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鲸edu
我们专注报道教育上市公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刘德华方紧急声明! ·  3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减免!名单公布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聚餐不得用四季豆”,网友吵翻了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最新!湖南省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鲸edu

同是并购,文化长城与全通教育为何背道而驰 | 蓝鲸解析

蓝鲸edu  · 公众号  ·  · 2018-10-23 08:00

正文

蓝鲸教育  许林艳



2018年年初以来,受“降杠杆”以及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A股行情持续下行,但是教育行业还算处于逆周期环境,一些个股表现良好。10月8日和10月9日,文化长城(300089.SZ)连续两日弱市涨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昔日的“A股股王”全通教育(300359.SZ)股价由467.57(不复权)连续下跌至不足7元,10月10日,全通教育收盘价报6.46元每股。

文化长城与全通教育不同的市场表现,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对待业务发展的不同态度造成的巨大反差。


文化长城股价强势涨停


文化长城之前的主营业务是艺术陶瓷,主要从事中高档创意工艺、日用陶瓷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国内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创意艺术陶瓷企业。但是后来随着陶瓷行业发展缓慢, 2015年公司开始跨界布局教育领域。

通过文化长城2011年-2018H1的净利润可以看出,2011年-2013年公司净利润不断下滑,虽然2014年-2015年的净利润出现上涨,但2015年的净利润也仅为1239万元。不过在2016年公司净利润却猛增至1.37亿元,这与其教育业务密不可分。


(数据来源:Choice)


文化长城在2015年之后形成了“陶瓷+教育”双主业的战略发展模式。



目前文化长城的教育业务主要由联汛教育、智游臻龙和翡翠教育构成, 而且这些并购标的业务能力强,业绩完成情况良好。 2015年-2017年联讯教育的业绩承诺分别为2500万元、6000万元和7800万元,完成业绩分别为2736.57万元、6036.99万元,8136.25万元。2017年智游臻龙归母净利润实现3145万元,业绩完成率达126%。 而翡翠教育更是在并表之后,成为了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2018年中报显示,翡翠教育营收实现1.67亿元,净利润为2439万元;之前的主营业务-陶瓷类产品,实现1.23亿元营收。

关于翡翠教育前三季度业绩完成良好的原因, 翡翠教育总经理陈盛东对蓝鲸教育说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新开门店,一般是3-6个月实现正向现金流,6-18个月实现业绩增长并逐步达到稳定状态。去年和今年年初新开门店逐步进入业绩稳定增长期,从而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长;二是去年底新开设的信息安全,新媒体运营等专业方向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三是今年我们在院校渠道招生方面,也收到了良好的招生效果;四是去年开始到今年,集团在部分专业方向和部分校区开始实施双师直播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且运营成本结构也得到了改良。”

此外,股价涨停也与其在10月8日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不无关系。 预告中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20%-150%,盈利区间约为10985.96万元-12484.05万元。这给市场释放了十分积极的信号。

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田鹏对蓝鲸教育表示:“文化长城的利润增长主要是由翡翠教育并表贡献的,这个增长的预期其实还是比较明确的。 它的问题其实是并购的标的比较杂,整合起来还需要验证,市场分歧还是比较大的。”

2018年4月-8月,虽然有四家证券给予文化长城“买入”评级, 但其机构投资者在不断撤离, 这其中主要是基金公司,从2016年的22家降至2018年中期的4家。且据2018年中报显示, 文化长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 其负债总额高达18.74亿元,同期总营收为4.01亿元,但是其资产负债率为45%,所以,公司目前还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全通教育股价不断下跌


在文化长城涨停的同时,全通教育股价却一路下行。 全通教育以K12阶段家校互动服务起步,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及信息服务多年,目前业务已经逐步发展至涵盖K12教育、家庭教育及教师继续教育不同领域,产品主要有:动力加·智能校园、全课通、成长帮手等。

公司股价下跌可能与其2018年半年报的业绩情况有关。 2018年上半年全通教育营收下滑,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实现的营收金额不足2017年全年度的三分之一。


(数据来源:Choice)


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仅实现27.78万元,扣非净利润也在大幅降低,截至2018年6月30日为-90.93万元。


(数据来源:Choice)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2014年,2015年-2016年全通教育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出现大幅增长, 但这并非源自其内生增长, 而是与其并购事件不无关系。 据统计,2015年全通教育完成了9次并购,2016年完成了4次,其中并购的教育类公司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


全通教育副总裁叶学展曾向媒体表示全通的并购逻辑, “全通的并购逻辑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除了丰富产品线、补充产品开发能力上的短板之外,全通也在通过并购,扩大自己在教育信息服务上的市场规模,例如之前在自有渠道的基础上,并购了湖北、浙江等省的优势渠道商;另一种逻辑是像继教网和中国教育在线这类投资并购,能让全通教育的发展更加贴近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跟政策达到更深度的融合和理解。”

但是其并购标的与其全资子公司的业绩实现情况不甚理想, 全通继教与全通智汇均未能完成2017年度的业绩承诺,其中继教网承诺2017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06亿元。 对于标的业绩情况不佳,业内人士表示,继教网是全通教育最大的一次收购,后续业绩不佳主要是因为管理层变动。

据2018年半年报显示, 全通教育目前的商誉资产已经高达13.93亿元, 如果并购标的的盈利不及预期,那么,全通教育将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对未来的经营业绩会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大股东也在不断减持。 不仅在股价高位时多次套现,股价下跌时也没有忘记。仅2018年3月到6月,陈炽昌共减持9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