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考博圈
欢迎关注“考博圈”,提供考博信息,分享考博心路,考博路上,彼此相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别再担心了!微软高管也吐槽 AI:太累了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开源装机工具 Ventoy 更新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官宣:这所高校禁用 DeepSeek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成为 Linux ... ·  3 天前  
Linux爱好者  ·  126K + 30K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考博圈

硕士考博成本分析

考博圈  · 公众号  ·  · 2018-09-19 11:48

正文

编辑:学长

人生,就是不断接受教育,遇到更好的自我的过程。在多元化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今社会,“竞争的能力来自比别人更持久的学习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创新的实践经验,已成为完善自我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结束了基础性的本科学习后,进入了更为专业化的硕士阶段学习提升。而在此之后,这些年轻人将无可避免地站在“是否要继续考博”的十字路口。

(图片来源:网络)


众所周知, 硕士划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 。学术硕士可以在读研期间直接申请转博,而专业硕士只能等毕业后再踏入考博的漫漫征途。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


所谓“高处不胜寒”,要想达到最高者,必然要付出更多才能有所得也。高强度的学业任务,巨大的课题压力以及众多的时间投入,使得许多人在考博面前摇摆不定。硕士考博究竟成本几何?是否真的如此令人望而却步?

时间成本


硕士考取博士,要放弃寻找工作岗位的时间,全心全意备考。备考的过程中需要花费时间研究招生简章,与要报考的导师沟通,确定自己的方向。博士研究生考试分为 春季考试 秋季考试 两种,一般来说春季考试在三月份进行,九月份入学。根据招生办的要求准备,要提前至少半年开始复习。


考取博士后,真正艰难的阶段才到来。国内的博士是弹性学制,与专业和方向有关。 全日制博士生一般学制三年,硕博连读总共五年,在职或者定向4-5年,医学类专业,一般比其它专业长一两年。 博士学制要求脱产学习3年,一般都是延期1年,最长可以延期到6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 尤其对一些女硕士生而言,选择了读博更是把大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学术事业,婚恋问题堪忧。


虽然硕士考博从时间上来看是一场持久战,但这些大量的时间投入,是阅读大量学术论文,积累实践经验的必要保证,而且有助于培养独立的品格,结识更多更加优秀的人才,所得匪浅。

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


硕士考取博士并就读的这几年,相比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少赚了近三年的工资,并且有三年后世事变化的风险。大部分正常毕业的硕士生都是25岁左右,但是选择考博后再读几年博士就到了而立之年,这时刚刚一只脚踏出校门,虽然有专业的学术思想,但普遍被认为工作经验和阅历不足。硕士考博后用来读博的时间,其实可以用来投入其他事业。


虽然你硕士考博的机会成本都很高,很多所学专业的职业,硕士考博之后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目前的中国,学历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尤其是博士学位,能够帮助一个人获得以前无法获得的各种机会,有机会进入待遇相对较好的科研机构、高校及政府机关。


经济学的博士生有很多机会得到高薪的工作。金融、房地产、计算机、互联网等热钱流入的领域,相关专业博士找工作普遍收入更高,年薪25万+。如华为2017年在清华招博士,公开给出的年薪30万+,而给计算机专业博士更开出45-50万的高薪。而一些金融公司会给的更多,50万+,上不封顶。更有硕士跨学科考博,更是拥有了复合型的竞争优势。


金钱成本 (显性成本)


硕士考博,不仅要买学术书籍和材料,考博成功之后也面临众多花费的考验。虽然全日制统招的博士不用缴纳学费,但生活日常开销,还是让没有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经常入不敷出。其余博士的学费一般1.5万左右一个学年,按照博士的学制缴纳相应的年数。依学校专业有所差别。


虽然硕士考博士花费大,但是得到的回报也很多。如想相对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可以一边读博士,一边给自考学院或者成人教育学院的学生讲课来赚取课时费,以供养自己,减少家庭的负担。


从国家发放的研究生补助来看,博士和硕士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博士现在一年国家补助1.5万元,硕士补助额度为六千元 ,当然各个学校还有自己的补贴额度。博士依据地区和学校不同,每个月也有数额不同的津贴发放,导师也会依据你做的工作给予一定的津贴。


金融学和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平均每月能拿到200元左右,理工科的博士生基本上每月都能拿到1000元以上的科研经费。如果是在职的博士,在职单位还会发每个月的基本工资。


从奖学金方面来看, 博士生的国家奖学金每年是三万元,硕士生的国家奖学金是两万元 ,在其他一些专项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方面,博士和硕士也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的,以中国首都某TOP2顶尖大学为例,硕士生的每年的学业奖学金只有1万元,而博士生则为4.8万元。


精神成本


虽然普遍的观点认为硕士考博相对学士考硕士较为容易,但是也有考不上的精神负担以及考上博士之后不能顺利毕业的负担。 “一份耕耘,一份回报” ,只要调整好心态,坚强面对,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任何一个产品的价格都集中体现了它的价值;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年限越长,人力资本的投资越大,则价值也就越大,那么其外在的表现——价格也就会越高。


如果将博士毕业生看做是人力资本的话,那么,硕士生考博士生之后,获得的价格即薪酬也相应的会更高。甚至在部分自然科学专业里,博士头衔并不稀奇,而是一种常态。

总体而言,硕士生选择读博,未来所得将远大于成本,净现值是大于零,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博士学历没有辜负谁。


往期回顾

1. 运气永远与努力并行 ——记在职考博经验

2. 考博失利一定是一件坏事吗?

3. 大学宿舍关系分六级,你在哪一层?


今日推荐公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