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最近群里发现好几个同学都在说,中秋节,把能看的房都看了一遍… 比如这位同学,
内中环:八埭头、宝华、静安府、金茂府、都扫荡了一遍…
还好楼上的同学只是看内环,郊环G1501新盘如果看一遍,估计长假三天都不够…
草草自己也是,
小长假不忘刷刷边上绿皮上二手房价格变化… 过节半夜看到装修不错的笋盘——
比如看到一套新江湾16年950w入的叠加,现在挂1600w+,
装修看着不错,很想约中介经纪人第二天一早直接就去看看装修图是否有诈…
(最后还是,贫穷使我冷静。。)
哈哈,手机显示照片保存时间星期六00:42分… 半夜大家在刷剧刷淘宝,我在刷绿皮梦游…👇
至少从图来看,还可以吧。。装过复式的,都知道装修是梦魇。。
不过感觉现在有时间、且觉得新房想买的摇不到、摇得到的太远或太贵的话,可以同时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二手,倒不要只是关注价格,毕竟价格背后有很多付款方式、楼层、户型的因素。
反而
可以看看有没有诚意出的、以前很少挂的位置、户型都不错的房源。
中秋两件事,让我这样的
“长期看多”的小散
很有感触:
1. 最近,动感101电台采访那些从全国各地考到上海来的大学新生,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来上海读大学?因为平时经常堵在南北高架上,我已经听到很多次不同的采访了…听到过有人说“喜欢复旦的人文关怀”、“希望学好本领,以后建设家乡”等… 但是,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
从小就希望以后能到上海去!”
全国那么多有知识的年轻人,都憧憬留在上海、相信上海的发展…… 所以……
上面,这是00后年轻人的部分。
2. 过节去老外婆住的老公房,舅舅之前提到说帮她换电梯新房。老外婆表示“没必要”,子女觉得电梯是“刚需”…… 想给长辈买个按摩椅,快递师傅怎么送上楼和安装都成问题,过节一大家子,椅子坐不下,只能坐床上…… 居住条件本来就是很“相对”的概念,我们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有一套房子住”,跟“住得好”、“住得更好”,本来就是不矛盾的,都是“住的范畴”…… 而且预期寿命越来越长+老人都愿意在家养老的观念(
上海家庭有为老人改善的需要,新上海家庭有把在老家的老人接来,方便更好照顾、就近置业的需要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考虑的。)
嗯,上面,是我看到老外婆这样身体健硕的老年人的需求部分
……
草草前两天在bbs讨论时就说,
也许像我们85后、90后这代,从小看到的都是中国经济始终向上的部分,所以天生就很乐观。
你给我同一件事情,我的理解,也是往积极的方面去想。
但也许这也是我们的局限性吧。
PS:
早上考古到一篇2年前中秋节的文章👉
早!中秋期间开盘的新房有这些…
当年的9/17还有万科金域澜湾开盘,现在不只澜湾卖完了、万科好几个盘都卖完或接近尾声了… 时间过得好快啊~
哈哈,过节闲扯~ 最后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房产群,一起讨论~
-END-
记得关注草草同学运营的公众号《住在上海》
已经首发上海N个新盘的独家爆料
在财经媒体和开发商工作多年的草草同学
给上海普通购房者娓娓道来最接地气的房产干货
分享专业购房经验和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