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幕穿越者
聚焦影视行业,关注产业话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 | 电视剧《今生今世的诺言》演员招募 ·  15 小时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引翼微课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银幕穿越者

《长城》在美国失败了,其实,张艺谋有比13年前更好的机会去做一部全球化的电影

银幕穿越者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2-22 19:56

正文

但《英雄》让人看到了英雄,《长城》让人看到了封闭。

1800 万美元和 2100 万美元,这两个数字是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和《长城》分别于 2004 年和 2017 年在北美上映时的首周末票房成绩。

如果算上通货膨胀的话,《英雄》的票房在今天相当于 2300 多万美元。而且,由于本周一的 2 月 20 日恰好是美国的法定假日总统日,《长城》的 2100 万美元票房还要额外多算上一天。

时隔 13 年,张艺谋再次带着自己的商业大片来到好莱坞,但是这一次,《长城》却没能像当年的《英雄》一样征服北美观众。正如《好莱坞报道者》在评述票房时所写的那样,“考虑到影片成本高达 1.5 亿美元,并且期望成为中美两国观众都能够欣赏的标杆,《长城》是本周上映的电影中最让人失望的。”

当然,这么比较可能显得有些不公平,毕竟 2004 年《英雄》上映时的北美观众可还不像现在这样迷恋超级大片和续集电影。在当年喜剧片《拜见岳父大人 2》和宗教片《耶稣受难记》最终北美票房都能超过《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以及《谍影重重 2》。

但另一方面,今时今日《长城》所具备的发行支持以及宣传上的资源配给,同样是当年的《英雄》所无法比拟的。

尽管北美发行方米拉麦克斯以 1500 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英雄》的发行权,但在档期问题上米拉麦克斯一拖再拖,前后一共 6 次延期。最后还是长期和米拉麦克斯合作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出面向米拉麦克斯施压,才最终得以上映。

由于发行的限制,《英雄》最终仅在北美的 2000 多家影院上映,而上映当年的北美票房冠军《怪物史莱克 2》的影院数则多达 4200 多家。

相比之下,《长城》的际遇要好多了。环球影业作为好莱坞六大,发行能力也远比米拉麦克斯要强悍。最终,《长城》在北美的 3300 多家影院上映,占到了总影院数的四分之三左右。


尽管比在中国上映的时间要晚了两个多月,在全美的营销也没有拉下。《综艺》的监测数据指出,仅在今年 1 月 16 日到 22 日的一周时间内,《长城》的电视广告就在 24 个不同的电视网中播出,广告价值大约 572 万美元,排在当周所有电影的第二位。

不少网站上,都出现了马特·达蒙以及《长城》的海报,而身为主演的马特·达蒙也参加了《艾伦秀》这样的脱口秀节目,为电影做宣传。

而如果将这 13 年间北美整体电影市场的发展考虑在内的话,《长城》的表现就更不尽如人意了。2004 年,北美总票房为 93.8 亿美元,这个数字在 2016 年上升到了 113.7 亿美元。分子变化不大,分母千差万别,你大约能看出其中的差距。

在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中,投入了更多的资源,这似乎说明《长城》理应取得一个比《英雄》更好的成绩。但最终,这样的希望都化为泡影。

这也是另一个《长城》相对《英雄》具备的优势,它理应取得更好的成绩,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在《好莱坞报道者》的文章中,环球影业负责北美发行的总裁 Nick Carpou 这样出面解释道:“美国并不是《长城》主要的市场,而只是整体策略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有趣的说法,因为类似的话在《长城》中国票房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粉丝(不管是不是真的)也这么表达过。


“合作最深入的中美合拍片”、“1.5 亿美元巨额制作”等光环,《长城》一直被宣传成“一场前所未有的试验”。事实上,张艺谋自己也都认为《长城》这部电影都意义重大。

“我还是希望能成功,这样后面能给更多的中国导演,尤其是年轻导演更好的机会。”张艺谋在去年 12 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的话频频见诸各类媒体报道。在他看来,如果《长城》能够获得成功,将会有更多的中美合拍片,也会为更多的中国年轻导演提供机会,让他们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好莱坞的第一次。”张艺谋说。这句话看上去非常发自内心,不禁让人联想到张艺谋 13 年前的《英雄》,只不过当年那部电影的意义被更多人所认可。

