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
“
收藏史
”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远古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它是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历史总结,其成果为商代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窥其一斑。夏代玉器主要使用白玉、青玉(含河南独山玉)、绿松石等,而当时的玉器工艺一般较规整而简单,表面光滑。在夏代的礼仪玉器中,兵器形玉器占据着重要地位,二里头所出的玉戈、玉钱和玉刀,都是作为“兵社”形式出现的,它们象征着三辆君玉的军权及其在战事中的胜利与凯旋。夏代玉器中的几何型器物,以直方形为主(如斧、圭、刀),绝大多数为光素;而玉器纹饰造型主要有直线纹、斜格纹、云雷纹和兽面纹,其中的兽面纹造型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商周玉器、青铜器兽面效作了准备。
玉七孔刀 夏
图片来源:中国古玩网
长65、宽9.5、厚0.1-0.4厘米。1975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村采集。河南省偃师县文化馆藏。国家馆藏壹级文物。
南阳独玉璋 夏图片来源:大河网
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众多的玉器著称。商代早期的玉器发现的并不多,琢制也较粗糙,而其晚期的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此外,当时的商代玉匠已开始使用和田玉,并且数量较多,已出现了仿青铜彞器的碧玉簋、青玉簋等实用器。其中,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了几何形玉器,玉龙、玉凤、玉鹦鹉,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难以辨明。商代已出现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最令人叹服的是,商代已开始有了大量的圆雕作品。
青玉跽坐商
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
通高5.6厘米 宽2.8厘,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颈下有孔可供系佩。玉人生动写实,代表了商晚期玉雕工艺的水平。
青玉鸟形佩商
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
玉兽面纹韘 商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高3.2cm,直径2.8cm。韘有黄褐色沁,圆筒形,上口斜,下口平。《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但到后期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玉兽首饰件 商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长4.5cm,宽2.6cm,厚1.5cm。清宫旧藏。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究此类玉饰的图案内容、使用方式和加工工艺都有重要意义。
两周时期,随着社会礼制的日臻完善,玉器不仅是贵族在进行祭祀、朝聘、征伐、宴享、婚配、丧葬等活动的家国重器,而且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组合玉佩,是将璜、环、珠、觽等以彩绶贯之,由短及长,锵鸣清扬,为东周佩玉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进,独创一面掌握了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不无关系。
玉璧 西周
图片来源:虢国博物馆
直径10厘米,孔径6.9厘米,厚0.3厘米。青玉,浅豆青色,双面饰尖尾双龙纹,臣字眼,眼角线回勾,典型的西周刻法,龙身饰云纹,双阴线刻法。
玉龙凤纹柄形器 西周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长17.1cm,宽3.7cm,厚0.7cm。器青玉质地,器体为长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