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冰汝看美国
凤凰卫视驻白宫记者王冰汝,与您分享一个更真实,有趣的世界。定期放送“冰汝看美国”与花絮,不定期更新白宫政治八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腾讯等来了“破壁人” ·  18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上海迪士尼,开班了!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国家地理Look ... ·  5 天前  
国资报告  ·  透视美国科技创新背后的“举国体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冰汝看美国

布林肯造访菲律宾挑衅“南海” 美日菲联盟绝非“牢不可破”

冰汝看美国  · 公众号  ·  · 2024-03-21 11:14

正文

南海领土争端变得日益尖锐,长袖善舞的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此时火上浇油,先是拜访菲律宾,随后邀请日本、菲律宾领导人下月举行首轮美菲日三边峰会,旨在从安全与经济方面深化美国的印太战略、遏制中国。


布林肯访问菲律宾
3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马尼拉,这是自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2022年6月上任以来,布林肯的第2次访菲。

在与小马科斯会面前,布林肯与菲国外长马纳罗(Enrique Manalo)会谈。布林肯表示南海不只对菲国重要,对美国与全球亦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菲律宾站在一起,恪守双方铁一般的防卫承诺,包括在共同防御条约之下的承诺。”
布林肯说,美方同样担忧中国危胁“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共同愿景。马纳罗则表示,菲律宾希望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下,解决南海争端,并盼能跟美国进一步提升关系。
美日菲峰会
就在布林肯访菲之际,白宫同时宣布将于4月11日将首度举办美国、日本、菲律宾三方峰会,届时拜登将与岸田文雄以及小马科斯齐聚华府。
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表示,4月的领袖峰会上,三位领袖将讨论三方合作,“促进包容的经济成长与新兴科技,推动干净能源供应链与气候合作,并促进印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安全”。

她指出,此次峰会将为拜登提供一个绝佳机会,重申美国与日本以及美国和菲律宾的“铁杆联盟”,讨论的问题将包括地区内外的安全、新兴技术、供应链和气候等合作。
美日菲三边关系的拉紧,也让南海地区变得更加复杂。在过去的一年以来,美日菲三方的外长与国防部长频繁穿梭。去年年初,菲律宾向美方新开放了4个军事基地,美菲发布《双边防务指针》,美军加快在菲军事部署。
这么来看,这场三边峰会可谓是水到渠成,至于为何选择在这一时机,各方则各有算盘。
日本强刷存在感
去年11月份以来,日菲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日本自卫队多次派遣人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美菲“肩并肩”“海上战士合作”等联合军演。美日还协助菲律宾加强周边海域的警戒监视能力,同时,日本还对菲军援提供防空雷达等装备。

日本近年来加强了与美国盟友的防务合作,并在三边防务合作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这包括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而菲律宾则成为可能的第三个与日本签署类似协定的国家。
未来美日菲三方在“2+2”部长级会议机制引领下,将不断谋求在海空联合演习、情报共享、军售军援、基地建设、海上执法等领域提升合作水平,谋求签署“三边防务安全协议”,从而构建起“准三边安全同盟”机制。
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日本在积极推动与美国和其他盟友的防务合作,旨在构建遏制中国的包围网络。这使得东海和南海分别出现了“小集团”,分别是日美韩和日美菲,试图多方位多角度的来限制中国。
但自从去年11月的自民党的“黑金”(收受政治献金)丑闻不断发酵,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为20.1%,创下新低。因此, 岸田文雄 4月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已成为其自民党的最后“救命稻草”,此行访问也将用来彰显外交成果。 力图用最后的存在感,来保住自己的执政党资格。
菲律宾的“以小博大”
在经历了与中国在南海上多年的主权争端后,小马科斯似乎找到了新的思路,那就是接美国抛来的“橄榄枝”。毕竟和中国这么不断的挑战,不仅自己占不到便宜,反而还让国家经济受损。
此时,菲律宾驻美大使说了一句大实话: “虽然和美国及其盟友加强军事关系很重要,但是如果菲律宾得不到任何经济上的好处,那就是毫无意义的。”
一方面与美国加强军事合作,依靠美国的军事承诺,继续挑战中国的南海主权,另一方面试图在经济上靠近美国,分得一杯羹汤。小马科斯如意算盘打响:决定采取一招一石二鸟,那就是邀请美国加入到南海的石油开采中。
就在3月11日,小马科斯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会面时,借机提到了在南海有争议地区,与美国共同开采石油与天然气,但是雷蒙多带了一个科技商业团,主要打算做科技方面的技术投资,在场的与会人员并没有能源背景。

