县城突然挤满挂着外地牌照的大货车。一路掀起的尘土最终都在健力宝工厂门口沉落。
他们都是来抢健力宝的。
拿货批条是紧俏品,有人不惜花几万块去搞。厂长李经纬也成了大红人。很多人想通过他走后门,其中就包括同在健力宝工作的表弟。他一并拒绝了,还告诉表弟:
请你吃饭可以,但拿货不行
。
故事还得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说起。与奥威尔小说《1984》里描写的窒息不同,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在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一年的的重要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大陆代表团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
这注定是被载入中国历史的一届奥运会:射击队员许海峰摘下中国首金,体操王子李宁以三金两银一铜的成绩,成为那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最令人激动的还是中国女排。顶着“民族英雄”光环的女排姑娘们实现了“三连冠”。这个消息无疑振奋了很多守在电视机、收音机前的中国人。
李经纬干了一件事:把健力宝送到这些姑娘的手中。
命运垂青了他。《东京新闻》的记者注意到中国女排休息期间都喝同一种饮料,便写了报道《靠“魔水”快速进击?》。当时健力宝出产没多久,在国内市场几乎没有销量,这让它显得更加神秘。随团的《羊城晚报》记者很快跟进,刊发报道《“中国魔水”风靡洛杉矶》。
图
:健力宝用奥运会做营销
健力宝火了。这家佛山国营工厂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345万,第二年1650万,第三年1.3亿。
巅峰时期,健力宝贡献了三水50%的税收。
在当地流传的说法是:没有健力宝,公务员都发不出工资。有官员做过统计:三水人每发100元,就有46元来自健力宝。
尝到媒体广告效应甜头的李经纬没有就此止步。
他盯上了更多的体育赛事。比如1987年的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上,除了把健力宝广告刷满在垃圾桶和墙面上,他还安排200多名工作人员穿上印有健力宝logo的服装,向全场8万名观众赠送健力宝,会场彻底成了橙红色的海洋。
类似的营销手段被复制多次后,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没人知道李经纬的这些营销想法从何而来,这位前半生坎坷的国企领导,在1983年才喝上第一口可口可乐,“健力宝”的商标设计来自三水县城的广告公司,后来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的那三个字,
出自热爱书法的哥哥之手
——怎么看都像小地方的草台班子。
但在营销这条路上,李经纬确实展现出了天才般的创造力。表弟曾经评价他“思维基本不受限制,这就是没读书的好处,没有条条框框”。
除了在重大赛事刷脸,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李经纬还是“购买中奖”的创造者。他在1991年推出促销创意:
凡是购买健力宝的消费者,有希望得到最高5万元的奖金——当时普通职员的月薪不过两三百块
。
这在全国引起轰动,骗子也随之而来。2006年上映的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黄渤扮演的骗子还在用易拉罐中奖的招数骗人。
此后几年,李经纬继续风生水起。
他蹭了“美国大选”的热点,拍下时任第一夫人希拉里喝健力宝的照片
,还把这款中国饮料摆上了联合国理事会的会议桌。
到1994年时,10岁的健力宝营业额已超过18亿,位居全国第一,而“您想身体好,请喝健力宝”、“健力宝——让世界尝尝中国的味道”等广告语也成为90年代的关键词。
一批富有野心和创造力的人受到了召唤。
其中包括“太阳神”创始人怀汉新、“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他们一个按照健力宝的包装设计产品,一个模仿了健力宝的广告——宗庆后后来坦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灵感就是从健力宝广告词里偷来的。
在广告轰炸的基础之上,后来者们又开发了更多的营销手段。
宗庆后回忆过自己的地推流程:去某个地方前,先跟当地电台和报社联系,签下广告合同;再去请糖烟酒食品公司的人吃饭,谈拿货事宜。
如果饭桌上没谈妥,他就猫在小旅馆里,冒充消费者给当地的商场、百货、区经销公司一家一家打电话,只问一个问题:你们这里有娃哈哈营养液卖吗?很快,糖烟酒公司的人就该满世界找娃哈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