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再见,我的新郎》讲述了美国青年肖恩·彼特尼·克罗恩 (Shane Bitney Crone) 和汤姆·布莱德格鲁(Tom Bridegroom)的真实同志爱情故事。
影片最初源于Tom去世一周年后,Shane将自己与Tom的爱情故事和不幸遭遇录成短视频,上传到Youtube借此纪念爱人。通过社交网络,这则短视频广泛流传,感动无数网友。
同样被感动的相关电影人找到Shane,决定将其拍成一部完整的纪录片,其经费全部来自于大众募资。
比尔·克林顿揭幕首映礼
纪录片《再见,我的新郎》于2013年正式上映。
由于首映礼是由美国前任总统比尔·克林顿揭幕的,所以上映便受到了大量媒体的关注。
影片在国外一些同志电影节上屡获奖项,在国内豆瓣网站上评分高达8.8.
【你是上帝赐予我的天使】
影片中,Shane从小就发觉了自己的性取向。上学时更是情难自禁地给欣赏的男生写了份“情书”。情书被男生的妈妈发现,以此传播开来。
由于性取向被公开,Shane在学校中被同学们排挤嘲笑,甚至威胁。被欺负、被羞辱几乎成了Shane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内容。由此,Shane的性格变得郁郁寡欢,患上焦虑症,几欲求死。
所好的是,Shane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在知道Shane的性取向后依旧极力保护自己的儿子。
在美国的另一端的小镇上,一个同样喜欢同性的,名叫Tom的男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
Tom从小就是众人眼中的“星光男孩”,走到哪里都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他有着英俊出众的脸庞,乐观开朗的性格,会弹奏多种乐器,会说多种外语,在一流军校上学,学业和运动上都取得了令人钦羡的成绩。(Tom和安妮·海瑟薇是高中同学)
可是,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男孩,却需要强迫自己带着虚假的面具生活,因为他的父母无法接受同性恋。
Shane和Tom相识了。
前者需要一个人走进他的生命,给他勇气给他力量,带他走出阴郁的生活;后者需要一个人,能聆听他的内心,接受他的真实。
Shane和Tom在一起,他们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家,家中有他们收养的小狗。两个人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努力赚钱、环游世界,过上了我们常说的“两男一狗、天长地久”的生活。
两个人在一起共处了六年,他们的快乐感染到身边的朋友、老板和同事。
甚至Shane的家人,包括Shane那个极具有“大男子主义”的父亲,和92岁的高龄的曾祖母,都对两人的感情表达了支持和接纳。
另一方面,这份感情始终无法得到Tom家庭的接纳。
Tom的父亲极其固执,态度强硬地对喜欢同性的儿子说:“要么死,要么滚”;母亲的内心亦是抗拒儿子爱男人的事实。
考虑着结婚生子,组建家庭,对未来憧憬着无限可能的这对同志情侣,由于Tom的意外坠楼使美好的生活嘎然而止。
Tom在医院抢救,由于两人不具备法律上的婚姻关系,Shane无法去医院见Tom最后的一眼,更是无权处置爱人的遗物。
由于Tom父母的不认可,Shane被禁止出席爱人的葬礼。T
om和Shane刻骨铭心的爱,在葬礼上的生前陈述中,也被父母刻意抹去。
整部影片,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拍摄技巧,都谈不上一流作品。但胜在真实,这份真实让多少同志观众看完后在夜晚掉了眼泪。
【对同性婚姻引发的思考】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澈澈对于同志婚姻的看法,相对保守。
我原先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只要彼此相爱,相互陪伴,在中国目前这个大环境下,有没有那一纸婚约,没多么重要。
在澈澈之前的认知里的同性关系,和法律上的认可比起来,自己亲人,周围朋友的认可和接纳更加珍贵。
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澈澈觉得自己之前对同性婚姻的认知,很不成熟。
《再见,我的新郎》中,在Tom死后,由于他的父母无法接受他的同志伴侣,剥夺了shane出席爱人葬礼的权利,同时切断了他对爱人生前所有相关记录和文件的联系。
长眠地下的Tom,如果他知道,在自己的葬礼上,他生前深爱的伴侣由于没有法律上的认可,被自己的父母抹杀掉所有他们曾相爱的痕迹,将这份爱从自己的世界粗暴地连根拔起,他将会多么悲痛。
Tom在医院中临逝前,他一定很想见到自己最爱的伴侣Shane。
依旧是因为得不到法律上的认可
,“非亲属”关系的Shane无法与他做最后的道别。
澈澈想,一个人的生命走向终点,生前经历的所有贫困与苦难都可以在生命终结时被淡化,可无法与最爱的人道别,或者自己的真爱在死后被抹杀,这才是一个生命最大的悲剧。
贫困和苦难是之于身体发肤的疼痛,
而真爱被抹杀则是直击灵魂的疼痛。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多年来为中国同志婚姻争取权利的李银河老师。
李银河最早是于2000年中国《婚姻法》修改时,在人大法工委征集意见会议上已经提出的,后多次在每年两会时委托代表委员提交,但李银河遭遇的尴尬状况是,这些年要么是没有代表委员愿意关注此类话题,要么是受到媒体的压力中途夭折。
不管怎样,澈澈感谢李银河老师对中国同志婚姻合法化作出的努力。
(文末附李银河《关于同性婚姻的提案》全文)
《再见,我的新郎》之所以获得巨大反响,除了真实之外,也由于影片引发出同性婚姻必要性的思考。
同志婚姻合法化不单是一张纸,而是社会把这张纸,当作我在你生命重要时刻站在你身边的入场券。
有了这张纸,在你身患重病时,我有资格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在你生命即将终结的最后时刻,我有资格陪伴你,拥抱你,亲吻你;在你离世后,我有资格为你亲自换上寿衣,为你挑选目墓地,为你主持葬礼,在葬礼上诉说你的人生。
而这个人生,是我与你一起度过的,这个人生,充斥着我们对彼此深情的爱。
这才是呼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最大意义。
真爱不需要那张纸,可社会制度需要。
【男主的后续生活】
影片的名字《再见,我的新郎》起的绝妙。
Tom Bridegroom中的Bridegroom,既可以做“新郎”解释,它还是一个姓氏。
整部影片中还是有不少泪点的。
比如shane的曾祖母评价这份同志关系时说的:“他们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就是罗密欧和罗密欧,(你们)爱咋想咋想。”
再如Shane的爸爸说:“虽然我从未说过,但我一直支撑你。”
特别是那句:“"It's not a gay thing. It's not a straight thing. It's a human thing.”更是将全片主旨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很多观众可惜Tom的离开,部分原因在于Tom太过完美。
其实关于这一点,澈澈倒有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姑且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