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 周逵先生
■
按
: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向捕Sir建议道:
「
你们可以做一期红杉周逵的内容,他有优秀投资人的两个品质,首先是他考虑事情很周到,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其次因为他早年在实体企业工作过,有实战经验,接地气。分享他的投资心得,应该能让你的读者有所启发。
」
于是捕Sir便做了这一期的内容。
在文中,你能读到周逵先生从业十几年来的感悟和思考。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他是如何判断一个项目的?他给创业者的两点建议又是什么?且听周逵先生一一道来。
■
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来判断一个项目
文 | 周逵 整编|John潘
素材来源:搜狐IT博客训练营、清科集团
*转载请留言后台
我是1989年毕业的,那是动乱的一年。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赶紧到企业里面去工作,因为自己很年轻,到什么地方去我都愿意。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韶关的一个山区里冶炼,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是整个山区里唯一一家像样的合资公司。
我在这家公司干了三年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这家公司是亏损的。最后,我是看着银行去仓库里拉货,流着眼泪离开那家企业的,毕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自己为此也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学校老师办的公司里上班,在这里自己做得心应手,于是很快就变成了公司里的一个负责人。当时,这家公司有一个做交换机的机会。要知道在1992年就开始做程控交换机,肯定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其实力和地位和现在处于领导地位的通讯设备厂商几乎是并肩的。但最终,这家公司也没能发展起来。
如今来看我将原因归结为,没有一个好的机制,这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这家公司没有一个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一块,导致员工做事情的时候是投机驱动的。经常就是瞄准一个机会做出一个产品,很快赚到一笔钱,然后又重新寻找下一个机会。我的那些同事都很有才华,但是大家不能聚拢到同一目标上,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其实我个人的目标没有想得很清楚。但之前有很多机会去了解小企业的经历,如在看来对我帮助很大。后来进入投资行业,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想看看钱是怎么赚出来的。我想要了解为什么自己以前非常努力工作过的两家企业最终没能发展起来。
当时有一个机会,我进入了联想。在联想我看到了中国优秀企业的运作机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我也见识到了联想的领导人柳总的风采和工作方式。联想是大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做法差异很大。大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对队伍运作的要求,让我受益良多。之后我就进入了联想投资。
在我看来做企业和做投资的体会很类似,做企业的人关注客户,关心自己的企业能不能做长久;做投资的人关注这家企业能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能不能长期为客户创造价值。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先生,图片来源:网络
我接触的第一个投资案例是一家做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司。
因为我之前一直待在企业里,对钱非常难挣感触很深,所以自己一做投资手就抖。虽然投资的钱不是从我自己身上掏出去的,但不管投多少钱,对我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钱,所以我不敢说是否该投这个公司。另外,当时我确实一点经验都没有。
当初柳总问我,你觉得这家公司能够打到85分吗?在这家公司的最后一个决策会议上,综合各种因素,我确实觉得它没有85分,所以就没有投资。
第一个投资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几乎跑遍了和它相关联的所有公司,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
。
现在回想起来,我挺珍惜当初我撤下来的感觉。
因为是很难的,你想迈出第一步,但你又必须要守投资纪律,而且还要为人诚实
。实际上,我完全可以说90分,因为我和这个公司的交流是最多的,但真实情况就是这个公司的状态没能达到85分的要求。
我第一个真正做成的项目是一个做软件外包的公司,我们在2001年底开始调查这个行业,在2003年才决定投资这家公司,这同样也是一个非常让人犹豫不决的过程。
早期创业公司身上毛病特别多,投资人需要判断什么毛病是可以改的,什么毛病是暂时的。在我看来这是对投资人的最大挑战
。
那家做软件外包的公司就是中讯,也是差一点被毙掉,最后反复开会才决策通过的。当时我的压力也很大,因为这个项目再不过我可能就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待下去了。我从2001年开始做投资,在2003年才投出第一个项目,相当于前三年自己还没起步,可以想象当时那种压力对我而言是非常大的。
如今有不少创业者会问我们的投资标准是什么?
其实,对于每一家公司的投资标准都差不了多少。在看一家公司的时候,从红杉这个角度,我们一般会从这四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个方面,先看这个行业是不是可为
。基本上你面对的人都是聪明且富有激情的人,那这个行业是不是可为,也就是这个行业能不能出现大公司,这是我们在见创业者之前就要有所判断的。
第二个方面,要看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能不能支持其健康的发展
。过去我们看到有很多创业者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但却没有商业模式。这类的创业者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能做一些系统性思考,比如:
第三个方面,我们会考察你是不是做这个事情的人
。现在最为稀缺的是优秀创业者的资源。所以,好的投资值得投资人去敲创业者的门。
我们也在找什么领域能出好公司,哪个公司在这个方面已经开始在做了,而且做得还不错。
这些可能都需要在他还没有要融资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先了解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反应是最快的
。
第四个方面,就看价格是不是能谈拢
。
创业失败的原因
实际上,创业绝不是你能拿到投资就意味着成功的,
因为投资人与创业者所看到的成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投资人下不了决心投资,但这并不代表你的方向是错的
。
可能你身边的机会很多,但投资人并不认为这是好的机会。创业不是非得拿到投资才算创业,创业者的成功与投资人要的大成功是不一样。投资人所追逐的东西,也未必是创业者需要追逐的。比如,投资人投了1亿美金,可能是想赚10倍,变成10亿美金。但对创业者来讲,你未必一定要赚回10亿美金,所以创业者不要盲目去跟投资人所追逐的热点。
另外,创业者在自我学习上,不管你多牛,比起你要做的事,你永远都还不够牛
。很多创业者觉得自己很牛,投资人看创业者也很牛,所以大家一拍即合就开干了。结果到最后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什么?
抽象一点来讲,失败的原因就是创业者缺乏改变自己的能力
。改变自己的能力和你以往的经历无关,有些创业者因为过去太牛,反而在新的事物上变得刀枪不入了。
改变意味着你要暂时放下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技巧,跳出你的舒适区,去学习那些对你而言不熟悉甚至是有难度的技能
。而这绝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因为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脑细胞再重新改写一下,这会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巨大痛苦。
但当你要实现一个更大的目标,或者承担更多的责任时,你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也会是你不得不要做出的改变。