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能建
创世界品牌,铸世纪丰碑。中国能建秉承“世界能源,中国能建”的组织使命,同在一方热土,与您共建美好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机集团  ·  张晓仑会见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张彦军一行 ·  7 小时前  
国机集团  ·  张晓仑会见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张彦军一行 ·  7 小时前  
中国能建  ·  裴爱国:科技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 ·  昨天  
中国电信  ·  突发山体滑坡!紧急驰援! ·  3 天前  
爱鸢都  ·  最新!山东组建一家新国企 ·  3 天前  
爱鸢都  ·  最新!山东组建一家新国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能建

裴爱国:科技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开启科技强企新篇章

中国能建  · 公众号  · 国企  · 2025-02-11 09:24

正文

2025


管理深访谈

近年来,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部署,审时度势、前瞻谋划,制定了《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全面提升价值创造,强化“三力”担当,加快“四大转型”,“十四五”期间整体发展格局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变化。


为深入贯彻中国能建2025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战略认同、坚定战略自信,凝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大合力,公司推出【管理深访谈】栏目,通过公司总部部门负责人专访,系统介绍各部门围绕自身职责定位,切实发挥统筹引领、管理监督、服务保障作用,推动公司战略部署在各领域、各板块、各专业系统持续落实落地的管理思路、措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今天分享首期访谈,对话 中国能建科技信息装备事业部总经理裴爱国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能建科技信息装备事业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公司党委要求部署,持续聚焦“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总部统筹统领作用,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四新”能建注入了强大动能。


问题一
围绕推进《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落实落地,科信装备部结合自身功能定位提出了哪些管理思路、重点举措,取得了什么工作成效?


科信装备部作为公司科技创新的核心部门,坚定践行《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强化集团总部统筹统领能力,充分发挥“四管”职能,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落实落地。
一是强化系统管理思维,加强科技创新组织领导。 成立以董事长为主任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重大科技事项决策。按照“分层分级”原则建设三级技术专家委员会,成立由33位知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高级技术咨询委员会,为公司科技创新提供高端咨询和决策支持。
二是突出多维协同发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组织所属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攻关55项任务,系统提升创新能力。建立“1+N+X”创新平台体系,实现上下联运、左右协同,形成创新合力。

中国能建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启动大会

三是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优化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科技立项机制,组织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立新技术示范项目机制,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的示范项目建设,推进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设立科技奖励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创新积极性。

四是聚焦行业优势资源,大力开展协同创新。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牵头组织宁德时代等62家单位成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从“国家、行业、产业、技术、市场”五端共同发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发展。


问题二
中国能建在深入推进国家能源革命、大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科信装备部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中国能建作为央企国家队,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要使命。科信装备部结合公司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力支撑了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一是持续聚焦“双碳”战略目标。 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新型电力系统等“双碳”核心技术,布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推进实施。成立“30﹒60”研究院,开展了22个省级、38个市级“双碳”规划咨询。推动库布齐沙漠新能源基地、广西崇左综合能源基地等大型新能源项目建设,形成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二是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 组织绿色算力枢纽规划设计、高效节能装备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甘肃庆阳“东数西算”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点亮投产,项目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三是大力践行“交通强国”战略。 推动山东枣菏高速全国首个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建成,利用路域资源实现新能源装机124兆瓦,入选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开展平陆运河绿色用能关键技术研究,打造水运交通领域能源融合示范工程。

山东枣荷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

四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整合公司海外研发力量,成立中欧科技中心、东盟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中亚清洁能源研究院3家海外研发机构,在中东、非洲等地区持续布局,推动国际间技术交流和产业融合,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问题三
围绕纵深推进“四大转型”,优化“三大布局”,科信装备部计划如何发展能建特色新质生产力?


科信装备部以国资委“9+6”战新和未来产业规划为重点,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储能、氢能“两个支撑点”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能建特色新质生产力。

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 面向高空风能发电、新一代煤电等绿色低碳技术,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促进成果快速转化。成功孵化安徽绩溪高空风能发电新技术示范项目,实现千米以上高空风能发电颠覆性技术突破,成为我国首个可并网的高空风能发电项目。

安徽绩溪高空风能发电新技术示范项目

围绕新型储能、一体化氢能“两个支撑点”, 聚焦压缩空气储能、绿色氢氨醇等核心技术,布局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标杆工程。湖北应城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技术进入300MW级工程化新时代。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引领我国氢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围绕数字化转型, 大力建设财务一体化、业财一体化、项目管理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等“四大平台”;大力推动智能建造、智慧工地、智能电厂等产业数字化应用;推动能源大数据中心、“东数西算”等数字产业化发展。开展人工智能三年专项行动,布局103个主营业务领域AI典型场景,开拓公司数智赋能新局面。


问题四
近年来公司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头号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科信装备部在其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中国能建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重要位置,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研发投入146亿元,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公司战略支持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全面融入国家级创新主通道。 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入选国资委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取得重大突破;正式加入新型储能、先进电力装备等6个央企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7项重点攻关任务;“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中心”获批国际能源局十四五“赛马争先”创新平台;8项装备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清单;牵头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获批;电规总院获批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全面打造高水平创新生态。 科信装备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打造龙头型科技企业,推动建设2家国资委启航企业、7家科改示范企业、7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6个国家级+18个公司级研发平台+3个海外研发机构的创新平台体系,全面支撑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三是全面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8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位国资委顶尖科技人才、35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培养了22位科技领军人才、30位青年科技英才,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纵深推进。

四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含金量。 科信装备部严格把关成果质量,高度重视转化与应用成效。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8项,拥有有效专利11446项,发布技术标准1472项。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和装备在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等多个国家级重大能源工程中应用,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能建力量。

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