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时评  ·  观察 | 广电行业如何搭车DeepSeek? ·  23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找准发力点,干出好年景 | 今日谈 ·  2 天前  
CHINADAILY  ·  Business丨Spring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央行还会出重拳吗?答案在这里!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7-07-11 17:27

正文


从刚刚公布的 CPI 数据来看, 2017 年之内,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很难再进一步收紧了。


上图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期 CPI 变动情况,可以看出, CPI 在今年 5 月出现了环比(黄线)下跌。至于同比(蓝线),跟上月持平,上涨了 1.5%

国家统计局还宣布, 上半年的CPI同比涨幅为1.4%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不仅没有通胀压力,还有通缩的压力。

中国是新兴经济体,在 CPI 调控目标上可以比发达国家更高一些。所以, 最近几年的“ CPI 同比涨幅的控制目标”都是设定在 3% 左右。 去年 4 月的时候,高层感到物价的压力,是连续 3 个月 CPI 达到了 2.3% 。由此可见,目前的 1.4% 显然是偏低的。 事实上,只要 CPI 同比涨幅低于 2% ,就有通缩的嫌疑。

种种迹象显示,今年下半年 CPI 的同比涨幅可能还会有所回落,也就是说通缩会有所加剧。

为什么会出现 CPI 回落的走势?原因很简单,利率在走高。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走高,意味着钱变得贵了。当钱变得贵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延迟消费。当然,企业的扩张也遇到了融资成本上升的局面,因此可能会降低扩张的冲动,这样就业机会就会减少。

去年年底以来,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进一步对美元贬值,减少了货币供应量。 具体体现在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速不断下滑,到上个月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钱少了,就贵,所以利率就开始上升。利率上升,物价就开始回落,通缩迹象就开始出现。

我此前在专栏里说过,把人民币维持在较高汇率,就需要提高利率。利率高了,经济增长动力就会下降;汇率高了,出口就会受到抑制。加上楼市调控,成交量下降。则中国经济增长的几大动力,将同时感到压力。这时候,经济下滑的压力就会出现。当然,物价是最先感受到的。

我们知道, 2016 年全年的 CPI 同比涨幅是 2% 。而 2017 年上半年,大幅回落到了 1.4% 。这个降幅是相当猛的。 而且从目前情况看,下半年还会有所回落。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抬升市场利率的空间就几乎没有了。

此外, 7 14 日将召开 5 年一次的金融工作会议,这意味着此前金融监管全面收紧,到了阶段性总结的时候。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改革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一行三会的格局会维持。要么在国务院层面,要么在央行层面,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以适应新的监管形势。

这次会议,意味着新的监管体制将揭开面纱,同时也意味着此前几个月的金融监管风暴进入比较平稳时期。

当货币政策很难进一步收紧,金融监管风暴告一段落,新的监管体制面世,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 货币政策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