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3年度
147家保险公司
经营评价结果
A类47家,B类93家,C类7家
②7家连续9年为A
中国人寿、
泰康人寿、太平人寿
人保财、平安产、
太保财、
阳光财
③近5年连续为A
鼎和财产、紫金财产
友邦人寿、农银人寿、招商信诺
3家寿险、4家财险
经营评价结果,
连续9年为A类
1.
147家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结果:A类41家,25家财险,22家寿险!
今日,保险行业协会下发《关于2023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的公告》,公布其对147家险企的经营评级结果,详见上图。
从被评价机构数量变化看,与2022年度相比减少12家,新增2家。
新增2家公司,为国民养老和恒安标准养老。
减少的12家公司,包括信泰人寿、弘康人寿、和谐健康、珠江人寿、渤海人寿等。
详见《
金融监管总局:撤销信泰人寿股东变更批复
》
2.
7家险企,连续9年评为A!5家险企近5年连续为A~
自从2015年,在监管的指导下行协开始对保险公司进行统一的经营评价以来,这已经是第9个年度。
如果,一家保险公司能够一直保持较高的经营评价结果,比如,连续为A类机构的话,说明险企的经营能力极其稳健。
①7家险企连续9年为A:财险4家,寿险3家
9年连续为A类的寿险公司,分别是
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
8年连续为A类的财险公司,分别是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阳光财产。
②5家险企近5年连续为A:财险2家,寿险3家
除上述连续9年为A的公司外,近5年还有5家险企连续5年为A类,其中,寿险公司3家,财险公司2家。
近5年连续为A类的寿险公司,分别是友邦人寿、农银人寿、招商信诺。
近5年连续为A类的财险公司,分别是鼎和财产、紫金财产。
2023年度
147家保险公司经营评价
经营状况良好的财险公司增多
A类公司
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
等各方面
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
B类公司
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
等各方面
经营正常的公司
C类公司
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
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公司
D类公司
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
等方面
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
本次评价的保险公司共14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77家,人身险公司70家。
①财产险公司
A类25家,B类48家,C类4家
②人身险公司
A类22家,B类45家,C类3家
从评价结果的变化看,A类机构显著增加,寿险增加4家,财险增加2家。
经营状况良好的寿险公司增加,可能与行业严格执行报行合一,加强成本管控等有一定关系。
考虑2024年,不少寿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率和投资收益率上升,盈利情况向好,不知会不会有更多公司升至A类。
详见《
2024三季度寿险公司利润榜
》
具体而言,12家寿险公司从B类上升至A类,包括人保健康、工银安盛、中银三星、中意人寿、利安人寿、交银人寿、光大永明、招商仁和、民生人寿、财信人寿、国联人寿、北京人寿。
9家财险公司从B类上升至A类,包括国任财险、国元农业、京东安联、北部湾财产、利宝互助、众惠相互、三井住友、凯本财险、日本兴亚。
经营评价对象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经营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
其中,再保险公司、不经营保险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不适用。
经营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保险公司“三位一体”监管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类监管评价体系一起,分别从经营效果、服务水平和风险状况三个不同角度对保险公司进行评价。
2023年各季度的风险评级数据,大家可以去公众号后台回复“风险评级”查看。
至于,“三位一体”之中的服务评价,原来是执行的《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但是,原银保监会成立后,对于银行和险企的服务评价工作,已经进行整合
。
2021年,银保监会正式下发《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并作废了原险企的服务评价办法。
详见《
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评为三四级,会被通报或限制增设机构
》。
2022年93家险企的消保监管评价,详见《
104家保险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
》。
目前,由于消保监管评价的结果,并不是都对外公布,所以,“13精”也未能为大家汇总“三位一体”的综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