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那天,我原本想睡到自然醒,戴玲却一大早就打来电话。
“
小伊,干什么呢?出来陪我逛街啊。”
听口吻,她像我闺蜜。
其实,她是我嫂子,亲嫂子。
尽管年龄相差5岁,但我和戴玲都是90后,妯娌之间完全没代沟。
那天逛累了,我们找了家卖甜品的小店坐了一会。
戴玲突然从购物袋里拿出一个新款包包说:“刚才见你喜欢,我帮你买了。”
我的眼睛瞬间亮了,嘴上还是客气地说:“很贵的,怎么好意思呢。”
戴玲把包塞到我手里:“咱俩谁跟谁啊,谁有闲钱谁就买呗,对了,婆婆那儿,你去看了没有?”
我说:“敢不去吗?耳根不想清静了?”
戴玲之所以突然这样问,是因为婆婆住院了。
她有糖尿病,血糖一直降不下来,只能住院调理。
我和戴玲最怕这个。
我们都是独生女,结婚后也都是单过。
平日里,生活靠机器,吃饭靠外卖,打扫卫生靠钟点工,让我们去医院陪床,基本指望不上。
所以,我们合计着请了个护工,再隔三差五去看看她,就算尽孝心了。
戴玲说:“婆婆明天就出院了,你去医院接她吗?”
我连忙摆手:“我去不了,单位要加班,有你代表就行了。”
戴玲有点无奈地点点头说:“好吧。”
其实,周日我不加班。
但我
知道,接婆婆出院可是个大工程,光陪笑脸,就能让我面部僵硬。
公公走得早,婆婆独居,见到我们,难免话痨。
每次见面,她都要讲自己一个人如何含辛茹苦,将两个儿子培养成才的老黄历。
老实说,这段经历的确可歌可泣,但听了无数遍,耳朵已经起茧了。
所以,我对婆婆的策略是,能躲就躲。
可没想到,这一次我躲出了大麻烦。
星期天,我“加班”回来,意外发现家里多了一个人。
不用问,当然是婆婆。
原来,婆婆出院后,说什么都不想一个人住了。
我悄悄问唐亮,怎么把妈接来了,长幼有序,应该先去你哥家才对啊。
唐亮说:“还好意思问,你又没去,他们两张嘴,我哪说得过啊?”
我顿时明白了,想起戴玲昨天又送包,又请吃饭,忽然有种中计的感觉。
她肯定早就知道婆婆的心思了!
唐亮那小子在他哥面前说不上话,没有我撑腰,他除了点头不会干别的。
所以,她就来了这招“欲擒故纵”“调虎离山”。
我是个直脾气,压不住心里的火。
便直接给戴玲发微信,说:“嫂子,不带你这样的啊,你是兵法专业的吗?绕这么大弯子设计我。”
戴玲回复:“不是你让我代表你的吗?”
我发了个喷火的表情。
她连忙告饶:“好好好,算我错了;但是小伊,妈都过去了,你就让她先住一段时间吧,行不?嫂子求你了。”
我一向吃软不吃硬,她这样说,我也没脾气了。
再者,婆婆都住进来了,我总不能往外赶吧?
我只好说:“好吧,这事先这样,但不能在这儿长住,过段时间,你得想办法把她接回去。”
戴玲发了个吐舌头的表情,说:“明白,妈也就新鲜几天,住段时间她就想回去了。”
我想,她说的也对,一个独住惯了的人,多半受不了长时间的热闹。
不过,和婆婆相处,真不是件容易事。
两代人的视角,看彼此都觉得是异类。
就比如厨房用纸,婆婆见到的第一眼就惊声尖叫了。
她说:“你家不用抹布的吗?这多浪费啊?唉,败家啊。”
我背过身,深吸一口气,再转过来,赔笑说:“妈,就是偶尔败一下。”
然后,连忙打发唐亮下楼买了三块抹布,摆在厨房显眼位置。
第二个周末,戴玲一大早就来了,带着我最爱的豆奶和生煎。
见我面色不善,她亲热地拉我坐下,问:“还生我气呢?”