在 2002 年以前,中国的本土电影产业并不雄厚。尽管陈凯歌、贾樟柯等导演已经凭借着自身的艺术创造在国际上奠定了一定的位置,但在商业片领域,除了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几乎乏善可陈。而这种对比在 1994 年每年引进十部好莱坞大片之后,显得更加强烈。

张艺谋的《英雄》是用来填补中国电影在“大片”上的缺失的。投资 3000 万美元,集合了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等一批明星,再加上张艺谋特有的美学。不仅中国人认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连《华尔街日报》都认为,《英雄》真正来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之所以把《英雄》和《长城》放在一起两相比较,除了他们都是张艺谋执导的作品以外,还因为两者在各自诞生的时候,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都具备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肩负的期望值也可谓空前。


而在这 13 年间,公众对于张艺谋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拍《英雄》之前,张艺谋的电影以表现动荡年代中的情感或刻画人物坚毅性格而出名,《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是他那时的代表作。“电影导演”是他那时最重要的标签,他的声誉也在不断累加。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身为导演的张艺谋也达到了顶峰。

盛极而衰,此前随着《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上映,批评声音也随之而来。其中,认为张艺谋不再关注现实,而只在乎华丽的美术设计说明张艺谋已经开始堕落。此后,在豆瓣上评分仅为 4.6 分的《三枪拍案惊奇》更是让质疑张艺谋的声音变得更加常见。

尽管张艺谋一直为自己辩解,认为商业电影有商业电影的法则,公众不应该拿艺术电影的标准去评判,但是现在的张艺谋已经不是那个会拍摄《秋菊打官司》的人了。就在《长城》上映之后,甚至有影评人说出“张艺谋已死”的话(只不过它变成了一场扯皮的开端)。


这种复杂的经历,可能也是《长城》片方看中张艺谋的原因。他有调动大制作的能力,也有足够深厚的资历。而在常年运作商业片的过程中,张艺谋也开始逐渐了解到如何和投资人打交道。正如张艺谋在《英雄》上映后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那样,“这次卖萝卜的人提了不少他们卖萝卜的需要,我呢就在种的时候就积极配合。”

但这次,摆在张艺谋面前的任务显然要更加复杂。如果说在《英雄》里,张艺谋只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种萝卜的人,那么到了《长城》这里,张艺谋则有了更多的愿望。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他说:“你做你的套路,我完成你的套路,做一个标准产品,这是第一步。然后我也完成我想做的,用借水行船的方式,来传递我们的文化信息,影响更多全世界的年轻人。”

虽然张艺谋这话说得委婉,也不如王健林要教好莱坞讲故事那般张扬,但你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似乎认为,中国电影到了可以和好莱坞叫板的时候了。

近年来,美国电影市场确实出现了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身影。万达收购了传奇影业,阿里影业投资了斯皮尔伯格的 Amblin Partners。完美世界和环球影业达成了投资协议,博纳影业则通过为电影融资的公司投资了二十世纪福斯的片单,不久前上影集团和华桦传媒又成为了派拉蒙财务上的合作伙伴。似乎中国电影反攻好莱坞的时候到了。


美国人却一点都不买账。不仅票房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而且口碑更是惨不忍睹。在影评人网站 MetaCritic 上,《长城》仅收获 42 分,42 个影评中有 32 个给出了中评或者差评的评价。

烂番茄上的共识影评这样写道,对于一部张艺谋执导,集结了马特·达蒙和威廉·福特一起来打怪兽的电影而言,《长城》的振奋感和娱乐性都不及预期。《好莱坞报道者》的评价更为直接,说《长城》除了是一部套路怪兽片外一无是处。

相比之下,《英雄》的得分则高达 85 分,42 个评分均为好评。《帝国》杂志的影评人 Adam Smith 甚至评论《英雄》是一部比李安的《卧虎藏龙》更好的影片。

如何评价《长城》和《英雄》所获得的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的评价?一部分原因和张艺谋在影片中发挥的作用有关。

回过头来再看张艺谋对于《长城》的发言,“借水行舟”所表达的东西中隐含着张艺谋对于自身定位的变化。

在好莱坞的制片体系当中,导演是需要压抑自己的表达欲望,听从制片厂的指挥和意见,所以才会经常有导演和制片厂创作理念不合而一拍两散。

张艺谋了解这一点:“我们做的事首先是保证它在这个工业体系里的完成度,这也是他们的第一目的,不能说你介入以后完全按你的意思来,把他们最基本的东西推翻了。这样的话就不存在合作了。所以我也是明白,是在完成好莱坞的标准流程之后,再让中国风和中国文化进去,以及自己的东西进去。”

