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信技能树
生物信息学学习资料分析,常见数据格式及公共数据库资料分享。常见分析软件及流程,基因检测及癌症相关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发现一家店  ·  这 12 件衣服,从质疑到理解! ·  3 天前  
哎咆科技  ·  丑小鸭 ·  2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光电屏幕指纹是什么?相比超声波差在哪儿? ·  2 天前  
EETOP  ·  美国 AI 领先的真相: "幕后英雄" ... ·  2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你到底适合买多少钱的手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信技能树

我不是那个天降猛男!

生信技能树  · 公众号  ·  · 2024-06-16 23:52

正文

前两天发布的 谁来拯救那三五万生信工程师? ,让很多人误解了以为生物信息学这个专业方向前景堪忧。其实并不能这样说,我想表达的是初级生信工程师会被强大的人工智能很轻松的替代掉,所以勉励大家精进一下自己的数据分析业务水平。

生物信息学毫无疑问是目前的生命科学领域就业相对比较好的,大家在 谁来拯救那三五万生信工程师? 推文下面的留言和讨论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还有小伙伴私聊转发给我了知乎里面的一个小伙伴的关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就业层级的划分:

生物信息学技术就业层级的划分

居然说期待我成为这个天降猛男来拉动行业发展。。。。。

实在是过于高看我了,因为生物信息学毫无疑问是目前的生命科学领域就业相对比较好的是一个事实,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带领更多人学习数据分析这个技能而已,而且仅仅是带领大家入门罢了。在就业市场好的时候,大家很容易找到月薪过万的初级生信工程师角色,但是目前资本寒冬时期,肯定不是我这样的野生生物信息学“爱好者”能力挽狂澜的。

但是,我确实注意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把我在 谁来拯救那三五万生信工程师? 推文提到的这些四五万生物信息学底层新时代农民工介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

介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

因为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其实并不需要肉身去欧美那边,仅仅是在线协作即可,国内现在一般来说本科6000,硕士9000博士2万块钱月薪。但是在美国招生信工程师,十万美元根本就打不住,至少15万美元。如果是想要人才就是稍微有点经验的人,20万美元起,这还只是工资,企业那边还有超过30%的支出。如果美国企业里面有中国人力资源关系,可以高质量高效的招聘中国生信工程师的,这绝对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花30万美元在美国本地招聘一个生信工程师,就是200多万人民币可以在中国大陆养10个初级生信工程师了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