我吸着豆奶,嘟囔道:“哪敢啊?”
戴玲从包里拿出一只大信封,说:“这里是一万块钱,就当妈的生活费。”
我吓了一跳,直接问道:“哇,你发财了?一个老太太,哪花得了这么多?”
婆婆正从卧室出来,搭腔道:“你就拿着吧,小戴帮我把房子租出去了,一个月三千块,花不了的话,正好给你和亮子还房贷。”
我“噗”地一口,把豆奶喷出来,拍着桌子对戴玲说:“你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吧,一分钱不花,把妈塞到我这儿!”
戴玲还没说话,就听见身后传来巨大的关门声。
接着,婆婆的哭声从卧室里传出来。
我心里一颤,完了,我这刀子嘴豆腐心,直来直往的性子,闯祸了。
唐亮听见动静,走出来问:“怎么啦?”
我吞吞吐吐地,将事情原委说了一下。
唐亮即刻怒了。
有一种男人,平常温温吞吞,一团和气,可一旦发起火来,就是原子弹爆炸。
唐亮就是这种人。
我也正憋着一肚子火,明明是我被算计了,怎么反过来,都成了我不对?
看着大呼小叫的唐亮,我也跳起来说:“你有本事去冲你哥喊,他年龄比你大,房子比你宽,挣的比你多,妈病了却推给你养;你也就是窝里横,戴玲就在这儿,你和她喊啊!”
可我转过身才发现,戴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溜走了。
那天,婆婆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
我受不了唐亮那张死人脸,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妈妈看见我,有些意外:“呀,你怎么回来了?唐亮呢?”
我委屈地说:“我们吵架了。”
然后,再说不出话来,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妈妈拉着我,安慰了半天,我平复情绪,告诉了她发生的事情。
听完我的哭诉,妈妈说:
“这事是戴玲做的不好,但你也不对,养老人是用公平衡量的吗?
她大儿子不养,你小儿子也不养啊?
良心过得去吗?
我和你爸,没教你这样做人吧?
”
我低着头,半天说不出话。
妈妈说:“洗个脸赶紧回去,给你婆婆道个歉,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别气出毛病,那就作孽了。”
我想想也是,不能光指责戴玲,这件事我也做的不对。
从妈妈家出来后,我直接去了戴玲家。
祸是她惹的,不能便宜了她!
到她家时,已是傍晚,大哥不在,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重的中药味。
戴玲见到我,一脸尴尬,问:“你怎么来了?”
我没好气地反问:“你说呢?”
戴玲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说:“小声点,我爸刚睡着,咱们出去说。”
我这才知道,戴玲也有自己的麻烦事,她父亲做完手术,也刚刚出院,同样要人照顾。
“他们就我一个女儿,我不管谁管呢?”戴玲叹了一口气说。
我说:“你有难处,怎么不直接跟我说呢?”
戴玲道:“你哥不让,他说自己妈病了都没接回家,却把我爸接回来照顾,让你和妈知道了,心里不舒服。”
“这事确实是我办砸了,其实,把妈的房子租出去,真没让她在你家常住的意思,只是,有我爸拖累着,我和你哥经济也不宽裕,所以才鼓动她把房租当生活费,减轻你们的负担;小伊,你放心,等我爸身体好点,我一定把妈接回来。”
我心里五味杂陈,握了握她的手说:“嫂子,
对不起,
都是我不好,我太自私了。”
晚上,戴玲陪我回家。
没想到,我妈也来了,她不放心我的臭脾气,过来看看。
我诚恳地向婆婆道了歉,加上我妈和戴玲一直敲边鼓,婆婆很快消了气。
不过,看到我和戴玲和好如初,她们很是惊讶。
其实,有什么好惊讶的呢?
我和戴玲是同龄人,我们之间没有代沟,特别是这种事情,说开了就好。
没有代沟,
不仅代表我们有相同的喜好习惯,还代表着我们都要面对同样的人生难题。
我和戴玲都是独生女,虽然小时候占尽便宜,但长大了,就要一个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