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数据派
THU数据派"基于清华,放眼世界",以扎实的理工功底闯荡“数据江湖”。发布全球大数据资讯,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分享前沿产业动态。了解清华大数据,敬请关注姐妹号“数据派THU”。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付费上班终于成为了现实。 ·  14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这笔钱别忘了领!明起预约→ ·  昨天  
百姓关注  ·  70城房价1月数据出炉!贵阳的是…… ·  2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AI 正在培养一代 “文盲程序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数据派

各地区疫情发展情况(持续更新)

AI数据派  · 公众号  ·  · 2020-02-10 21:30

正文


来源:DT财经

作者:阿米、钟黛、罗钰婧


本文约 2690 字, 建议阅读 5 分钟。
本文用数据跟踪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情况。
短短一个月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风暴中心武汉蔓延至全国。
2020年1月28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974例,超过非典;1月31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1791例,较非典感染人数翻番;3天后,新冠确诊病例破两万; 截至2月8日5时,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34629例。

新冠肺炎疫情进展湖北与其他地区的两种走势

新的一天,疫情发展又有哪些新变化?我们依然将湖北和湖北以外的地区分开来看。
好消息是,湖北省外每日新增数据基本在平稳下降。

而不太好看的数据是,受到湖北数据的影响,全国的每日新增数据在经过了连续2日的下降后,在2月7日出现了反弹。
从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来看,湖北以外地区从2月4日开始,已经持续4日下降;而湖北尽管在2月5日出现下降势头,但在 2月7日其新增确诊病例又恢复到2天前的水平。


在密切接触者和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的每日新增数量上,湖北内外也表现出同样的两种走势。
湖北数据在连续2日下降后,在2月6日之后出现反弹。而湖北省外的地区,每日新增密切接触者数量连续多日稳定在2万人左右,而每日新增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的数量在2月1日后持续下降,甚至在近两日出现了负增长。
不过,湖北地区的疫情数据波动不一定是坏消息。确诊病例数据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月5日晚发布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令》,要求“确保疑似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确保一个都不放过”;此外,更多医疗援助涌入湖北,当地也调动资源投入更多床位。所以, 湖北地区数据的增长,意味着很多前期未能及时确诊的病例,在近两天获得收治。
湖北省外的数据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封城、社区封闭式管理、戴口罩等手段正在起作用,疫情的传播开始稳定下来。我们在之前的发文 《返工潮之下,哪些城市面临最大的疫情防扩压力? 曾提到了 传染病R₀的传播动力学模型R₀=kbD 。当前各项管理手段的实施目的,正是在有意识地控制病毒继续传播的途径和可能性。

除湖北省外 其他各省(市、区)疫情发展情况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湖北省外的疫情就已经被完全控制。
从各省市的数据来看,仍有部分地区的疫情发展需要高度警惕。
截至2月6日,除湖北省外,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为广东省 (确诊病例1034例) 和浙江省 (1006例)
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来看,近日浙江省的疫情传播速度有减缓趋势,具体来看,1月28日浙江省新增确诊病例激增至123人,1月29日更是又新增132人,随后每日感染人数由高位逐渐回落,2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降至52人。
而广东省的确诊病例增速虽然已经从2月2日新增121人的高位回落,但近两日出现了一定的反弹和波动。

此外, 湖南、安徽、江西 三省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也呈上升趋势,疫情呈扩散态势; 河南 虽然近两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下降趋势,但增速仍较快; 重庆、江苏、山东、四川、北京、上海、福建 等地区的每日确诊病例数在近两周维持稳定的增长。


相对来说, 陕西、广西、河北、云南、海南、辽宁、山西、贵州、天津、甘肃、吉林 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在较低的范围内波动; 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 受疫情影响较小,各省、自治区总确诊人数在50人及以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稳定在较低的个位数。
分城市来看, 截至2月6日,湖北省外,温州市、重庆市受疫情影响最大,累计确诊病例分别为421例、415例

温州市与武汉市商贸往来较为密切,单日确诊病例数前期增长较快,于1月29日达到峰值,随后有所回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重庆市流动人口较多,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一直处在30人上下波动,但近两日有增速放缓的趋势。
一线城市中,深圳市确诊病例总数最多,受返工潮影响,疫情传播速度一度加快,近期得到有效控制。1月31日,深圳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一度上涨至60人。
地理位置与湖北较为临近的湖南长沙、河南信阳累计确诊病例总数达190人、176人。湖南长沙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呈波动上升态势;河南信阳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曾一度下降至低位,但自1月31日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起伏。
湖北省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浙江省和河南省各有4个城市,广东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各有2个,四川省有1个。
全国主要城市医疗资源比较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较高的特点,收治过程中的真正棘手之处在于医疗资源的紧缺。一旦疫情失去控制,患者对病床、医护人员等医疗资源形成挤兑。
所以,我们在近几天的新闻里看到,武汉市在建设了火神山、雷神山之外,还在不断增加定点医院、增设方舱医院;黄冈、孝感等城市的医疗资源也在承受重压。
除了疫情发展,大家还比较关心自己所在的城市医疗资源到底如何。

于是,我们决定从执业 (助理) 医师数、每万人医师数、医院床位数和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四项数据入手,观察全国36座主要城市的医疗资源状况。
从总量来看, 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和广州 是医疗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
拥有最多医院床位的城市依次是 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广州、郑州、武汉、哈尔滨、杭州、沈阳
而拥有最多执业 (助理) 医师数的城市依次是 北京、重庆、上海、成都、广州、杭州、天津、武汉、郑州和石家庄 (关注DT财经,回复“医疗资源”,获取主要城市医疗资源完整排名数据)

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些城市庞大的常住人口规模,医疗资源其实还是十分紧张。
当我们计算各个城市的人均拥有医院床位数时,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主要城市排名中均位于中下游,尤其是深圳,在36座主要城市中排至末位。在人均执业 (助理) 医师数一项上,尽管北京仍排在前列,但上海和深圳排名仍比较靠后。
人均医院床位数排名靠前的城市依次是 太原、郑州、成都、乌鲁木齐、昆明、沈阳、西宁、长沙、杭州和武汉 ;人均执业 (助理) 医师数排名靠前的城市依次是 太原、杭州、北京、济南、银川、乌鲁木齐、郑州、昆明、拉萨和海口
我们注意到,武汉的人均医院床位数排名并不低,但在面临突然爆发的医疗需求时,还是显得十分乏力。
虽然考虑医疗资源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不仅是“人”的因素,还有各种医疗器械。不缺乏资本的大城市自然拥有中国最先进的设备。但如果我们跳出有关于医疗的话题,重新回到“如何继续保持健康”上时,你是否发现——我们仍然有机会在这场重大战役中,以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方式,把感染可能性降到最低。
就如同张文宏说的那样,“我们在家并不是在隔离,而是在战斗。”当全社会都动员起来,“闷”住病毒的时候,我们离战胜疫情的节点就又近了一步。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