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霉豆腐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这还没到双十一,天猫就开始打广告了。现在的双十一可能是电商制造出来的剁手节,对我来说,11月11日永远都是“光棍节”。最初听到光棍节就是因为某人在知道我的生日日期的时候都加了一句:啊?你是光棍节那天生的?(光棍节你妹,1月11日不是光棍节!)我从来不在双十一买东西,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仪式,一方面是因为我相信我一定找得到对象,另一方面在于我所知道的光棍儿形象不适用于我。
生在农村,从小听大家没事说三道四,大家在聊到村里“光棍儿”为什么不能结婚的时候,举出来的例子都让人觉得这些个光棍儿活该找不到媳妇,比如身体残疾的、年轻的时候晃的(不务正业)、穷的、不育的,以及极少数喜欢男人的。
在我们村儿,如果一个老光棍是个gay,蹦出我脑子里画面的是这样的。
在我心中,当我老了,我还是个老光棍,老gay,我要成为这样的。
《光棍儿》的英文片名“singleman”与《单身男子》的英文片名“a single man”只有一字之差,但….
郝杰导演2011年拍摄的电影《光棍儿》讲了张家口治下的顾家沟村里老杨、梁大头、顾林以及六软四个老光棍儿的故事,粗狂中透露着原始的野性,不讲爱情却潜藏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光棍儿》并不是一部纯粹的同志电影,有关六软的同志故事只有少的展现,利用三个段落进行交代。12岁成婚不堪回首的初夜经历;六软对跑到家中避难的老杨动手动脚;结尾老杨对顾林讲六软想透他屁眼。结尾处顾林引用一句“古人”俗话,吸引许多网友在豆瓣上留言——爱走东的不走西,爱透屁股的不日B。
话糙理不糙,这句方言顺口溜与电影本身的气质非常吻合,有网友将《光棍儿》称为乡村版《十日谈》。四个老光棍经常蹲在村口聊天,聊光棍间的那些性冲动,聊各自隐忍的蠢事。他们的聊天互不评价,只做基础的陈诉,郝杰没有做任何干扰(无刻意场面调度)将这些聊天的内容作为原始文本呈现,反而成为了四个光棍代表的老年未婚男人生活困境与需求的分析素材。
老杨年轻时喜欢二丫,二丫嫁给了村长,二丫为了供儿子建根上大学经常去老杨、梁大头、顾林三个老光棍家里「慰问」他们,建根考上大学村里其他人给红包不多,唯独老杨给的最多,老杨买媳妇花了6000块钱,俏三看上了老杨媳妇,俏三妈找梁大头借了6000块钱给了6000块钱,老杨拿了6000块钱转手就借给二丫支持建根上大学还不打欠条,四个光棍村口看着俏三骑着摩托载着媳妇,老杨斥责梁大头悄悄给俏三买摩托,不仅如此梁大头还给借钱给俏三这才买走了属于老杨的媳妇,俏三媳妇家里死了人俏三家不给钱回去看,俏三媳妇半夜跑到老杨家里借钱并慰问老杨,俏三当场捉奸把老杨打个半死,老杨跑到六软家里避难,六软给老杨包扎洗漱,半夜里六软扣老杨屁眼,老杨不堪其扰还是回自己家。
看起来颇为狗血的故事,看起来颇为不耻的为老不尊,实际上他们只是没有其他的方式进行表达罢了,电影并没有出于商业考虑进行美化,老杨与二丫、梁大头与俏三妈,他们的生活环境换成现代都市,再把年龄层年轻化,何尝不是凄惨的爱情故事。比起年轻人追求的爱情以及伴侣之间精神上的满足,电影《光棍儿》更多的表现了四个光棍生理上的需求与满足,观众很容易忽略他们心理上的需求,老杨见到二丫、梁大头看到俏三妈,他们都会说“我想你”,这种笨拙的告白应当被观众接受,不应被年龄和破败的生活排除在外。
前几天在咖啡厅听到10多个40岁的大姐们八卦坝坝舞里那些没了老婆的老光棍儿为了某个老婆婆儿争风吃醋,乱得不得了。我倒认为老光棍儿们终于不再为生存奋斗了,老了,闲了,才要去好好追求风花雪月。不要像电影开头老杨们问六软为啥不找黄米(妓女),六软无奈地回答——俺没那钱,也没那胆子。
点击“
阅读原文
”,观赏电影《光棍儿》
霉豆腐
QAF退休的压制成员, 倒霉的生活压不垮豆腐.
更多作者精彩文章
政客+同志=丑闻?
爱上敌对党的滋味。穆斯塔法吸过犹太人的J*B
一个州的出柜名单
足球与同性恋
她是男人,他是女人
身份也是一种修行?
你觉得我是同性恋吗?
基佬爱矿工
老师是同性恋
抗争胜利之后
爸爸是同性恋,住在彩虹老人院
妈妈是同性恋
乾旦坤生
今晚chugui的是你们而不是我
男生女相
荷尔蒙迷恋
请以我的名字呼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