4月份这次小马科斯前往白宫,一定是带着“表忠心”的机会,继续向拜登提出自己“南海开采石油”的规划,并希望 将美国卷进来,借机将中国与菲律宾的海上争端问题,放大成中国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矛盾。
美国的策略
作为这次三边会谈“东道主”,拜登面临着大选的巨大压力下:外面被中东冲突以及俄乌战争不断牵扯着精力,内部则被边境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此时及时打出“中国牌”,努力为自己加点分:前脚表态将会签字通过TikTok禁令,转手就是升级印太战略遏制中国。

但是无论如何,拜登政府都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来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南海问题可以参与,但是绝不会有大投入。把日本卷进来,则可以让局面变成“菲律宾搭台,美国撮合,日本唱戏”的局面。
随着亚太地区与中国的紧张局势加剧,美国需要马尼拉完全加入其阵营。每年世界上有超过五分之一的航运经过南海。而菲律宾和台湾海峡布满海底互联网电缆,这也是美国海军在该地区巡逻的原因之一。
在拜登的优先级中,遏制中国重要性非常高,但绝不是紧急事件。因此峰会上的拜登,大概率会满嘴答应菲律宾在南海争议地区开采石油,但是具体到美国的参与程度以及何时行动,老政客拜登则会是大概率的“装糊涂”。
美日菲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里的美日菲,更多是日菲与美菲之间。虽然如今美日菲高度捆绑,但这样的三角也绝非是牢不可破。在不远的历史中,日本在二战时期入侵菲律宾:1941年,日军登陆菲律宾,1942年,他们占领了马尼拉,对菲律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此期间,日本士兵在菲律宾犯下了无数暴行,这段历史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时隔几十年后,日军再次登陆菲律宾,自然会遭到菲律宾媒体以及当地居民的极大的反对。
菲律宾是前美国殖民地,于1946 年二战后不久获得独立。作为所谓第一岛链(包围中国沿海水域的一系列岛屿)的一部分,它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太平洋防御战略的关键节点。二战后,菲律宾曾是美国一些最大的海外军事设施的所在地。许多菲律宾人认为海外驻军是美国殖民主义的残余。

有关美军在菲律宾施行的暴力和虐待历史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30年前,当美国大兵父亲回去后,留下了15000名儿童与他们的母亲在菲律宾。


小马科斯“邦邦(绰号)”同样与美国有着历史上的渊源:1982 年,“邦邦”的父亲,菲律宾总统老费迪南德·马科斯与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并肩而立。此时的老马科斯是美国坚定的盟友,但是1986年菲律宾人反抗其腐败和暴力政权后,他被废黜。

1989 年,他带着全家,在没有接受审判的情况下在夏威夷流亡期间去世。美国人虽然收留了老马科斯,但他被指控策划拘留和杀害数千名政敌,并非法从国库中挪用数十亿美元。美国法院做出了一项针对马科斯遗产的判决,要求向 9,500 多名受害者支付近 20 亿美元,马科斯夫妇对该判决提出上诉,但未成功。
马科斯家族拒绝支付的 20 亿美 元赔偿金,并且拒绝透露家族遗产资产的所在地,2012 年,小马科斯和夫人伊梅尔达被判处 3.53 亿美元的藐视法庭判决。最后,小马科斯通过出售被扣押的该家族在美国拥有的艺术品和财产,仅仅赔偿了3700万美元。
马科斯的妹夫 阿拉内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