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才有爱,用陪伴延续爱的美好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和情人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对于小时候的我们而言,也是这种感觉,过年的前后几天,日子都变得熠熠生辉。
春节的前一个月,孩子们总会趁大人不在,从衣橱里取出新衣裳,不厌其烦地试穿;提早买好鞭炮,先噼里啪啦地炸几回;有时候也会被父母叫去帮忙大扫除,擦玻璃、扫地、递抹布;收到鼓鼓囊囊的红包开心得上蹦下跳,尽管第二天妈妈一定会说,红包拿来,我先帮你存好,长大了给你娶老婆或做嫁妆!
过年那几天,兜里总有满满的糖果,满桌子的菜肴吃得肚子圆滚滚,长菜必吃,代表长寿,鱼肉必吃,代表年年有余,萝卜必吃(闽南话中萝卜叫菜头),象征来年好彩头。
慢慢地,我们简化了一切暖心的仪式,团圆饭不亲手做,到外面的酒店叫上一桌,节日也越来越媒介化,春节从“电视化”转而“微信化”。看春晚成了过年的标配,时间一到全中国人民便纷纷陷在沙发里,在电视机前等着赵忠祥宣布春晚开始。
再后来,我们的春节是在朋友圈中过的,紧握手机的人们变成一座座孤岛,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团圆饭来不及用心品尝,着急地拍照发到网络上。压岁钱也不再用红纸包装的,微信红包的便捷给了人们不见面的理由……
前几天和邻居的大姐聊天,谈到年味变淡的话题。大姐说:“都是现在人不走心呗,什么东西都图方便省事儿,最后连感情也给省了。”
二十年前,大姐刚到厦门闯荡,对她来说,春节是在绿皮火车上晃晃荡荡、用毛笔写春联、穿新衣、包饺子。
二十年后的现在,尽管在厦门有了自己的新家庭,每年春节,她还是会提上几大袋年货,牵着孩子和先生的手,到甘肃老家看看自己年迈的父母。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的春联都是等她回家写好才贴上,水饺也从未买过超市里速冻的,身边的同龄人慢慢地都不再遵守“过年穿新衣”的习俗,唯有她,始终坚持在大年初一穿新衣,连袜子、鞋子、内衣裤也要是新的。
“听说现在很多人过年都不回家,在那几天工作,工资翻几倍。我很敬佩他们,但我再忙也还是会回家过年。亲情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人家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老了,就要多多用心地陪伴他们,放下手机,耐心地听他们唠唠嗑。”
太久不见,爱会生疏。有心的地方才有爱,哪怕相聚短暂,哪怕又要离开,为了唤醒爱的记忆,延续爱的美好,仍值得你翻山越岭、漂洋过海,赶万里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