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新闻部 整理
最近围绕社保从严征收加重企业负担引发热议,中国大型投行--中金公司最新报告称,高质量地持续扩大内需必然要求降低中国奇高的“强制储蓄率”,但降税费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财政的压力;而划转国资充实社保有助于实现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也会使得下调社保费率更加游刃有余。
报告指出,划转国资充实社保一方面可以调整国企股权结构,通过股权多元化激发国企活力;另一方面,社保基金可以发挥其资本管理的专业优势,盘活存量资本,提高资本效率,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壮大社会保障战略储备。
“社保高费率是为了应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成立之初的空账运转,...这样的历史包袱通过划转国资充实社保的方式解决合乎情理。”报告称。
据中金测算,2018至2050年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缺口的现值为56.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7年GDP的68.4%,其中转轨成本占了近1/3,这也是中国目前以及未来十多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收支缺口的最主要原因。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在2017年11月终于落地,明确划转目标是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划转比例10%,2017年试点先行,2018年及以后分批划转。
“不过目前的进度却较为缓慢,10%的划转比例也不足以弥补所有的转轨成本,还有待提升。”报告称。
据社保基金理事会,2017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1,846.14亿元人民币,投资收益率为9.68%;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4%,累计投资收益额约10,074亿元。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表示,目前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较多,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不增加企业负担。
以下为中金报告的概要:
降税费的必要性与难点
高质量地持续扩大内需必然要求降低中国奇高的“强制储蓄率”。高昂的社保费率相当于强制储蓄,会抑制实体投资和消费,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但对于降税费的前景,似乎乐观的声音不多。
老龄化趋势下社保支出压力将陡增,这也是目前降税费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贴约1.23万亿,占到公共财政总支出的6%。单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来看,2014年已经收不抵支,财政补贴逐年增加,2017年补贴约4,642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3%。根据我们测算,未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所需财政补贴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将提升0.3-0.5个百分点,而且2030年以后补贴率将陡峭化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降税费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财政的压力。
划转国资充实社保为降税费打开了空间
划转国资充实社保有助于实现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社保高费率是为了应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成立之初的空账运转,然而这样的改革方式带来了很长的转轨期和很重的历史债务包袱。根据我们测算,转轨成本是目前及未来十多年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出现缺口的最主要原因,这样的历史债务通过划转国资充实社保的方式解决合乎情理,且有“一石三鸟”之效,即推动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降低社保费率和缓解企业压力、培养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划转国资充实社保早在2003年10月就写进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2009年正式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但随着大型国企陆续上市,这一政策的实质性意义降低。2017年11月划转国资充实社保方案终于落地,明确划转比例10%,2017试点先行,2018及以后分批划转,但是目前落实的进度不及规划。
划转国资充实社保使得下调社保费率更加游刃有余。划转国资后的分红收入使得社保基金每年都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于投资运营,或者弥补降费率后征缴收入的减少。2017年底国有非金融和金融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75万亿,假设1倍P/B,3%的分红收益率,每划转国资约4个百分点可支持费率调降1个百分点。那么如果要调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10个百分点,就可以通过划转44%的国有资本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