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职位,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所有互联网人必备的,做互联网的人不能不懂产品,关注产品,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被扫地出门18个月后,马斯克终复仇OpenAI ·  昨天  
91产品  ·  Taxofit 品牌传播规划方案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C端转B端产品,跳槽涨薪6K,我明白了这个职场真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被压力逼疯的运营小白,如何干掉焦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公众号  · 产品  · 2018-02-05 07:30

正文

嗨,大家好。

我是运营小白-桃子,无敌白的那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运营这份工作的价值也日益被重视和挖掘。

带着一半的意识一半的误打误撞进入运营这一行, 并体验了一些跌宕起伏的过程,现在稍有起色,前不久因为成功策划了一次运营活动,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小窃喜一下下~~)

整个过程大概分为想象意淫→看到落差→各种焦虑→缓解焦虑→自我成长这几个阶段,虽然还有很多很多地不足,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路历程……


最初对运营的认知


在没有真正开始工作前,基于别人描述和自己想象相结合的理解。


怀着「运营就是将你觉得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用你擅长且用户接受还不反感甚至喜欢的方式去推广、转化」的粗浅且理想化的认知, 觉得「运营」这份工作太棒了,互相需要的完美价值交换,于是一头扎进了运营工作。


但真正开始工作后发现自己简直是图样图森破……


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落差


当我满怀信心投入运营工作后,不久就有一种被掏空的无力感,经常遇到:


  • 我擅长的受众未必喜欢

  • 我觉得有价值的用户未必认可

  • 用户喜欢的我未必感同身受

  • 我认同的KPI未必买单

  • 我激动的老板未必care……

  • 各种不对称、各种硬性输出要求、各种KPI的虎视眈眈……


于是乎,我几乎每天都被焦虑缠绕:


面对文案我焦虑啊,绞尽脑汁、毫无思绪、灵感枯竭。

面对KPI我焦虑啊,苦苦追寻、只跌不涨、TA不爱我。

面对用户我焦虑啊,费尽心思、写尽文案、我不懂你。

面对老板我焦虑啊,鞠躬尽瘁、忙忙碌碌、没有业绩。

面对自己我焦虑啊,庸庸碌碌、日复一日、没有成长。


面对这么多焦虑,直接放弃就好了呗。


但是一颗不甘的心咆哮着:


要么我被焦虑彻底干掉,要么我彻底干掉焦虑。


于是,我决定带着焦虑向前, 把自己逼到绝境,再看自己如何绝处逢生!


运营人的“自我成长”


为了更好地和焦虑相处,需要经常自我调解。


所谓“ 人生艰难,需要喝汤 ”,偶尔在运营工作中丧到灰头土脸的时候,我也会自己熬一锅浓汤:


Dear自己,我要求你努力学习「运营」,

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业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对于「运营」有更全面的历练,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运营」这份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会努力去学习、践行。

当你在实际「运营」工作中学习、践行,你就有有会得到反馈和收获。

当「运营」这份工作给你收获感,你就会有成就感。

当「运营」这份工作给你成就感,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而我希望你快乐。

即使这种快乐比起日常高频的焦虑可能很短暂。

不知道正在读文章的你,也会有类似的心境吗?

其实冷静想想焦虑来自不确定,而不确定来源于能力的不足够或者不稳定。偶尔“喝汤”虽然可以缓解情绪,但是解决焦虑还得对症下药 ——提升能力。


于是在各式各样甚至泛滥的干货知识里,我也是扑腾的半死半活:


干货文章收藏一打、课程视频转载一波

可是究竟吸收了多少?我不敢问自己,也很难检验。

怀着一颗容易慌的心,在经常潜水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中无意间了解到了「起点学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互联网运营实战训练营】,它的模式是2天线下实战教学+1年的线上课程补充。


就我个人来说,收获是非常出乎期望的,其中线下课程的收获是最直接的,也是课程最核心的部分。


在2天的线下课程中,导师首先会帮助梳理出一个运营知识框架,然后会用很多实例深入分析讲解,最后还会结合所讲的内容指导所有学员一起通过实战模拟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虽然任何学习积累都不可能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但通过【互联网运营实战训练营】和其他学员以及导师探讨后发现自己存在很多欠缺,努力把一些零散的运营知识梳理得更加系统化,也很幸运地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不敢说课程有多完美,但起码值了。所以在这里,请让我真诚地帮忙植入一个小广告。


好课推荐



学习形式


导师阵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