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人力资源与管理者学习平台,专业、专注。GHR致力于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和组织转型,陪伴中国HR下一个十年的成长。GHR全平台超100万用户关注,目前已为超8000家企业提供过公开课、内训、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通信头条  ·  原中国联通朱可炳任中国盐湖董事长 ·  3 天前  
宛央女子  ·  陈思诚是懂拿捏人性的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申公豹是被毁掉的小镇做题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一个公司快不行了有哪些征兆?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5-20 20:34

正文




直播预告



Power BI的人力资源数字化最佳实践


1、Power BI的使用指南

2、Power BI的数据清洗和建模

3、用Power BI构建人员组织结构数据仪表盘

4、用Power BI构建业务月度的人效指标分析看板


点击按钮,预约直播👇

来 源 | 瞎说职场(ID:HRInsight)
作 者 | Sean Ye

小编按:
在互联网时代,公司崛起迅速,倒下也快;
在即将倒下之前,它有什么征兆呢?
这个问题我会建议大家往前看一点。

不要仅仅看即将倒闭,而要看什么时候公司陷入困境。

即将倒闭的时候,大势已定,公司在自由落体,跟随其中的我们大概率也是要鼻青脸肿的。

这时候,已经晚了。

员工身处公司内看得到诸多征兆,如果能再早一点发现问题,早一点逃离,或许我们就能少受损失。

说一个真事:

我一位做HR的朋友,在某民营知名品牌食品公司工作。

大约1年前,她跑来和我吐槽:

公司突然搞起了“销售文化”,频繁更换中层,换上去的新领导,都是能在短期内销售业绩最好的,但业绩好不等于善于管理。很快公司氛围就乌烟瘴气,好员工纷纷跑路了。

而她多了一个做销售背景的头,天天教做人。

这对专业的HR来说,是很痛苦的。所以不久前,她也辞职了。

原以为这就是大结局,没想到有续集:一个供应商来打听公司搬家去哪里了?原来的办公场所被食药监贴了封条……


潮水什么时候退去

一家企业从巅峰坠落,需要多久?

柯达是10多年,雅虎也顽强抵抗了10来年,诺基亚6年,08年还是出货量全球第一,14年就不得不委身微软了。

国内更不得了,人人网3年,开心网2年,凡客1年,摩拜和ofo差不多5-6个月……


越往互联网时代走,公司崛起的速度更快,作为员工,估计还能体验在风口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快感。

但同时,公司下滑的速度也更快了,但当风口的猪带着惯性砸向地面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大势面前,可能做不到力挽狂澜。

但你是否能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你是否能及时跳下沉船?或者你还以为这是技术性调整?

巴菲特说: 只有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句话对投资人来说,没毛病。

但是对于员工来说,你也一直在水里玩耍,就算看不清谁在裸泳,没准偶尔也会摸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裸泳线索。

有些裸泳,太明显了,大家都能看出来,比如:

  • 工资奖金发不出了(很多小伙伴提到了);
  • 高管离职了(ofo最近走了不少)供应商来堵门了(乐视);
  • 不招新人,开始裁员了(还是乐视);
  • 不择手段省钱了(砍福利,砍培训……);
  • 老板两面三刀说瞎话欺骗员工

有位小伙伴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

一家做区块链的公司,入职就被公司领导建(要)议(求)买了公司的币,他买了,也涨了,就想着卖掉套现,但是发现卖不出去。

接下来几天有一批一批的人来公司找老总,接着财务总监离职了,再接着技术部的几个人才也离职了,他看着苗头不对,也撤了。

是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肯定是崩溃边缘了。

这个时候就算发现,可能也晚了。这头风口的猪已经以自由落体之势,脸朝地俯冲了。

但还有更不显眼的裸泳迹象。


更不显眼的裸泳迹象

1) 销售导向,成本控制


大部分公司,除非你有常人不可及的技术壁垒、或者是政策壁垒,多多少少会销售导向。

不以销售为导向的公司,通常也活不下去。成本控制也是如此,正常公司都有。

但是一个好好的公司突然打了鸡血一样,搞起销售导向或者成本控制,那就非常可疑了。


以我文章开头提到的案例来说,这家公司去年突然出炉了一个奇葩制度:

大区总监和所有中层,只要连续三个月销售排名最后三位,不管什么原因,不管能力如何,统统降级;业绩好的不管管理能力如何,一律高升。

公司业绩不好,需要变革;这很正常。

转型变革中肯定也会有员工被裁、业务紧缩、成本被砍的阵痛。经历过08年金融危机的人都应该有体会,这并不代表公司会垮,也有不少转型成功的案例。

但当公司推出这种鸡血政策,就是向员工传递一个声音:

我要钱,我现在就要。

这种制度的后果是什么?

