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邮鉴赏与收藏
集邮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美芽  ·  高调离婚后又求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  6 小时前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7 小时前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7 小时前  
物道  ·  既见城隍:何不来请一个它? ·  昨天  
季顺潘  ·  山坂挂耳咖啡-射手座,JSP咖啡日记22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邮鉴赏与收藏

关于病毒,罗念慈解读冉姓理工男五大谬误

集邮鉴赏与收藏  · 公众号  ·  · 2020-01-28 19:52

正文

罗念慈解读五大谬误


laopan:昨天念慈兄针对一位冉姓男子传的各种消息做了反驳,对我们有了很大帮助。想请你再系统地讲一下他的谬误所在。


罗念慈:laopan,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专家,我只是长期服务医疗医药行业,做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而已。


在那篇对话中,只是靠最低限度的医学常识,指出冉姓理工男的各种谬误中的最违背常识或最有危害的几个。


说不上全面反驳,他也不值得全面反驳,我估计真正的医生、医药专家都懒得驳斥他,最多呵呵两声。


这个人的语言满足大众心理,所以,要有人痛击,不然很多人传。



谬误1


其文中提到的一段话是是明显的常识错误:

“病毒,是与人体细胞完全一样的一种结构,没有细胞壁,所以必须要在动物体内才能存活,一旦离开宿主的身体,几分钟内甚至几秒钟内就会死亡,这是与细菌最大的不同。”


1.病毒的接触传播与防疫


我们先看下图表,病毒,尤其是SARS病毒,在干燥无生命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达到72-96小时。



也就是说:处于传染期的病人,只要无防护打个喷嚏,咳嗽几下,他周围几米内的物品,包括电梯按钮,门把手,桌子,椅背,餐具,等等物品,都会被污染且保持长达3-4天。


健康人群如果不注意防护,用手接触了这些物品,沾染病毒后再接触眼鼻口等处,病毒很容易通过粘膜侵入体内,就看被传播者的自身免疫能力了。


这就是为何在医院里,控制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求全体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及家属,正确地洗手,经常地洗手!


每逢流感或手足口病等高发季节,传染病专家要求大家:


1.减少人群接触,尽量不去医院等病毒集中地;

2.戴口罩防护;

3.正确地洗手


这样就可以减少病毒侵入人体的机会和概率,并且对本轮病毒也是一样的。


大家注意到,以上的病毒生存时间,特指“在干燥无生命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即桌面,电梯按钮,扶梯,门把手等处。


如是其它地方如阴冷潮湿处,大概率生存时间更长!这也是为何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多日后据报道至今仍可以检验出病毒的原因。


2、病毒的漂浮传播与防疫


病毒除了在固定物体表面可以长期生存附着,还有一种形式可能更可怕——从病人口鼻随飞沫喷出后,会以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漂浮,四处飘散,如果在密闭室内可能长期飘散。


被健康人群呼吸进入口鼻会造成病毒侵入甚至感染,这就是为何健康人和病人都需要佩戴防护口罩,比如N95,外科口罩等等。

健康人佩戴防护口罩是为了防护,病人佩戴防护口罩是为了减少传染别人的机会。


因此,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等等的病人佩戴口罩,是非常道德的有修养的行为。


我认为,病毒生存期问题,是"冉姓理工男"的沟通中最容易给大众造成不良影响的地方。


3.病毒难以清除的原因之一


还有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如HIV,HBV,HCV,艾滋病毒,乙肝,丙肝病毒等等,都侵入人类遗传物质(如DNA)随正常细胞复制,更是难以清除。


我放张示意图,可以看到病毒侵入细胞乃至DNA的过程。也就是,有些病毒侵入细胞后,可能成为你身体细胞的一部分,这也是病毒为啥难于清除的原因。




谬误2


冉姓理工男提出说,“但悲哀的是,病毒与人体细胞几乎是一样的生存环境,所以人类目前没有任何医疗手段,可以定点攻击已经存在于人体内的病毒而不伤害自身的细胞”。“也就是说,一旦感染了病毒,目前是无药可医的”。


如果说,刚才第一个问题会误导大众,造成对病毒的轻视,影响整体防疫措施,那么,这个问题就显示出他对医学极端的无知,贻笑大方了。


丙肝病毒,顽固吧?后果严重吧!但现在,吉利德公司(抗病毒药物巨头)开发出了抗丙肝病毒药,在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年后,其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丙通沙)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患者每日口服一片药物,在12周后实现医学上定义的病毒彻底清除,实现治愈。


这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中国创新药研发企业歌礼也几乎同时推出了可以治愈丙肝的新药,几百万患者受益,从沉重的病患、财务和未来可能的肝硬化、癌症负担重解脱出来。


可以说,这些创新药研发企业功德无量!怎么能说人类对病毒无计可施呢?


刚才王臻提醒我,还有更早的天花病毒,靠疫苗几乎杜绝。当然冉讲得疫苗常识按我的理解是差不多靠谱的。



谬误3


冉姓理工男可能心比较大,估计生活中应该是个热心人,对一切传染疾病都有种大而化之的淡定和轻视。


对病毒如此(说实话,在这种时候发表如此不负责任误导大众的关于病毒不可怕的言论实在不应该!)对细菌也如此。


我们看看他对细菌怎么说。“目前只有一些超级细菌,人类还没有办法,但也可以通过各种抗生素同时上的方法来治疗,只要细菌的感染还没有导致器官大规模坏死,就基本不会死人的。”


呵呵,只有“一些超级细菌”,这说法是大谬误!


大家知道每年因无抗生素可以对付的超级细菌(姑且这么定义吧)死亡多少人吗?70万!


近20年来,几乎所有的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公司都失败破产,意味着人类在研发新型抗生素,和细菌进化出抗药性的比赛中严重落败。


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人死于“超级细菌(耐药菌)”感染,预计到2050年会达到1000万,超过癌症。


看一张国内最新上市的对抗超级细菌的抗生素研发公司的PPT截图,严谨的创新药研发机构,数据和图表都有出处。




罗念慈:这就是人类面临的严峻形势。


对抗耐药细菌,如MRS,VRE,VRSA(代号不重要,医学中指代耐不同药物的不同致病菌),人类能做的只有两点:


1.研发新型抗生素,大分子或小分子药(抗体药或小分子化学药等)来对抗细菌;

2.减少耐药菌(超级细菌)的进化速度。


前者在进行巨大的努力,虽然绝大多数机构都失败了,后者就要求我们规范使用抗生素,不要啥病都输液,都上抗生素,于人于己都有害无益。



谬误4


他这么说:“(对抗病毒),目前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是通过激素等,刺激和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相当于仅仅是呐喊、助威,而不是直接参与战斗),这是目前对抗病毒的唯一方式......”


这基本常识的确实让人是在无语......


激素涉及很复杂的知识,其原理,作用机制等,至今人类只有对其浅显的认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