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由腾讯网新闻中心出品的纪实图片故事栏目。用影像冲击心灵,感受事实的力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魅力儀徵  ·  钙含量比牛奶还高!春天多吃这几种蔬菜 ·  昨天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昨天  
中国青年网  ·  “饭后百步走”走不对反而伤身?医生提醒! ·  2 天前  
极光新闻 东北网  ·  橘子会冒烟?警惕肺部感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她试图在娃娃的世界里弥补亲密关系丨谷雨影像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 2021-01-19 18:01

正文




摄影|钱儒雅

撰文|青木

编辑| 沐梓 周安

出品|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收集娃娃的女孩

上海摄影师钱儒雅今年33岁,平日里喜欢一身素黑的打扮,她跟父母住同一个小区,但并不经常见面,跟朋友 和同事永远保持着客气的距离,团建之类的活动很少参加,而更早以前的大学时期,她甚至从未跟室友们一起逛街玩耍过。

与人相处,时常会让钱儒雅感到压力,她更喜欢躲在自己的安全区。 她在家里养了4只猫,收藏了许多颇具年代感的古董摆件,以及满满一柜子的娃娃。

这些娃娃学名是球形关节人偶(Ball-jointed Doll),简称BJD,大多是树脂或陶瓷材质,价格从几百到几十万元不等。

BJD娃娃全身的每一个关节都可以活动,能够摆出各种灵活的姿态。 他们的外表和身材比例酷似真人,但比真人更加精致和夸张,面庞中透露出一丝神秘的气息。

钱儒雅热衷于打扮娃娃,挑选衣服、鞋子、假发,给他们画上精致的妆容。 有一段时间她沉迷古代服饰,为了给娃娃做一身曲裾,连续4天没怎么睡觉。 衣服做好后,她又淘来了清代的朝珠、西周的玉佩作为配饰。

钱儒雅给娃娃做的衣服

在美国读研期间,钱儒雅还选修了一年雕塑课,自己制作了一对BJD娃娃。 她还给他们设计了巧妙的姿势,让相隔两侧的娃娃在一面90度的镜子中倒映出接吻的样子。

钱儒雅自己制作的娃娃

娃娃身上,承载着钱儒雅对现实世界的渴望。

一次,钱儒雅看到一个MV,男歌手在床上唱歌,旁边的女伴不停地换。 她就想,“为什么男性可以这样,我也要换。

阳光明媚的早晨,钱儒雅和棕色皮肤的男子睁开惺忪的睡眼,两个人各自侧着身,没有任何交流; 和煦的午后,身边的黑发肌肉型男疲倦地睡去,而她化上精致的妆容即将奔赴职场; 夜深人静时,金发男子已经闭上了眼睛,留下她独自面对发光的手机屏幕。 钱儒雅经常失眠,独自清醒是她的常态。 她时常会觉得,爱人近在咫尺,但自己仍旧是孤独的。


娃娃是她盛装孤独的容器

钱儒雅的第一个BJD娃娃是妈妈给她考上重点大学的奖励。 “是从韩国的官网订购的,等了整整一个多月。 ”这是她的第一个“伙伴”。

钱儒雅出生于苏州,8岁的时候父母去上海工作,把她留在了叔叔家。 8岁到18岁,她是在叔叔的严苛管教下成长起来的。 叔叔要求她放学必须立刻回家,跟小伙伴多玩一会儿就会被狠狠“修理”。

父母一两个月回一次苏州,有时会买一些零食玩具,却很少关心她的内心世界。 她只得缩进自己的“壳子”里。

“真要说我的小伙伴,是各种不吃午饭偷偷买的漫画书。 ”也是在漫画杂志上,BJD娃娃一下子迷住了钱儒雅。

上大学之后,她本以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自由地生活了,却发现自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不再习惯亲密。 对她来说,跟人相处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情。 哪怕是跟室友手挽手吃饭逛街,也会令她感到不自在。

钱儒雅开始大量收集娃娃,平时的生活费和兼职省下来的钱,几乎都用来买各种娃娃和周边配饰。 每次出门时,她也会带一个娃娃在行李箱里。 她觉得当自己一无所有时,娃娃好像是唯一陪伴在她身边、永远属于她的东西。

除了娃娃之外,她也养了许多宠物,收藏各种其它的东西。 在大学宿舍里,她养过捕鸟蛛、仓鼠、兔子、龙猫。 出国读研之后,钱儒雅的收集癖变得更加严重。 有一次,她一下买了5双同一款式的高跟鞋,不同的颜色挨个儿拿一遍,刷爆了父亲的信用卡。

“我跟父母为数不多的联系,就是我花钱太多的时候,他们会跟我说你可不可以少刷一点。 如果我超过两天没有刷卡,他们也会问我,你最近怎么没有刷卡,你还好吗?

她一度沉迷于用物质填补年少时的情感空缺,但总觉得内心还是有一块空荡荡的地方。 亲密关系也没能弥补她内心的空缺。

家庭关系中爱的缺失让她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保持克制、尊重彼此边界感的习惯,又让她很难适应多数人的相处模式。 “我总感觉自己会孤独终老,但又觉得这样很可怕。

有时候,钱儒雅也会羡慕娃娃的状态——没有自己的性格或是灵魂,也不需要面对诸多难以解决的烦恼。

只有跟娃娃们在一起时,她才敢于尝试去幻想亲密、彼此靠近。 有时候,她甚至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娃娃一样的傀儡,一直沉睡下去。


情感的空缺,终究要靠情感来填补

在跟娃娃互动的过程中,钱儒雅也在不断挖掘自我。 她把记录的过程当作跟外部世界沟通的途径,压抑在潜意识之中的阴郁,通过一次次表达,得到了某种纾解。

上大学时,钱儒雅跟同学一起组了一只乐队。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忙着结婚生子,有的被繁重的工作束缚,排练成了一种奢侈。

钱儒雅不愿意让乐队的时光成为过去,她买了一架电子鼓,把娃娃们打扮成吉他手和贝斯手的样子,在家继续演出。

每当听到身边的长辈说,女性应该美丽端庄,结婚生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之类的话时,她总会很愤怒。 在她眼中,这些言语就像是一道枷锁,把许多人束缚在社会规范里失去了自由。

在照片里,男性娃娃变身成比钱儒雅身形大数倍的巨人,递给她的一件纯洁无瑕的白纱裙。 她的身体像木偶一样僵硬,眼睛无神地望着前方。 这裙子就像她们生活中遭遇的那些枷锁一样,她拒绝穿上它。

生活中还有许多无法抗拒的时刻,比如那些让她不安的社交场合,比如面对母亲喋喋不休的数落。 她经常幻想,要是可以躲在柜子里就好了。 但逃避没用,娃娃们会把她拖出来,告诉她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


钱儒雅有时也会想,如果这些娃娃自己可以动起来,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在他们的眼里,自己会不会也是一个异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