短视。

屁股决定脑袋,这种制度下的管理者,最远只看三个月。

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客户价值,员工敬业度?不存在的。咱只看收入,如果坑一个客户能保住自己的总监位置,why not?

如果虚报一笔收入,能够帮自己晋升,股东利益受损又与我何干?

于是乎,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这么猴急?自然是缺钱了,而且缺钱缺到了公司已经无法考虑3个月后的事情了。

这是可怕的信号。

当然销售导向的后果不仅会带来短视,还会打乱公司已有的节奏,盲目做大很可能让一家出色的公司走向死亡。

红极一时的凡客就是被自己放卫星玩死的。

凡客的兴衰就在2011年这一年。

年头,陈年大笔一挥,给2010年实现20亿营收的凡客,定了100亿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100亿的目标,凡客一方面在营销上撒钱教育市场,一方面扩大品类,积累库存,什么都卖,甚至是拖把。最终拖垮了凡客的现金流。

陈年查看仓库曾怒吼:谁会上凡客买拖把?

但如果不是你自己大跃进,搞幺蛾子,下属何必搞那么多品类冲业绩?

凡客有怎么会死在淘宝和京东崛起的风口?

2) 狼性文化,粉墨登场


“狼性文化”的公司不少见,但如果原本文化相对宽松人性的企业,突然要转狼性,就很可疑了。

大概2年前吧,巨人网络日子不好过。

于是,史玉柱自己折腾了一出戏:向马爸爸取经,要搞狼性文化,恁死团队里的兔子。落地的政策也是很传统—“末尾淘汰”。


末尾淘汰=狼性文化吗?

狼表示这锅不能背。

看过赵忠祥老师配音的动物世界吗?狼绝对不会抛弃年老、受伤、无法捕猎的狼群成员。

很多所谓的“狼性”——主动加班不要钱,冷看同事遭遇不合理待遇,唯领导马首是瞻——根本和狼没半毛钱关系,这是哈士奇文化好不好。(哈士奇这锅你来背,虽然你其实也不抛弃同类,但是你太二了)

史玉柱当年做《征途》的团队是从盛大收来的,而且这个团队之前做的网游非常扑街,按照史玉柱的定义,这绝壁是个兔子团伙。

怎么到了史玉柱手里,就变成狼了?隔了几年,怎么又变回兔子了?

这是见证奇迹的公司吗?

事实上,当年《征途》之所以能一炮打红,那是要感谢他自己看准了网游成功的战略方向。

他在采访时说过:

他的公司卖脑白金的时候,手下人都在忙着干活,他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玩网游。不是那种每天在办公室里玩2个小时娱乐一下哦,是那种玩得上瘾,8小时外还加班打游戏那种哦。

(嗯,自己就是肥兔子。)

正是他在玩网游时,体会到了人民币玩家的痛点——据他自己说是「原有网游居然不能连杀,得一刀一刀去砍怪」——才能在杀入网游行业时,一炮打响。

很多时候,搞“狼性文化”不是因为有用,而是因为公司失去了方向,陷入了困境。

不能折腾事的时候,就开始折腾人了。

于是乎,强制打卡、强制加班、人事斗争、公司搬迁到郊区等损招都出来了。

对员工来说,这就是一个公司裸泳的征兆。

3) 压力山大,毫无乐趣


当公司进入下滑轨道的时候,员工同样会很挣扎。毕竟没法整事,只好整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以及身边的绝大部分同事们,一年到头都处于一个为了业绩拼死拼活,却可能没法完成业绩的状态。

那这也是一个警钟。

公司处于衰落期,制定了不甚合理的业绩指标,但却没有给员工足够资源,去实现指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