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对于女生,意味着什么?
文丨芥末微报(ID:jiemoen)
上周母亲节的时候,某平台做了一项调查:
“现在的女孩子,还想生宝宝吗?”
几天内,就收到了上千条留言。其中,有一条让我印象很深刻。
当我看到这一条的时候,真的很想抱抱这位女孩。
我相信,这一定是你考虑很久、不得已的结果,我也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是个好妈妈。
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希望你感到温暖,心怀希望。
其实,像这样被生育问题困扰的女孩子还有很多,
接下来的这些数据,来自女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有她们的无奈,更有她们的期待。
绝大多数女性无生育意愿
截止到5月15日晚,调查共收到有效留言人数2438人。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我国初育年龄1995年为23.49岁,2012年上升到25.78岁。
而2016年平均生育年龄为29.6岁。
因此,25岁,我们需要有一些关于生育的思考。
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女孩子不想或抗拒生育。可以说,当今社会,
年轻女性的主流意识是无意生育或是谨慎生育。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与二胎政策的不断推行形成鲜明反差, 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
很多年轻人都表示:
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现实的压力
(原因为多项选择)
发现大多数女孩子
对于生育问题,都有独立、理性和长远的思考,她们对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有深刻的认知,并对家庭和孩子有非常强的责任感。
而在这些原因中,
物质压力、教育问题和孕育过程是影响她们选择最大的因素。
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不想生不代表不喜欢孩子,相反,她们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但她们要面临的问题太多了,至少现阶段,她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做一个好母亲。
在这些抗拒生育的群体中,有24%的人不想生育,仅想领养,而这24%又以25岁以下的女孩子居多。她们对怀孕和生产已经形成了生理上的恐慌,“恐育”一词被多次提及。
除此之外,生育引起的婆媳矛盾、夫妻矛盾也是她们不想生育的重要顾虑之一。
爱是生育最大的理由
大多数女孩子产生这些困扰,都来自影视剧、新闻报道、以及亲戚朋友的影响。
确实,很多报道在呼吁社会公正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女孩子们的恐慌。可也许,现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残酷,也许,我们比想象中的更强大。
(原因为多项选择)
可以看出,大部分有生育意愿的女孩子,不是没有对未来的担忧,而是伴侣的可靠与家庭的期待战胜了她们的不安全感。
希望你得到最好的爱
孕育有孕育的快乐,丁克有丁克的精彩。
我们不会劝你生或者不生,我们仅希望所有的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希望有更多的人,生不是因为家庭压力的妥协,不生也不是因为社会舆论的恐慌。
希望那些“想生而不敢生”的女孩子们,能因为这些温暖而多一点努力的信心。
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越来越多的温暖。
“希望女性,永远都能得到最好的爱。”
p.s:下面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条留言,8个字、一张图,非常有爱。
作者:大梦,永远18岁,“泥石流”话题研究员。 来源:芥末微报(ID:jiemoen)
————我是“
别忘记点赞”的分割线
————
留言跟鹰叔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