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晒一下小小常新学期都上哪些培训班 ·  9 小时前  
育学园  ·  尿里有泡沫,是因为肾不好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高烧,哭闹,耳朵剧痛!警惕秋冬季节宝宝常见病—中耳炎!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11-05 15:33

正文

周洲说


大家好,我是周洲。

最近秋冬之交,特别想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宝宝的身体。

前几天,同事请假,因为宝宝得了中耳炎。

其实,中耳炎在宝宝的群体中并不少见,而发病最初,也特别容易被忽略。如果不注意及时处理,严重的还会影响宝宝以后的听力。

所以,想利用这篇文章,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如何预防宝宝的中耳炎,以及宝宝得了中耳炎该如何护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



01

四岁的孩子

中耳炎?!


同事说,前天下午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一直嚷着耳朵疼,最开始以为是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不小心压到了耳朵,就没当回事。可是到了晚上临睡前洗脸,孩子对于擦洗耳朵和脖子的地方非常抗拒,还是一直在说耳朵疼。


这下同事着急了,她马上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确认没有发烧,但是直觉上有一种“是不是中耳炎”的猜测。


她立马在微信里问了做儿科大夫的表嫂,表嫂建议观察一下, 如果不发烧,可以用手电筒照一下耳道看有没有红肿的现象,注意不要刻意去清理耳道。 如果剧痛或者发烧就要及时去医院。



同事问宝宝,你是觉得特别痛,还是一点点痛,还是中等痛?


孩子说: 中等痛,还臭臭的 (他把手指头伸到耳朵里了)。


同事说,睡一觉看看要是耳朵还痛,就去找医生帮忙咯~


结果,第二天早晨起床,耳朵还是没好。请假去医院排了老长的队, 最后检查结果果然是中耳炎。


好在没有发烧,是轻微的症状,医生开了滴耳朵的药,叮嘱了用法。回家滴了三天,耳朵的症状就消失了。



02

中耳炎跟年龄无关


在问诊的时候,同事特意问大夫,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得中耳炎?


大夫说,得不得中耳炎其实跟年龄无关。小宝宝得中耳炎非常常见。


近几年来,中耳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这些发病人群多集中于儿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宝宝为什么会患中耳炎呢?


或许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耳道的构造。



耳朵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可以调节耳内的压力,以此保持与大气压的平衡。此外,咽鼓管还有防御、清洁的功能。


秋季日夜温差大,常会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咽鼓管时,耳内往往会形成负压,就会产生耳闷的感觉,所以常有患者感觉耳朵嗡嗡的,听力也没以前好。


除了感冒,鼻炎、鼻窦炎发作,过敏性鼻炎,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儿童腺样体肥大、感染,头颈部放疗等因素也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有下面的表现,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及时就医。


挠耳朵: 孩子在两岁以前是说不清自己哪里疼的,但是他会用行动告诉你,如果他总是不断的抓挠耳朵、揪耳朵、不停的摇头。


哭闹: 如果宝宝突然变得躁动不安、爱哭、夜里常常睡不好觉。


发烧: 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无原因的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


耳朵积水: 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耳朵里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


听力障碍: 由于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因此中耳炎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对声音的反应变差,注意力下降等。



02
中耳炎的危害

中耳炎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造成中耳炎反复发作,这样就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生长。其中,儿童中耳炎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听力功能下降:
中耳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有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

造成语言学习障碍:
婴幼儿时期正是学习语言的萌芽期,如果因听力困难造成语言学习障碍,就如同关上了孩子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一扇窗户,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

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
最让人担心的是出现并发症,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面部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03
如何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预防十分重要,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大大降低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因此,我们该怎样做好中耳炎的预防呢?

1 感冒发烧及时治疗:
感冒会损伤咽鼓管功能,导致液体积聚和病毒繁殖,然后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2 不要让宝宝长时间躺着哭:
宝宝平躺着哭时,眼泪和鼻涕很容易堵在鼻腔和嘴巴,流到耳廓里,滋生细菌,导致耳朵发炎。

婴儿和成人的咽鼓管构造不同,婴儿躺着吞咽或者哭泣,泪水和奶水极易倒流进耳道,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炎症。


3 洗头洗澡时做好防护:
为避免污水流入耳道,在给宝宝洗澡、洗头时,家长应该用手堵住宝宝外耳道口。洗完澡之后,也要用干的毛巾轻轻擦拭耳朵周围,避免有液体流入耳朵引发感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