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兆杰的代班,非常棒。欢迎各位听课的大数投资者贡献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课前问题答疑
问题一:前版大数投资书中的
2/3
仓位上限还有效吗?
答:
书中主要怕初学者投入太多,(有短期亏损后)天天骂人,为了留有余地而设定的。新版有
4
套方案供大家选择。如果设定大盘最低为
1.5
倍市净率为低限,可能建到
90%
,注意是总体仓位,不是(每个行业的)个股的。
特别提到:
如果今年按
100
万计算,能建到
70%
的仓位,未来三五年就消停了(意味着躺着赚钱吧)
!
问题二:有PB值相差不多,而PE值差距较大的两个同一行业股票,该怎么选择?
答:
所有选股票的标准一致的前提下,有三个方面:第一,在市盈率(
PE
值)不超过
20
倍前提下,选择
PB
值更低的;第二,统计上换算成无量常数值,取加和值大者。比如:
A
和
B
两支股票,
PB
和
PE
值分别如下:
|
PB
|
PE
|
A股票
|
1.2
|
15
|
B股票
|
1
|
20
|
我们知道不同
PB
和
PE
值数据下的绝对胜算概率分别如下:
PB
|
PE
|
绝对胜算概率
|
2
|
20
|
65
|
1.9
|
19
|
68
|
1.5
|
15
|
80
|
1.2
|
12
|
89
|
1
|
10
|
95
|
则
A
股票无量常数值为:
89+80=169
,
B
股票为:
95+65=160
,故选择
A
股票。
第三,对于净资产打折的股票,甚至市盈率可放宽到
30
倍以下,我们更愿意买超跌的,比如
PB
值到
0.85
倍甚至到
0.7
倍的(可以一次建仓到
3%
)。
课程讲解与问题答疑
以工商银行为例,说明上市公司实际挣钱超过市场表面数据
比如工商银行,
2017
年每股收益
E
为
0.79
元,年末每股净资产
B
为
5.73
元,而公布的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
14.35%
。大家可计算
E/B=13.79%
。不考虑分红情况下,每股净资产按年初加年末除以
2
后计算,
2016
年末工商银行每股净资产
B
为
5.29
元,则
ROE=0.79/[
(
5.29+5.73
)
/2]=14.34%
,数据还是对不上?
实际情况是,截至
2017
年底每股净资产为
5.29+0.79=6.08
元,其与
5.73
元的差是分红,即分红
=6.08-5.73=0.35
元,而工商银行去年公布并实施的分红方案为每
10
股送
2.34
元,即每股分红
0.234
元,不等于
0.35
元,差值到哪里去了?问交易所和证券公司都答不上来(认为是小儿科问题),说是财务减值或者财务处理之类的。
工商银行实际的
ROE
为
16%
多,远远超过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
齐老师名言:
宁要模糊的正确,
不要精确的错误。
再如上海银行的复权价和净资产收益率数据。上海银行实际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14.3%
,而不是公布的
12.6%
。
操作上以银行业为例:单一行业比例可放宽到
5%
。原以
0.6
倍市净率为底限的,若实际跌到
0.5
倍了,还可以加买。因为用同样钱的可以买更多的股数。
以英国发展史为例,提到贸易战、北朝鲜问题,展示大国复兴之路的机会
英国从
1666-1830
年,
1830-1930
年,
1930-1970
年,
1970-1989
年,
1989
年至今,哪个阶段的
GDP
增长率最高?结论出乎大多数同学的选择,是
1970-1989
年,英国经历了人均
GDP
从
2000
美元到
20000
万美元的跨越,
GDP
总额从
500
亿美元增加到
5000
亿美元。
中国目前人均
GDP
是
8000
美元,已经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大踏步的走上了大国复兴之路。历史上自公元初年到
1840
年,中国
GDP
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约占全球的
1/3
,只是到近代才落后的。现在中国人活力迸发,中美贸易战、朝鲜问题都不会阻拦中国复兴之路。如果中美贸易战将股市打到
2000
点,大家就卖房子买股票,越跌越买。未来
10
年,中国的
GDP
将再翻一番,从总量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十几年前齐老师号召同学们买房子,现在号召同学们买企业(股票),你买了就有了财富比别人多的机会。
同一行业在估值类似的前提下,有几只股票怎么选?
答:
优先买小企业。过去长期统计的企业平均外生价值为
3%
,现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