操作《英雄》时的张艺谋反而有更多的主导权。按照彼时张艺谋接受采访时的说法,他一直都想要做一个动作片,自己就先做出来一个剧本。后来,碰到了制片人江志强,是他劝张艺谋把《英雄》做成一个大片。

这其中不是没有妥协。后来《英雄》推出的导演剪辑版片长长达 110 分钟,比大陆公映版本多出了 17 分钟,就是因为发行商要求张艺谋缩减片长。但是整个电影的基调可以说还是张艺谋奠定下来的东西。


《长城》则完全不一样。根据《长城》片方公布的信息,这部电影的创意就是传奇影业的创始人托马斯·图尔在飞机上看到长城以后的突发奇想。怪兽片也是图尔本人一直以来的爱好。张艺谋因此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即使他不接手,也会有其他导演来参与。

张艺谋在电影中的角色不同,才导致了美国人对于《英雄》和《长城》截然不同的观感。对美国人来说,《英雄》更多还是一部张艺谋个人的作者电影,充满了张艺谋式的表达,包括色彩的运用和叙事结构的变化。但《长城》,正如《好莱坞报道者》所评价的那样,就是一部平庸的怪兽电影而已,那些所谓的中国元素,都只是沦为了怪兽下的点缀。

偏爱海外导演的作者电影,而非商业电影,这是美国人一直以来的审美取向。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论起商业电影的成熟度,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超越好莱坞。因此,对于海外电影来说,只有更加私人的、作者性的表达,才能吸引到美国人。

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电影在北美发行的结果就证明了这一点。《煎饼侠》登陆美国影院后,首周末仅获得了 42 万美元,而且《煎饼侠》海外发行上映的 15 家影院,有 13 家来自《煎饼侠》投资方万达旗下的 AMC 院线。《美人鱼》在美国 300 多万美元的成绩也只是平平,他们最大的受众,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在美国的华人。

从票房成绩上看,《卧虎藏龙》、《英雄》以及《霍元甲》是排名前三位的华语电影,功夫、武侠这些中国传统元素仍是最吸引美国人的东西。张艺谋个人美学充分展现的《十面埋伏》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也跻身前十。从口碑上看,《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英雄》这三部电影排在了烂番茄张艺谋十佳电影的前三。


这似乎也是张艺谋创作力渐渐枯竭的时间。从 1988 年的处女作《红高粱》开始,张艺谋以他张扬的美学奠定自己的基础,此后又以几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获得巨大的声誉。从 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张艺谋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最巅峰。

作为最早转向商业电影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在 21 世纪经历了一场缓慢的滑坡。他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不断游走,想要表达的主题也飘忽不定。

有人评论称,张艺谋已经没有想要表达的东西了,而事实可能也确实如此。在一次采访中,张艺谋被问到是否觉得《金陵十三钗》差一口气就能成为非常好的电影的时候,他这样回答:“那口气,我非常清楚,就是一个定位,当要求电影挣钱的时候,会差那口气。”

“(导演抵抗电影征求的要求)很难,人都有很多难言之隐,有很多所谓过不了的人情,人情世故,中国人大概就是这样子,再加上还有我的性格。其实你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似乎是应该不顾一切,心中爹娘都不认,就是艺术,当然能做到这个的没几个人。我不是那个性格,算是个悲剧吧。”

这段话听上去死气沉沉,一副俨然已经向现实妥协的样子。也许,这样的张艺谋早已无法重现他当年那种充满表达欲望的激情。这大概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张艺谋甘愿接手一个来自美国人的怪兽片剧本,并且在美国人已经搭好的框架下,完成有限的工作。

“中国大片导演张艺谋成功地让《长城》看起来有了好莱坞大片的模样和质感,但是他标志性的明亮视觉体验、他描绘复杂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天赋,却被他追求大片的欲望摧毁了。”这是一段来自《综艺》对于《长城》的评价。

这话听上去有些残忍,但却让人无力反驳。要知道,在张艺谋职业生涯的早年,他也是曾经拿到过柏林金熊和威尼斯金狮的人。

题图来自:豆瓣电影

为什么香蕉、披萨这样的食物被做成了 Emoji,而许多许多吃的却没有?


耐克这双有着大塑料“泡泡”底的鞋是怎么做出来的?


寻找自我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何如今人们只想着外形上的大变身?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